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解析】宁夏银川市六盘山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宁夏银川市六盘山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1 9:20:52

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

一、单选题

1. HIV、发菜和酵母菌都具有的物质或结构是 A. 细胞壁 【答案】D

试题分析:HIV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RNA与蛋白质组成,发菜和酵母菌都具有细胞壁、细胞质、细胞膜、遗传物质。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病毒与细胞结构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2017年中秋时节,家住安徽省患糖尿病的韩奶奶,因食用“无糖月饼”而被“甜晕”,还好抢救及时,脱离危险。目前很多广告语存在科学性错误,下列你认为正确的是 A. 无糖饼干没有甜味,属于无糖食品

B. XX牌”口服液含有丰富的N、P、Zn等微量元素

C. 某地大棚蔬菜,天然种植,不含任何化学元素,是真正的绿色食品 D. “XX牌”鱼肝油,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有助于宝宝骨骼健康 【答案】D 【分析】

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分子,考查对组成细胞的元素、糖类、脂质的种类和功能的理解,可在熟练记忆大量元素、微量元素、糖类、脂质种类的基础上判断各选项的正确与否。 【详解】无糖饼干含有淀粉等糖类,A项错误;N、P属于大量元素,B项错误;蔬菜含有的各种化合物是由元素组成的,C项错误;维生素D可促进钙、磷的吸收,有助于婴幼儿骨骼发育,D项正确。

【点睛】大量元素、微量元素种类的记忆:

(1)大量元素:共9种,分别是C、H、O、N、P、S、K、Ca、Mg;熟记大量元素,其余元素则为微量元素。

(2)微量元素:铁锰(猛)硼(碰)锌(新)钼(目)铜(桶)。

3.红苋菜细胞的液泡中含有紫红色的花青素。将红苋菜的叶片切成小块后,放入水中,水的颜

B. 细胞质

C. 细胞膜

D. 遗传物质

- 1 -

色无明显变化;若进行加热,随着水温的升高,水的颜色逐渐变红。其原因是 A. 细胞壁在加热后受到破坏 C. 高温使生物膜失去选择透过性 【答案】C

【详解】活细胞的原生质层对进出细胞的物质具有选择透过性,因此将红苋菜的叶片切成小块放到水中,液泡中的花青素不能从液泡中出来,水的颜色无明显变化;若进行加热,随着水温的升高,原生质层的选择透过性逐渐丧失,花青素逐渐进入到水中,水的颜色逐渐变红。综上分析,A、B、D均错误,C正确。 故选C。

4.下列行关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高温能破坏酶的结构使其失去活性 B. 绝大数酶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 C. 细胞质基质中有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 D. Fe3+可以催化过氧化氢分解,说明Fe3+也是酶 【答案】D

【详解】A、在高温下酶的空间结构被破坏失去活性不可恢复,A正确; B、根据酶的概念,酶的化学本质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B正确;

C、在细胞质基质中可完成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共有的第一阶段,即有分解葡萄糖为丙酮酸的酶,C正确;

D、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有机物,Fe3+是无机催化剂,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关键点为:低温酶不会变性失活,但高温、pH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酶变性失活。 5.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相同点是

①都在线粒体中进行 ②都需要酶 ③都需要氧 ④都产生ATP ⑤都经过生成丙酮酸的反应 A. ②③⑤ 【答案】B

- 2 -

B. 在清水中,没有物质出入细胞 D. 水温升高,花青素的溶解度加大

B. ②④⑤ C. ②③④ D. ①②⑤

【分析】 有氧呼吸过程:

第一阶段(细胞中基质): C6H12O6

2丙酮酸(C3H4O3)+4[H]+少量能量(2ATP)

第二阶段 (线粒体基质):2丙酮酸(C3H4O3)+6H2O6CO2+20[H]+少量能量(2ATP)

第三阶段(线粒体内膜):24[H]+6O212H2O+大量能量(34ATP) 无氧呼吸过程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第一个阶段与有氧呼吸的第一个阶段完全相同。

第二个阶段,丙酮酸在不同酶的催化作用下,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转化为乳酸。 【详解】①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和无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中完成,①错误; ②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需要不同酶的催化,②正确; ③无氧呼吸不需要消耗氧气,③错误;

④有氧呼吸生存大量ATP,无氧呼吸生存少量ATP,④正确;

⑤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完全相同,都生存丙酮酸,⑤正确。 故选B。

6.如图为某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简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中细胞的分裂顺序依次是②③①④ B. 细胞①和②中均含有8条染色单体 C. 细胞③最适合用于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 D. 细胞④中新细胞壁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 【答案】B

由图可知,①是后期,②是前期,③是中期,④是末期,因此该细胞的分裂顺序是②③①④,

- 3 -

A项正确;细胞①没有染色单体,细胞②含有8个染色单体,B项错误;最适合用于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的时期是中期,即细胞③,C项正确;细胞④中部出现细胞板,细胞板进而向四周扩展形成细胞壁,与高尔基体有关,D项正确。

7.在探索遗传本质的过程中,下列科学发现与研究方法相一致的是 ①1866 年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定律

②1903年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③1910 年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A. ①假说一演绎法②假说一演绎法③类比推理法 B. ①假说一演绎法②类比推理法③类比推理法 C. ①假说一演绎法②类比推理法③假说一演绎法 D. ①类比推理法②假说一演绎法③类比推理法 【答案】C 【分析】

遗传学中的科学的研究方法:

1、假说-演绎法: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像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例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摩尔根研究的伴性遗传等。

2、类比推理法:类比推理指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相同,推断出它们在另外的属性上(这一属性已为类比的一个对象所具有,另一个类比的对象那里尚未发现)也相同的一种推理,萨顿的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运用了类比推理法。 【详解】①1866年孟德尔提出遗传定律时采用了假说-演绎法; ②1903年萨顿采用类比推理法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③1910年摩尔根采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故选C。

8.下面是关于基因、蛋白质和性状三者间关系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A. 基因与性状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B. 同卵双胞胎由于基因组成近乎相同,所以性状十分相似 C. 线粒体中的基因不能决定生物的性状

- 4 -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 一、单选题 1. HIV、发菜和酵母菌都具有的物质或结构是 A. 细胞壁 【答案】D 试题分析:HIV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RNA与蛋白质组成,发菜和酵母菌都具有细胞壁、细胞质、细胞膜、遗传物质。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病毒与细胞结构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2017年中秋时节,家住安徽省患糖尿病的韩奶奶,因食用“无糖月饼”而被“甜晕”,还好抢救及时,脱离危险。目前很多广告语存在科学性错误,下列你认为正确的是 A. 无糖饼干没有甜味,属于无糖食品 B. XX牌”口服液含有丰富的N、P、Zn等微量元素 C. 某地大棚蔬菜,天然种植,不含任何化学元素,是真正的绿色食品 D. “XX牌”鱼肝油,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有助于宝宝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