当前位置:首页 > 口腔材料学重点笔记 - 图文
口腔材料学
口腔材料发展史列表
从公元前开始的口腔材料的粗浅尝试: 史载2500年前口腔材料最早应用
公元前700-500年黄金制造牙冠及桥体 公元1世纪棉绒、铅和其他物质充填龋齿
公元7-10世纪的中国唐代以银膏补牙,其主要成分为银,汞,锡
口腔材料发展史列表
1050-1122年 研碎的乳香、明矾和蜂蜜充填龋齿
1548年Walter Herman Ryff撰写第一部口腔医学专著,对口腔修复材料的发展影响深远 18世纪口腔材料伴随口腔医学迅速发展
1728年Pierre Fauchard发表专著标志着现代口腔医学的开端,并介绍当时各种修复材料及其操作技术,包括象牙制作义齿
1756年用蜡制取口腔印模,并用煅石膏灌注模型 1770年Jean Darcet开始将低熔点合金用于牙科 1792年法国人De Chemat获得瓷牙制作方法的专利 20世纪60年代中期聚羧酸水门汀问世
1963年美国学者Bowen获得牙科复合树脂专利 1971年英国学者Wilson开发玻璃离子水门汀
1978年 羟基磷灰石等生物陶瓷作为植入材料应用于口腔临床 20世纪80年代后期 树脂改性的玻璃离子水门汀问世
20世纪90年代初期聚酸改性的复合树脂--复合体(Compomer)问世 口腔材料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从20世纪开始形成的。1900年以前只有为数极少的人专门从事口腔材料的研究工作,而目前世界上有相当数量的具备口腔医学、物理学、化学、工程学等专业知识、训练有素的专门人才从事这一领域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许多医科大学的口腔医院内,设立了专门的口腔材料学教研室、研究室或中心, 开设了口腔材料学课程,还授予这门学科的硕士和博士学位
近来一些综合性大学也开始了口腔材料的研究工作,使口腔材料研究范围不断扩展,显示出了不同学科互相渗透的真谛。而且自1920年建立了口腔材料制品的第一项质量标准(银汞合金质量规格)以来,目前已经建立了各种口腔材料、器械和设备的国际标准
口腔材料学已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具有自身学术价值和理论水平的基础科学
口腔材料按材料性质分
有机高分子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 印模材料 烤瓷材料 锻造合金 蜡模材料 瓷材料 铸造合金 基托树脂 种植瓷材料 银汞合金 复合树脂 瓷牙 焊接合金 塑料牙 模型材料 金属制品 根充材料 水门汀
粘结材料 包埋材料
第 1 页 共 35 页
按材料用途分 印模材料 充填材料 模型材料 保健材料 义齿材料 正畸材料 包埋材料 磨光材料 粘结材料 外科材料 种植材料 消毒材料
按材料与口腔组织接触方式分类 直接与口腔组织接触的材料
按接触性质又分为:表面接触、外接触和植入材料;按接触时间又分为:短期接触、长期接触和持久接触材料
间接与口腔组织接触的材料
材料性能
口腔材料的良好性能是临床应用安全有效的重要保证。临床实践和实验室研究证明材料的临床效果和材料的性质关系十分密切
为了保证材料符合临床要求,ISO/TCl06及各国标准化组织研究制定了口腔材料的技术标准
材料的性能
机械性能 :应力、应变、挠曲强度、延伸率、硬度等
物理性能:尺寸变化、膨胀系数、热传导、流电性、色彩性 化学性能:腐蚀性、溶解性、老化 生物性能:安全性、相容性
机械性能
应力:应力(stress)是描述物体内部各点各个方向的力学状态。单位面积所受的内力即为应力 机械性能:当外力为拉力时,产生的是拉应力(tensile stress);当外力为压力时,产生的是压应力(compressive stress);当外力是剪切力时,产生的是切应力(shear stress)
第 2 页 共 35 页
应变:是描述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形状变化的量
比例极限:材料受外力作用,在应力不超过某一极限时,应力与应变呈正比例关系。是材料不偏离正比例应力-应变关系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弹性极限:材料不发生永久形变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极限值
弹性摸量:在弹性极限内,应力与应变的比值。弹性模量越大,材料的刚性越大 延伸率:表示在拉力下抽丝的能力称延性;表示被锤塑成薄片的能力称展性
硬度:是固体材料抵抗弹性变形、塑性变形或破坏的能力,即抵抗永久压痕的能力
基本原理:在一定时间内将具有特殊形状的硬物(称压头)以一定的载荷间隔地压入被测材料表面,使其产生局部变形或压痕,测量压痕的深度或表面积
物理性能
尺寸变化:材料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程度不同的形变。通常用长度(或体积)变化的百分率表示,即线膨胀系数和体膨胀系数
热传导: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导热性能。接近牙髓的材料选热导率低的;基托材料应选热导率高的
流电性:当口内存在异种金属接触时,会出现电位差,产生电流,刺激牙髓或腐蚀金属修复体
铝冠和金冠在和唾液接触时伴随溶解其电位分别为1.33伏和-1.26伏,所以铝冠和金冠之间电位差为2.69伏。当铝冠和金冠接触时,相当于电池两极短路, 有较大的电流产生即流电现象,病人感到极不舒服
第 3 页 共 35 页
色彩性:
颜色由彩色和非彩色构成,彩色指除黑白以外的所有颜色,由色调、彩度和明度三个特性构成
色调:又称色相、色别,为颜色的名称如红色、绿色等 彩度:又称饱和度,指颜色的纯度
明度:又称明亮度,反应物体对光的反射性 色彩:
颜色的测定一般采用分光光度色彩计、光电色彩计和视感色彩计等测定,以及用比色板进行比色
常用三种方法对颜色进行描述: ① 颜色名词(如朱红、橙黄)
② 色卡、色片、比色板(按一定分类顺序编号排列,通过字符和数码传递颜色信息) ③ CIE标准色度系统
对口腔材料颜色的定量描述常用 CIE标准色度系统(CIE color system) 孟塞尔系统(Munsell color system)
口腔修复体制作过程中常采用比色板对照患者牙齿色泽来选择材料的色泽,如Vita烤瓷粉有许多种颜色, 它有自己的比色板系统。该比色板共分A、B、C、D四个色系。A为红棕色色系,它又据饱和度的大小分为A1、A2、A3、 A3.5、 A4;B为红黄色系,含B1-B4色;C为灰色,也含C1-C4色;D为红灰色,含D2、D3、D4三色
表面张力(Surface Force ):是扩张表面单位所需的力,其单位为每米牛(N/m)表面实质上是界面。液体的表面指液体与空气的界面, 固体的表面指固体与空气的界面 液体在固体表面扩散的趋势称为液体对固体的润湿性(wettability),可由液体在固体表面的接触角(θ)的大小来表示
O <θ≤90°则液体的润湿性好 θ = 0 则固体被液体完全润湿 θ = 180°则液体完全不润湿
润湿是粘接的必要条件。牙体的粘接材料, 如牙釉质粘合剂, 或牙本质粘合剂, 对牙体组织应有较好的润湿性
第 4 页 共 35 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