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生物知识点大全

初中生物知识点大全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1 4:18:52

初中生物知识点大全

质茎对干旱环境的适应;阳生植物和阴生植物叶的形态结构对光照强度、水分蒸腾作用方面的适应;蚯蚓的形态结构特点对土壤穴居生活的适应;极地狐和沙漠狐的体形等对环境温度的适应。此外,更具典型意义的是生物的保护色、警戒色、拟态等。

第二章生物的新陈代谢

第一节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

1.植物与矿质元素的关系 (1)矿质元素的概念

矿质元素一般指除了c、H、O以外,主要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元素,如N、P、K等。矿质元素通常以离子的形式存在于各种无机盐中。

(2)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作用

①用于合成一些复杂的化合物,如氮元素是合成蛋白质和核酸等许多重要物质的主要原料。 ②参与酶的活动,担负着调节生命活动的功能。 (3)矿质元素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不同农作物对各种矿质元素的需要量是不同的:幼苗时期对无机盐的需要量小,生长旺盛时期对无机盐的需要量大,到果实和种子成熟时需要量又变小了。因此要根据作物的不同种类、不同生长发育时期,进行合理施肥。

(4)植物生长中所需的重要化肥 重要化肥 元素表示 作用 缺失后对植物的影响 应多施该肥的植物种类 收获菜叶类的农作物,如氮肥 N 分。充足的氮能使叶色浓绿,提高光合作用育延迟,植株瘦弱,抽穗白菜、菠菜等 效率,生长健壮,枝叶繁茂 能提高植物的抗旱、抗寒、抗病、抗倒伏和耐酸碱的能力,能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促磷肥 P 进花芽分化和缩短花芽分化的时间,因而能促使作物提早开花、成熟 能提高植物对干旱、低温、盐害等不良环境植株矮小,叶片上出现许收获茎、根类的农作物(如番钾肥 K 的忍受能力和对病虫、倒伏的抵抗能力 多褐斑 薯、马铃薯等) 植株暗绿并带点红色 花生等) 收获果实类的农作物(如番茄、晚 为蛋白质、叶绿素、酶等物质的重要组成部植株矮小,叶色发黄,生2.植物体对水分的吸收、利用和散失过程

(1)植物吸收水分和矿质元素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根毛区。这可以通过去除根尖后与正常植株的对照实验来证明。

(2)植物能否从环境中吸收水分取决于环境溶液(如土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根毛细胞细胞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由此可知,在农业生产中一次施肥不能过多。

(3)植物体对水分的利用和散失过程 ①植物体对水分的利用

根吸收的水分,通过根、茎、叶中的导管,运输到植物的地上部分。进入植物体内的水分,一般只有1%左右保留在植物体内,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其他各种生命活动。

②蒸腾作用的概念

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表面(主要是叶片表面上的气孔)散失到体外的现象,叫做蒸腾作用。进入植物体内的水分,99%左右的水分都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掉了,只有l%左右真正用于各种生

5

初中生物知识点大全

初中生物知识点大全

理过程和保留在植物体内。

③蒸腾作用的意义

一是为植物吸收和运输水分提供动力;二是能促进矿质元素的运输;三是降低植物的体温,特别是叶表面的温度。

3.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及其重要意义 (1)光合作用的概念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存储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的过程可以用下面的反应式来概括:

(2)有关光合作用的发现史 时间 1771年 科学家 实验的基本过程 结论 普里斯将点燃的蜡烛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一个密闭的玻璃罩内,蜡烛不容易熄植物可以更新空特利 灭;将小鼠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玻璃罩内,小鼠也不容易窒息死亡 把绿色叶片放在暗处几小时,使叶片中的营养物质消耗掉,然后把叶片1864年 萨克斯 的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发现遮光的那一半叶片没有发生颜色变化,曝光的那一半叶片呈深蓝色 气 绿色叶片在光下产生了淀粉 把载有水绵和好氧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里,然后氧是由叶绿体释1880年 恩吉尔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好氧性细菌只集中在叶放出来的,叶绿体曼 绿体被光束照射到的部位附近;如果把装片完全暴露在光下,好氧性细是绿色植物进行菌分散在叶绿体所有光照部位的周围 光合作用的场所 (3)光合作用的重要意义

光合作用实现了地球上最重要的两个变化:一是把简单的无机物合成为复杂的有机物,实现了物质的转化;二是把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实现了能量的转化。

①光合作用为所有生物的生存提供了物质来源和能量来源。

②光合作用与生物的细胞呼吸以及各种燃烧反应相反,它消耗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因此在维持大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稳定方面有巨大的作用。

4.植物的呼吸作用 (1)呼吸作用的概念

呼吸作用(主要指有氧呼吸)是指在氧气的参与下,通过植物细胞内有关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

(2)植物的呼吸作用的过程

从表面上看,呼吸作用的过程与光合作用似乎恰好相反,但是不能把呼吸作用看成是光合作用的逆反应。因为呼吸作用是生命活动中的另一个复杂过程,其发生的场所以及所需要的酶都与光合作用不同。而且,光合作用一般只存在于绿色植物体中,而呼吸作用存在于一切生命体中。另外,呼吸作用过程所释放的能量是一切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

(3)利用萌发的种子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

从本质上说,种子的萌发过程就是种子中的细胞提高呼吸作用水平的过程,由于呼吸作用旺

6

初中生物知识点大全

初中生物知识点大全

盛,因此萌发的种子是探究植物呼吸作用的好材料。实验中,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可以用燃着的木条熄灭来检验,而放出二氧化碳可以用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来检验。

5.合理灌溉的新陈代谢原理

任何农作物都需要不断地吸收水分。但是,不同种类的农作物的需水量是不同的,如水稻的需水量很大,高粱的需水量很小。而同一种农作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需水量也不同。例如在生长旺盛时期,需水量较大,在幼苗期和成熟期,需水量较小。因此,在农业生产中,要根据植物的需水规律适时地、适量地灌溉,用最少量的水获取最大的效益。如根据农作物的需水规律,采用喷灌、滴灌等先进的灌溉技术。如果对农作物进行过度灌溉,则会影响根系的氧气供应,进而影响根细胞的呼吸作用。

第二节人体的新陈代谢

1.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1).消化系统的组成

(2).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①消化有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物理性消化主要通过牙齿的咀嚼和胃肠的蠕动;化学性消化主要是利用消化酶,使食物中的营养成分通过化学变化变成可吸收的物质。

②食物中各种成分的消化。食物中的水、无机盐、维生素不经消化能直接被吸收;食物纤维不能被消化;蛋白质最终被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③小肠是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与其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有:(1)小肠长,内壁形成小肠绒毛,可扩大小肠内表面积;(2)小肠绒毛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3)小肠内含有多种消化腺分泌的消化酶,能对食物中的各种成分进行彻底的消化。

④吸收是指营养物质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 2.酶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1)酶的概念

酶是生物活细胞所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是一种生物催化剂。酶能使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迅速地进行,而本身并不发生变化,这一点与无机催化剂相似。

(2)酶的特点

713

①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一般是无机催化剂的10~10倍。 ②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

③不稳定性:高温、低温以及过酸、过碱,都会影响酶的活性。也就是说,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条件。温度、pH都会影响酶的活性。

(3)酶的作用

酶具有多样性,高效性及专一性等作用特点.对于生物体内的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是必不可少的。

新陈代谢过程极其复杂,包括生物体内全部的化学反应。生物体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成千上

7

初中生物知识点大全

初中生物知识点大全

万的化学反应,而这些化学反应通常都是十分复杂的,它们之所以能在生物体内温和的条件下迅速地进行,原因就是生物体内具有各种各样的酶。

3.消化酶在人体消化过程中的作用 (1)食物中各种营养成分的消化过程

食物中的各种营养成分,除了水、无机盐、维生素等可以直接被消化道吸收外,其他如糖类、蛋白质、脂肪等结构复杂、不溶于水的大分子有机物,必须在消化道内经过消化,分解成溶于水的有机物小分子,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糖类、蛋白质、脂肪这三大有机物的消化过程必须在各种消化酶的催化作用下才能完成,它们的具体途径为:

(2)消化酶在人体消化过程中的作用

①口腔中的唾液含有唾液淀粉酶,口腔可以使食物中的部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②酸性的胃液中有胃蛋白酶,它能将蛋白质分解成多肽。

③小肠中的消化液包括肠液、胰液和胆汁,肠液和胰液中含有分别能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酶;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它可以对脂肪起乳化作用,使脂肪变成极细小的微粒,从而增加脂肪与各种消化液的接触面积,便于脂肪的消化。因此小肠是消化食物的主要场所。

4.人体的呼吸作用

(1)人体呼吸时气体交换的场所和过程 ①气体交换的概念

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即一种气体总是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

②人体呼吸作用的概念

人体内不断地氧化分解有机物,放出能量,供给人体各种活动的需要,同时也不断产生二氧化碳等废物。因此人体必须不断地吸收外界的氧气,及时排出体内的二氧化碳。人体与外界进行的这种气体交换过程,叫做呼吸。

③完整的呼吸过程

肺的换气(外界气体和肺泡内气体之间的交换)一肺泡内的气体与血液间的气体间的交换一气体在血液里的运输一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通过这一过程,氧到达组织内供细胞利用,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则被排出体外。

(2)呼吸作用为人体内能量的利用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通过呼吸作用,当含氧低的静脉血流经肺泡的毛细血管后,就变成了含氧丰富的动脉血(血液中的氧大部分以氧合血红蛋白的形式存在)。当动脉血流经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时,由于细胞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不断地消耗氧,产生二氧化碳,因此细胞中氧的浓度比动脉血中的低,二氧化碳的浓度比动脉血中的高。于是,血液中的氧迅速与血红蛋白分离,通过毛细血管壁扩散到细

8

初中生物知识点大全

搜索更多关于: 初中生物知识点大全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初中生物知识点大全 质茎对干旱环境的适应;阳生植物和阴生植物叶的形态结构对光照强度、水分蒸腾作用方面的适应;蚯蚓的形态结构特点对土壤穴居生活的适应;极地狐和沙漠狐的体形等对环境温度的适应。此外,更具典型意义的是生物的保护色、警戒色、拟态等。 第二章生物的新陈代谢 第一节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 1.植物与矿质元素的关系 (1)矿质元素的概念 矿质元素一般指除了c、H、O以外,主要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元素,如N、P、K等。矿质元素通常以离子的形式存在于各种无机盐中。 (2)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作用 ①用于合成一些复杂的化合物,如氮元素是合成蛋白质和核酸等许多重要物质的主要原料。 ②参与酶的活动,担负着调节生命活动的功能。 (3)矿质元素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不同农作物对各种矿质元素的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