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教学重点:根据题意列形如±的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正确分析数量关系,灵活解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1.谈话:之前我们学习了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知道了解题的关键是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谁来说说怎样找等量关系?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继续练习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板书课题) 二、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16页“练习三”第8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 展示几名学生的解题过程。 集体订正。
指名说说解题方法及依据。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17页“练习三”第9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交流反馈时,在关注结果是否正确的同时,了解学生是否进行了检验。 2.完成教材第17页“练习三”第10题。 订正时说一说列出等量关系式的依据。 3.完成教材第17页“练习三”第11、12题。 指名读题。
提问:我们可以用怎样的方法整理题中的已知条件与所求问题?(引导学生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整理题中的信息)
4.完成教材第17页“练习三”第13、14题。 指名说说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及等量关系。 5.完成教材第17页“练习三”第15题。
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并说一说这两题的数量关系。 让学生完成后,比较这两题的异同。 6.完成教材第17页“练习三”“思考题”。 指名读题,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 启发:甲第一次追上乙,实际上是指什么?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练习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堂作业 《补》
第一单元 课题:整理与练习
第 1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如、±的方程的解法,能列上述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为方程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发展抽象能力和符号感。
教学重点:理解等式与方程的含义,能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教学难点:能列形如、±的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并对计算结果进行检验。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系统整理
1.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引导学生说出:方程、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和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等。 2.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列举说说方程、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义。 (2)举例说说等式与方程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3)等式有哪些性质?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时要注意什么? (4)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你是怎样想的? 二、查漏补缺训练
1.完成教材第18页“整理与练习”第1题。 出示题目,让学生找一找哪些是方程。
提示:未知数可以是x,也可以用其他字母表示。 2.完成教材第18页“整理与练习”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 指名板演。
教师及时引导学生总结解每一类方程的基本方法,反思解这些方程时可能遇到的问题。 三、综合运用提升
1.完成教材第18页“整理与练习”第3题。 出示题目,让学生读题,并列方程解答。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解题的步骤及书写格式。 集体订正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2.完成教材第18页“整理与练习”第4题。 让学生读题,再说说数量关系。 学生根据数量关系列方程并解答。 教师评议。
3.完成教材第19页“整理与练习”第5题。 指名读题。
提问:武汉长江大桥铁路桥的长度与南京长江大桥铁路桥的长度之间有什么关系?
武汉长江大桥公路桥的长度与南京长江大桥公路桥的长度之间又有什么关系?
要求学生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提醒学生用不同的字母分别表示题中的两个未知量。 4.完成教材第19页“整理与练习”第6题。 指名读题,说说题中的已知条件与所求问题。 提问:印制画册用去的总费用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其余费用、印刷费
提问:其中印刷费是怎样得到的?(板书:每本印刷费×本数) 完成板书:其余费用+每本印刷费×本数=印刷画册的总费用 四、反思总结
今天我们复习了哪些内容?你有哪些收获? 五、课堂作业 《补》
第一单元 课题:整理与练习 第 2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形如±、±的方程的解法,能列上述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在实际活动中进一步体会列方程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及其独特价值,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根据题意分析数量间的相等关系,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实践活动中蕴含的数学知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系统整理
1.上节课我们复习了等式与方程,谁来说说等式与方程有什么联系?怎样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解方程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查漏补缺训练
1.完成教材第19页“整理与练习”第7题。 学生独立解答。 指名学生板演解题过程。 教师及时讲评。 学生集体订正。 注意要求学生检验。 三、综合运用提升
1.完成教材第19页“整理与练习”第8题。 指名学生说说数量关系和列出的方程。 教师及时评价。
2.完成教材第19页“整理与练习”第9题。
要求说说数量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提示学生可从得数的合理性来初步检验。 3.完成教材第19页“整理与练习”第10题。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找数量关系,再全班交流。 4.完成教材第19页“整理与练习”第11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订正时说一说是根据哪个条件列出等量关系式的。 5.完成教材第19页“整理与练习”第12题。 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列出方程。
指名学生说说数量关系及列出的方程。 教师及时评价。
6.完成教材第19页“整理与练习”第13题。
同桌之间互相测量分成的两段的长度,教师检验学生的操作是否正确。 7.完成教材第20页“整理与练习”第14题。
指导学生理解题目:“连续的3个自然数”是什么意思?举个例子说说。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教材上的3个问题,在本子上适当记录。 小组内交流,把困惑、疑点、不同意见的地方记录下来。 全班共同交流。
教师小结: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中间一个数的3倍。 四、反思总结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