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解析】宁夏银川市六盘山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分析】
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本环节是: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和隔离,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而生物进化的本质是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详解】A、由题意知,该种群中AA=55%、Aa=40%、aa=5%,因此A的基因频率是55%+40%÷2=75%,A正确;
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所以基因型频率的改变不能说明物种在进化,B正确; C、由于洪水冲来了许多AA和Aa种子,说明自然选择对该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起了作用,C错误;
D、在此过程中,该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说明种群发生了进化,D正确。 故选C。
15. 下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神经递质可以存在于②中 B. ①与②、④相比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C. ①、②、③依次为淋巴、血浆、组织液 D. 细胞中CO2的排出通路是③→②→① 【答案】C
【详解】A、分析题图可知,①为血浆,②为组织液,③为细胞内液,④为淋巴;突触间隙中的液体为组织液,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可释放到突触间隙,因此组织液内可含有神经递质,A正确;
B、血浆与淋巴、组织液相比,含有较多的蛋白质,B正确; C、①为血浆,②为组织液,③为细胞内液,C错误
D、细胞中的二氧化碳经过组织液最终到达血浆,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肺部从而排出体外,D正确。 故选C。
- 9 -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有关内环境和稳态的相关知识,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16.下列有关人体稳态调节叙述正确的是
A. 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主要中枢,是形成冷觉的部位
B. 稳态是机体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来共同维持的 C. 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
D. 下丘脑中具有渗透压感受器,还能合成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抗利尿激素等 【答案】D
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主要中枢,但冷觉形成部位是在大脑皮层,A错误;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在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来共同维持的,B错误;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态的状态,C错误;下丘脑中有渗透压感受器,体温调节中枢,并且在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过程中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在水调节过程中分泌抗利尿激素,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下丘脑功能、体温调节等相关知识。
下丘脑地位和功能:①感受: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降,维持水代谢平衡;②传导: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觉;③分泌: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相应的激素或促激素.在外界环境温度低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在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促使垂体分泌抗利尿激素;④调节: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和散热动态平衡的结果,要对这种平衡加以分析.可以这样说,产的热多,散的热多;产的热少,散的热少.外环境温度低时,机体产热多,散热也多;当外环境温度高时,机体产热减少,散热也减少.产热多于散热则体温升高,产热少于散热则体温降低。
17.当猫看电视时,电视屏幕上的图象引起猫大脑皮层视觉中枢兴奋,经插入猫脑内的电极记录神经膜电位变化;当兴奋产生时,对该电位变化正确的表述是( ) A. Na+大量进入神经细胞内 相同
C. K+大量进入神经细胞内 【答案】A 【分析】
- 10 -
B. 神经冲动传导方向与膜外电流方向
D. 神经纤维离子的分布是内负外正
神经纤维在静息状态下处于外正内负的状态,当受到刺激时,膜外的Na大量内流进入神经细胞内,使神经纤维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据此分析。
【详解】A、兴奋时膜电位由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原因是Na+大量内流进入神经细胞,A正确;
B、神经冲动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相同,与膜外电流方向相反,B错误; C、兴奋时膜电位发生改变的原因是Na+大量内流进入神经细胞,C错误; D、兴奋时神经纤维膜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D错误。 故选A。
18.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大脑皮层W区受损患者不能写字
B. 位于大脑皮层的呼吸中枢是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 C. 神经系统调节机体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D. 高级神经中枢和低级神经中枢对身体运动都有调节作用 【答案】B 【分析】
大脑皮层是整个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位,它除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而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其中W区(书写性语言中枢)受损,不能写字(失写症);S区(运动性语言中枢)受损,不能讲话(运动性失语症);H区(听觉性语言中枢)受损,不能听懂话(听觉性失语症);V区(视觉性语言中枢)受损,不能看懂文字(失读症)。
【详解】A、大脑皮层W区为书写性语言中枢,该区域受损,患者不能写字,A正确; B、位于脑干的呼吸中枢是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B错误; C、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C正确;
D、高级神经中枢和低级神经中枢对躯体运动都有调节作用,低级中枢受高级中枢的调控,D正确。 故选B。
19.有机磷农药可抑制胆碱酯酶(分解乙酰胆碱的酶)的作用,对于以乙酰胆碱为递质的突触来说,中毒后会发生 A. 突触前膜的流动性消失
- 11 -
+
B. 乙酰胆碱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的受
体
C. 使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的受体被破坏 化 【答案】B
根据题意分析,乙酰胆碱是神经递质的一种,有机磷农药可抑制胆碱酯酶分解乙酰胆碱,因此发生有机磷农药中毒后,乙酰胆碱不会被分解,则会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得突触后膜持续性的兴奋,故选B。
20.图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D. 突触前神经元的膜电位发生显著变
A. X表示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中枢 泌减少
C. 缺碘会引起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不足 长激素 【答案】B 【分析】
B. 若手术切除Z,会引起激素a和b分
D. Y表示垂体,可分泌多种促激素和生
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而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有负反馈作用,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会抑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进而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据图分析,X表示下丘脑,a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Y表示垂体,b是促甲状腺激素,Z表示甲状腺。
【详解】A、据分析可知,X表示下丘脑,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中枢,A正确; B、若手术切除Z即甲状腺,则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对X和Y的负反馈作用减弱,导致激素a和b分泌增多,B错误;
C、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缺碘会引起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C正确; D、据分析可知,Y表示垂体,垂体可分泌多种促激素和生长激素,D正确。
- 12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