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光和眼睛复习导学案(新版)粤教沪版
第三章 光和眼睛
3.1 光世界巡行
1、光源: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注:月亮不是光源) ....2、光的直线传播:
(2)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光线: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注:光线是假想的线,实际上不存在) (4)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①影子的形成;②日食、月食;③小孔成像。
(5)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①激光准直;②射击瞄准;③排队看直;④木工检查木板的棱是否直。 3、光的传播速度:
(1)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其大小为c=3.0×10m/s=3.0×..10km/s。
(2)光在空气中的速度十分接近真空中的速度,光在水中变慢,在玻璃中更慢。 .....
(3)光年(符号为l.y.)是长度单位,表示光在1年里传播的距离,通常表示天体间的距离。 ....4、光的色散(牛顿发现):白光通过三棱镜可分解成红、橙、黄、七种色光(从上.........绿、蓝、靛、紫.......到下)
单色光:不能再分解的色光。七种色光都是单色光。复色光:单色光混合成的光。太阳光就是复色......光。
5、光的三基色:红、绿、蓝
3.2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1、光的反射现象:光在两种物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 2、几个名词: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入射角、反射角
注:法线是指过入射点垂直反射面的直线;入射角是指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指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3、光的反射规律:(三线两角关系)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三者在同一平面内; 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5
8
1
(简记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光路可逆) 4、光的反射类型: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1)这两类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规律。
(2)漫反射使我们能从各个方向看到不发光的物体。
3.3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 2、平面镜成像特点: 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 平面镜所成的是虚像
(简记为“等距、等大、对称、虚像”)。 3、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实像:可以用眼睛看到,又能呈现在光屏上的像。 虚像:只能用眼睛看到,不能呈现在光屏上。
4、平面镜的应用:①成像:梳妆镜;②改变光路:潜望镜、牙医用的反光镜 5、球面镜:
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成正立、缩小、虚像;应用:汽车观后镜、马路边的反光镜 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成倒立实像(只是其中一种情况);应用:太阳灶、手电筒反光镜。 6、平面镜的作图:
根据对称性作出物体的像点, 从像点按光的直线传播作图。
辅助线要画虚线,平面镜后面的线也要画虚线。
3.4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1、光的折射现象:光由一种物质进入另一种物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如:筷子在水面处发生弯折、水底变浅、海市蜃楼、雨后彩虹、早上的太阳 2、几个名词:折射光线、折射角
2
3、光的折射规律:(三线两角关系)
(1)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三者在同一平面内; (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3)折射角不等于入射角:
①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②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注:空气中的角大)
③当光垂直射入水(或玻璃)中时,传播方向不变; ..④当折射角增大时,入射角随着增大。 (4)光在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简记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 两角不等、光路可逆”)。
4、光的折射现象中看到的像的规律: 无论是人从岸上看水中的物体的像, 还是在水中看到岸上物体的像, 像的位置都在实际物体的上方, 都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3.5 奇妙的透镜 1、透镜的种类及几个名词
(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3)几个名词:光心(O)、主光轴、焦点(F)、焦距(f): 2、三条特殊光线
①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折射后通过焦点;②通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③经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3
3、测定凸透镜焦距的方法:①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拿一张白纸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直到在..纸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用刻度尺测出凸透镜到白纸的距离即为该凸透镜的焦距。 .......②平行光测焦距。
3.6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几个名词:物距(u)、像距(v)、焦距(f)、二倍焦距(2f) 2、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
(1)实验器材:光具座、蜡烛、凸透镜、光屏。
(2)摆放顺序:蜡烛、凸透镜、光屏。(注: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3、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像的 物距(u) 正倒 u>2f u=2f 倒立 倒立 大小 缩小 等大 虚实 实像 实像 f
②二倍焦距分大小(u<2f成放大的像、u=2f成等大的像、u>2f成缩小的像); ..③凡实像必倒立且物像异侧、凡虚像必正立且物像同侧); ........
放大镜 像的 像的 像距(v) 应用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