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3年高考总复习政治必修三配套练习第三课
2013年高考总复习政治必修三配套练习第三课
一、单项选择题
1.2012年1月22日,中国农历龙年春节到来之际,海外华人华侨、留学生纷纷举行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喜迎新春。这是( )
①中华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②中华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③中华民族文化成就的标志 ④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财富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2012年6月9日是我国第七个文化遗产日。今年的主题是“文化遗产与文化繁荣”。目前我国已有29处文化遗址和自然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数量居世界第三位。文化遗产是( )
A.世界上各个民族均认可的风土人情 B.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C.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的风景名胜 D.一个国家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3.中国和美国饮茶习惯迥然不同,中国人喜好喝热茶,而美国人则偏爱冰茶;中国重视茶叶质量,高档茶叶有市场,而美国则偏爱快速和方便的茶。这表明( )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 B.两国人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迥然不同 C.文化具有多样性,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 D.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4.2012年3月11日上午,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陈福今作了题为《传承文化遗产 建设文化强国》的发言,建议我国要加强文化遗产保护。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 )
①文华遗产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②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③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 ④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的趋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开平碉楼是广东省第一处世界文化遗产。假如请你写一份“积极行动起来,保护开平碉楼文化遗产”的倡议书,你可以运用的观点包括( )
①保护文化遗产具有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独特作用 ②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③保护文化遗产就要保护一切民族历史文化 ④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
6.西班牙男高音歌唱家多明戈的高亢美声、巴西人的热情桑巴、“非洲脚印”的鼓点、柔美的江南“茉莉”、曼妙的侗族大歌、多彩的羌族文化,舞台表演、街头巡游、广场活动、音乐、舞蹈、古典、时尚等,这些艺术形式充分说明( )
①世界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
②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 ③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④世界文化的独特性表现在文学艺术、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7.由于西方“强势文化物种”的冲击和影响,许多国家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也都面临着生存危机。在这种形势下,很多民族民间文化形式和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品种正在逐渐消失,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受到了严重威胁和挑战。这表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必须( )
A.限制文化产品贸易和文化传播B.发挥大众媒体的文化传播功能
C.拒绝一切外来文化 D.尊重本民族的文化,培育、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8.吉祥文化是中国人特有的一种文化。在许多中国的民间饰物——首饰、绣晶、木雕、瓷器上,都可以看到吉祥符号。中国的吉祥文化受到许多外国友人的喜爱,也丰富了世界文化。这告诉我们( )
①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有利于繁荣世界文化 ③中华文化已成为世界性文化 ④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9.“如果全世界都吃汉堡包,那将是人类的悲哀;如果全世界都看美国电影,那将是世界文化的毁灭。”下列对这句话认识正确的是( )
A.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B.文化是世界性和民族性的统一 C.民族文化的特色日渐消失D.世界文化是以美国文化为主导的
10.尽管韩国、越南也同中国在同一天过春节——农历新年,但三个国家的春节标志性习俗各不相同:中国是对联、爆竹、饺子;韩国是祭拜祖先、米糕汤;越南是祭祖祭神、粽子炙肉。由此可见( )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③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习俗,可以让我们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 ④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11.很多文字专家指出,欧洲各国媒体发出的报道不夹带他国文字,因为他们认为使用本国文字就能够把要说的话表达清楚。中国的媒体却出现很多的诸如悄然入校的TQC现象,还有“CCTV”这样的现象,这不好。这种观点是在呼吁国内媒体( )
A.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B.绝不能认同外国文化
C.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 D.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12.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之一《梁山伯与祝英台》被誉为东方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表达了聪明善良的中国人民对纯美爱情的美好追求。一千多年来,它经由口头故事、戏曲及各种说唱文学等传遍大江南北,还通过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艺术形式传播到国外,使海外观众为之倾倒。这表明( )
A.文化多样性是人们社会实践的重要基础B.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各民族文化的差异性 C.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唯一特征D.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13.秦国攻灭楚国后,为了加强对南方地区的控制,派50万官兵驻扎岭南地区。这使相当一部分中原人留在了粤北地区,对当地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逐步形成了独特的岭南文化。这说明( )
A.民族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外来文化的冲击 B.民族文化的根源在于外来文化 C.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 D.岭南文化就是中原文化的延续
14.(2012年北京模拟)图书漂流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欧洲,读书人将自己读完的书,随意放在公共场所,捡获这本书的人可取走阅读,读完后再将其放回公共场所,让下一位读者阅读,继续进行图书漂流。图书漂流活动( )
A.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B.超越了时空对文化传播的局限 C.有利于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D.促进了文化传播与交流
15.广东省的潮汕文化是一个动态的开放体系,它的形成过程,是本地原住居民文化和中原移民文化经过多次互相影响、互相吸收而逐渐融合的过程。这说明( )
①文化在交流传播中得到发展 ②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③中原移民文化是先进文化,而本地原住居民文化是落后文化 ④潮汕文化与其他文化没有共同之处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④
16.德国地理学家冯·李希霍芬将中亚与中国进行丝绸贸易的商道称为“丝绸之路”。然而,商人们运输的不仅仅是商品,在进行商品交换的过程中,古希腊的哲学、科学,中国的印刷术,阿拉伯人的数学等文化也相互交流。这充分印证了在很长的人类历史中 ( )
A.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已遍及全世界B.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C.古代的商人们都具有很高的文化素养D.不同文化既冲突又共处是世界文化发展的主流 17.2011年是《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10周年,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建立15周年。中俄双方不断加强中俄战略合作、人文交流、友谊交往的认知度和参与度,进一步增进中俄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和相互了解。中俄双方在文化交流中要不断实现共赢,应该( )
A.平等交流、和睦相处,认同外来文化B.尊重差异、理解个性,汲取外来文化 C.求同存异、相互借鉴,维护文化多样性D.取长补短、积极创新,弘扬传统文化
18.比尔·盖茨曾说过,“不久的将来,你可以不必离开你的书桌就可以办公、学习,探索这个世界和它的各种文化,进行各种娱乐。”这说明( )
①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文化传播更为迅速、广阔 ②互联网技术正在以人们无法预料的速度、深度和广度,改变着人类文明的进程 ③网络技术等大众传媒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④网络技术等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显示出文化传播、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 D.①③④
19.(2012年广东佛山一中模拟)古人曾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感叹,但随着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感情的交流、信息的传播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或发送短信来实现,当前年轻一代对“拇指文化”更是情有独钟。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文化传播总是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才能实现 B.文化传播具有历史性
C.网络等现代媒体正逐步取代传统媒体 D.现代媒体的出现丰富了文化传播的手段 20.日本“3·11”大地震发生后,许多在日华侨、留学生与家人失去联系,为了寻找他们,他们的家属用微博发布了寻人消息,而众多网友纷纷参与进来。“微博寻亲”的兴起是因为( )
A.微博作为一种交流平台,日益显示出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是最有效的寻人途径 B.微博依托网络技术,能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
C.微博具有传播同网、全球同时、受众主动、双向互动的特点,是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媒体
D.微博原创性、便捷性日益凸显
21.2012年,随着网络的发展,《伤不起》、《追梦人》等一系列网络歌曲红遍大江南北。这说明( )
A.网络文化是对当代经济的反映,应兼收并蓄
B.一种文化产品能够迅速被人们认同和接受,现代技术和传媒手段发挥着重要作用 C.只有现代技术和传媒传播的文化才是先进、健康的文化 D.网络是文化交流的最好途径
22.近年来,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事例不胜枚举。如从孔子学院到“中法文化年”,从动画片《中华小子》在法国热播并获得动画大奖到《于丹〈论语〉心得》版权被韩国人抢购等。假如让你围绕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意义写一篇政治小论文,你认为比较合适的理论视角是( )
①文化与综合国力 ②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③文化的交流与渗透 ④经济全球化与文化一元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3.2011年10月21日,第八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开幕。中国与东盟十国山水相连、唇齿相依,文化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在于( )
①有利于吸收各国文化成果 ②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③有利于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 ④有利于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趋同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24.2012年,中日两国迎来邦交正常化40周年,为扩大中日两国国民间的交流,增进相互理解,两国把这一年作为“中日国民交流友好年”,将举行一系列的政府和民间纪念活动。这一系活动的举办( )
①有利于中日两国加强文化交流 ②有利于缩小中日之间的“理解逆差” ③是增进中日人民相互了解、促进友谊的重要桥梁 ④符合中日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25.非洲是人类诞生地,也是世界最悠久的古文明摇篮,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