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解析】宁夏银川市六盘山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结果如表: 2,4-D浓度 (mol/L几.) 生根平均值 2.0
根据以上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A. 促进桂花枝条生根的2,4-D最适浓度是10-11mol/L B. 一定浓度的2,4-D溶液对枝条生根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C. 超过一定浓度的2,4-D溶液对枝条生根有抑制作用
D. 相同浓度的2,4-D溶液和生长素溶液对枝条生根的作用相同 【答案】B 【分析】
从题中信息可知,以2,4-D溶液浓度为0作为对照组,其他组为实验组,从生根数可知,一定浓度的2,4-D溶液对植物生根具有明显促进作用,没有体现2,4-D 溶液对植物生根有抑制作用,据此分析。
【详解】A、据表格数据可知,随着2,4-D浓度的增加,生根的平均值也增加,故无法确定促进桂花枝条生根的2,4-D最适浓度,A错误;
B、据表中数据可知,和对照组相比,一定浓度的2,4-D溶液对枝条生根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B正确;
C、图中数据没有体现2,4-D溶液对枝条生根有抑制作用,C错误;
D、题中没有涉及有关生长素的实验,不能说明相同浓度的2,4-D溶液和生长素溶液对插枝生根的作用相同,D错误。 故选B。
35.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
①蜀岗西峰的所有蒲公英②茱萸湾的全部生物③瘦西湖的全部动物及绿色植物④凤凰岛的全部生物及无机环境. A. ①②③
0 10-16 10-15 10-13 10-12 10-11 3.8 7.2 9.4 15.1 20.3 B. ②③④
- 21 -
C. ③④① D. ①②④
【答案】D 【分析】
种群是指在一定区域中,同种生物的集合。一定区域,所有生物的集合称为群落。生态系统是指由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详解】
种群是指在一定区域中,同种生物的集合,所以西峰所有的蒲公英属于种群。一定区域,所有生物的集合称为群落,所以茱萸湾的全部生物构成一个群落。生态系统是指由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所以凤凰岛的全部生物及无机环境构成一个生态系统。综上分析可知,选D。
36. 下图表示某种兔迁入新的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第3年时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兔种群的密度,第一次捕捉50只全部标记后释放,一个月后进行第二次捕捉,共捕获未标志的60只,标志的20只。估算该兔种群在这一环境中的K值是( )
A. 150只 【答案】D 【分析】 【详解】
B. 300只 C. 200只 D. 400只
从图中曲线可知,第三年时,种群的增长率最大,此时种群数量为K/2。标志重捕法计算公式:种群中个体数(N)/标记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即N:50=(60+20):20,N=200只,即K/2=200只,所以K值为400只。故选D。 37.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B. 种群增长呈“S”型曲线是资源与空间限制的结果 C. 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种群的数量将一定不断增多
- 22 -
D. 年龄组成可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 【答案】C 【分析】
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年龄组成可以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变化的趋势。
【详解】A、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A正确;
B、“S”型增长是种群在自然环境中的增长模式,种群增长受资源和空间限制,B正确; C、由于受环境、天敌等因素的影响,年龄组成为增长型的种群的数量不一定增多,C错误; D、年龄组成可以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D正确。 故选C。
38.下列有关生物种群数量调查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调查蝗虫幼虫跳蝻,用标志重捕法 B. 调查马尾松,小样方划分为1m左右
C. 调查一种鸟的种群密度,需采用样方估算的方法
D. 调查趋光性农业害虫,可用定位设置灯光诱捕,定时计数法 【答案】D 【分析】
由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识记并理解相关的调查方法的适用范围、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详解】跳蝻的活动能力极弱、活动范围很小,调查其种群数量应采用样方法,A错误;马尾松为高大的乔木,调查草本植物的种群数量时,样方的大小一般以1m2左右的正方形为宜,B错误;鸟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调查其种群密度需采用标志重捕法,C错误;调查趋光性农业害虫,可用定位设置灯光诱捕,定时计数法,D正确。
39.20世纪30年代,人们将环颈雉引入一个岛屿,在1937~1942年期间,这个种群数量增长的情况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2
- 23 -
年份(年) 种群数量(只)
1937 25 1938 46 1939 208 1940 440 1941 770 1942 1380 A. 该岛屿对环颈雉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为1380只 B. 随着种群数量的增加,该种群种内斗争逐渐减弱 C. 在1937~1942年期间,该种群数量增长大致呈“S”型 D. 该种群数量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 【答案】D 【分析】
根据表格分析,种群数量持续增加,但根据已知条件无法判断出K值;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动物的数量也会增加,种群数量呈现S型曲线。
【详解】A、环境容纳量是指特定环境所能容许种群数量的最大值,题中所给的数据不充足,无法判断K值,A错误;
B、随着种群数量的增加,该种群种内斗争逐渐增强,B错误;
C、在1937-1942年期间,该种群数量增长大致呈“J”型,C错误;
D、该种群数量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D正确。 故选D。
40.如图为种群数量增长曲线,有关叙述不正确是( )
的 - 24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