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四川省的十二五规划

四川省的十二五规划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7 19:08:02

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贫困问题,实现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继续实施十项民生工程,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完善对口支援帮扶机制,基本解决上学、就医、住房、交通等突出民生问题。广泛开展社会扶贫,完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和自我发展能力,努力缩小发展差距。

(34)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优先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逐步提高保障标准。强化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建立和完善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基础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加强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医疗护理人才特别是全科医生培训。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举办医疗机构,形成多元办医格局。坚持中西医并重,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积极防治重大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慢性病和精神疾病。启动实施民族地区卫生事业发展十年行动计划,不断提高民族地区群众健康水平。

(35)全面做好人口工作。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完善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和人口政策体系,改善出生人口素质,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趋势,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发展妇女儿童事业。进一步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培育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残疾人服务体系,发展残疾人事业。

(36)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积极探索社会管理创新,全面提升社会管理能力。加强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提高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充分发挥群众组织和社会组织的作用,完善志愿服务工作体系,形成社会管理和服务合力。全面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特殊人群帮教管理、重点地区和特殊行业场所综合治理、“两新”组织服务管理,加强网络虚拟社会的建设

管理。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推进社会管理重心向基层组织转移。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健全信访制度,建立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重大政策制定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大力推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加大公共安全投入,强化安全生产,提高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

八、加快文化强省建设,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37)提高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积极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倡导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加强法制观念教育和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筑牢全省人民共同奋斗、加快发展、共建文明的思想道德基础。深化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优化城乡环境和公共秩序,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公民文明素质。深入开展“感恩奋进”教育活动。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弘扬扶正祛邪、见义勇为、惩恶扬善的社会风气,形成和谐包容的社会心态。

(38)加快文化事业发展。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形成覆盖城乡、惠及全民、布局合理、运转有效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继续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强新闻媒体建设,重视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建设、运用和管理,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青少年校外活动阵地建设。加强群众性体育设施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增强人民群众体质,提高竞技运动水平。

(39)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大力开发我省丰富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民族文化及宗教文化等资源,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加快培育文化旅游、影视制作、出版发行、演艺娱乐、文化创意等文化产业,培育一批多元化经营、跨地区发展的大型骨干文化企业和集团,建设一批在

全国有重要影响、在西部领先的文化产业基地,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把文化产业培育成我省重要的支柱性产业。繁荣城乡文化市场,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40)推进文化传承和创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学习借鉴先进文化,推进文化创新发展。加速推进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提高文化企业装备水平和科技含量,增强文化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坚持正确的文化导向,大力扶持创作一批具有四川本土文化特色、体现时代精神的精品力作。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形成一批有重大影响的理论成果。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健全文化管理体制,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深化公益性文化单位改革,支持民营文化企业发展,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加强对外宣传和文化交流,扩大对外文化贸易,增强四川文化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九、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41)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收益分享制度。加快垄断行业和公用行业改革。拓宽非公有制经济的市场准入和发展空间,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推进资源税改革,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要素市场改革。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健全土地、资本、人力资源、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加快财政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各级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健全政府预算体系,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强县级政府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建设。在国家赋予的税政管理权限内逐步健全地方税体系,完善税收征管制度,严格依法治税。继续深化扩权强县试点,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加大金融创新力度,推进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改革。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创新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方式,推进非基本公共服务市

场化。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完善政府职能责任体系,调整优化政府组织结构、行政层级,深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推进政务公开。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行政效能建设和行政问责制,完善政府绩效评估制度。

(42)深入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总结推广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经验,加快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障碍,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资源要素配置市场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行政社会管理一体化。在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推动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构建城乡统一的资源要素市场体系。按照节约用地、保障农民权益的要求推进征地制度改革,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和宅基地管理制度。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进一步放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落户条件,使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及家属自愿有序转为城镇居民。促进城乡公共服务资源合理均衡配置,建立健全平等共享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探索创新农村基层治理机制,健全村民民主管理制度,构建统筹城乡发展的行政社会管理体制。

(43)大力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努力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和服务贸易,加快培育出口竞争新优势,促进出口结构转型升级。坚持把利用外资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相结合,创新利用外资方式,更加注重智力和技术引进,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大力发展对外工程承包,规范发展对外劳务合作,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投资,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积极发挥跨境人民币业务在促进贸易与投资便利化中的作用。加大综合保税区等口岸建设力度,加快招商引资平台建设,以重大产业化项目为重点,突出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招商,把我省建成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

(44)深化国内国际区域合作。继续实施充分开放合作战略,突出南向,加强东向,畅通西向,拓展对外对内开放合作大通道。加快融入中

搜索更多关于: 四川省的十二五规划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贫困问题,实现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继续实施十项民生工程,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完善对口支援帮扶机制,基本解决上学、就医、住房、交通等突出民生问题。广泛开展社会扶贫,完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和自我发展能力,努力缩小发展差距。 (34)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优先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逐步提高保障标准。强化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建立和完善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基础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加强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医疗护理人才特别是全科医生培训。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举办医疗机构,形成多元办医格局。坚持中西医并重,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积极防治重大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慢性病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