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市第一五四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5单元 25《河中石兽》(第3课时)导学案

北京市第一五四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5单元 25《河中石兽》(第3课时)导学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3 14:48:13

25《河中石兽》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 2、理解实践出真知道的道理。 3、训练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学习过程:

一、交流感知: 1.通假字

曳铁钯 “____”通“____”,_________ 2.一词多义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 ) 为 众服为确论 ( ) 必于石下迎水外啮沙为坎穴( ) 3.古今异义

(1)二石兽并沉焉

古义:________ 今义: (2)尔辈不能究物理

古义:________ 今义: (3)是非木柿

古义:________ 今义: (4)阅十余岁

古义:________ 今义: (5)盖石性坚重

古义:________ 今义: (6)但知其一

古义:________ 今义: 4.词类活用

棹数小舟 (名词用为动词,_______) 二、研读共品:

1.故事中主要写了几位主要人物?“他们各自寻找河中石兽的道理和方法是怎么样的?

三、互助释疑

寺僧、讲学家的方法为什么不对,而老河兵的方法是对的?

四、巩固拓展:

1、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句中“之”字的意思

(1)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 (2)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3)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1

(4)一老河兵闻之 (5)至石之半 (6)求之下流,固颠 (7)然则天下之事?? 2、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3、本文阐述的事理对我们平时的生活、学习有什么启示?

三、互助释疑:

寺僧、讲学家的方法为什么不对,而老河兵的方法是对的?

四、巩固拓展:

1、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句中“之”字的意思

(1)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 (2)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3)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4)一老河兵闻之 (5)至石之半 (6)求之下流,固颠 (7)然则天下之事?? 2、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2

五、总结提高:

师友归纳本课所学内容,整理笔记。

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25《河中石兽》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 2、理解实践出真知道的道理。 3、训练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学习过程: 一、交流感知: 1.通假字 曳铁钯 “____”通“____”,_________ 2.一词多义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 ) 为 众服为确论 ( ) 必于石下迎水外啮沙为坎穴( ) 3.古今异义 (1)二石兽并沉焉 古义:________ 今义: (2)尔辈不能究物理 古义:________ 今义: (3)是非木柿 古义:________ 今义: (4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