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湖北省文理学院附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
参考答案
1.C 2.C 3.D
【解析】1.强加因果,山川与楼台是古人登高处,而非登高目的。 2.以偏概全。这两句话在原文中解说了什么是“高与远”,却没有提出“君子人格的终极要求是高与远”这一观点。
3.文句并非中国古代文人登高时一贯抒发的情怀。 4.C 5.A 6.C
7.(1)李大亮曾经在路上遇见而认出了他,(就)抱着张弼哭,多多推让家产来送给张弼,张弼拒绝不接受。
(2)当时的人都赏识李大亮没有背弃张弼的恩德,称赞张弼不夸耀自己。
【解析】6.李大亮担任剑南道巡省大使是“东宫僚属,皆盛选重臣”之前的事。
8.对比(对照、映衬)手法,前一句写当年在桃李春风中痛快地饮酒畅谈,后一句写一别十年,只有每天挑灯夜读时才彼此深情地想念。这样写充分表达了对友人和往昔岁月的深切怀念。
9.开头两句,表达山水阻隔、不能相见的无奈,颔联在今昔对比中表现对友人的思念,颈联尽显对黄几度的赞许、期待,尾联则既有对黄几度的同情,也有对友人仕宦生涯乃至诗人自身政治命运的哀怨。 10.(1)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2)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11.(1)AC
(2)①临危授命,办事利落:在花费紧缺的情况下,接受村主任让他弄化肥的任务,他立即搭车进城,三五天拉回一车尿素;在遭遇干旱时接受村主任让他找人帮村里打井的任务,他立即进城不到两天就带回儿子的五万块钱。
②热情大方,关心村里:每次从城里回来都给乡亲们带各种吃食,热心帮助村里人买化肥、打机井,弥留之际还念叨着井水。
③有虚荣心,胸无城府:经常说自己儿子当大官,要坐儿子坐的小车回家;在回答村里人及媳妇们的问话等情节中显示出他的坦率真诚,没有心计。
(3)①主要采用了“插叙”的手法,如插叙基德老汉从城里清风娃家回来从来不带烟酒,从一个侧面说明清风娃平时生活清廉;插叙基德老汉从城里回来由清风娃掏钱给出租车司机的事,歌颂了清风娃不公车私用的好带头人形象;插叙清风娃从腰包里掏出五万块钱给村里人打井,说明了清风娃为社会做贡献的高风亮节。
②作用:A使内容有机组成整体,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生动,写出了“清风娃”的清廉公正等高尚品质。B使小说主题更加集中、突出,表达对清正廉洁、甘于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干部的颂扬和期盼。 (4)示例一:《清风娃》好。理由:①“清风娃”他虽然出场不多,但他是小说主要讴歌的对象,旨在表达对甘于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干部“清风娃”的颂扬。②以人物来命名做题目,让小说的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具体。③同时,“清风”做“娃”的修饰语,又包含了深刻的含义,写出了人物如清风般清正廉洁,生动、形象,主旨明确。 示例二:《清》好。理由:①一个“清”字,彰显了人物的品格特点,与小说结尾的水关联起来,寓意更加深刻,清亮、廉洁是主人公本质的象征。②也是小说刻画“清风娃”的终旨,“清”喻党的好干部,其本质清正廉洁,全心全意为人民办实事、作贡献,凸显了小说对这类干部的颂扬和期盼这一主题。 【解析】(1)B原因解释有误,是因为村委主任怪基德及其儿子没有帮助他解决化肥问题;D概括不够全面,除了证明自己没有吹牛外,还有虚荣的原因; E“从来没有人相信过基德的话”说法错误,村委主任就信过一回 12.(1)DC
(2)内容:陈忠实沉静的个性、饱经风霜的相貌,简单沉静的生活、一心扑在创作上的文学态度,
[来源:学,科,网]中华资源库ziyuanku.com生动直观的语言。内容上的作用:①突出陈忠实能成为杰出作家的内在原因,②凸显其对文学的沉静态度与忠诚之心。 (3)① 出身寒门,“命运捉弄”。考大学落榜,当兵无望;②沉潜乡间专心写作;③散文、小说初次发表;④《白鹿原》获得巨大成功;⑤回乡下积蓄创作力量;⑥发表《日子》 等小说,反响很大。 (4)“静”的体现:(1)他生活简单、沉静,话少,不会客套,说话几乎不用形容词。(2)面对命运的捉弄,陈忠实以沉静待之。沉静之中,他努力于自己波澜大惊的未来。(3)《鹿原》获奖后,面对荣耀和光环,陈忠实却回到了乡下,避开了热闹和喧哗,在沉静中积蓄着创作的力量。(4)陈忠实心态宁静,从容,甚至还有一些悠闲。 启示:(1)面对生活中的困境,不要抱怨,要学会以宁静之心待之。(2)文学创作需要“静气”。文学是沉静者的事业,要想在文学殿堂收获成功,就必须有沉静之心。(3)所谓“静水深沉”,陈忠实《白鹿原》的成功就得益于“乡居得静”。(4)面对成功,要沉静泰然,坚守自己内心的纯净。 13.A
14.D 【解析】A不合逻辑;B “增强??体育事业发展”不搭配;C成分残缺,“由于”淹没句子主语。 15.A
16. ①更多人选择“低调行善”②尊重受助者的人格尊严③不仅能帮助到更多的人(意思对即可。写出一句,给1分,写出两句,给4分,写出三句,给5分)
17.(1)反映了在手机(智能手机)普及之处,人们在“家庭聚会”等聚会场合总是低着头玩手机,而对外部世界漠不关心。
(2)抬起你的头吧,别被手机“侵蚀”了人与人之间的自然交流,淡漠了亲情。
18.材料中鹰立脚的“树枝”的象征意义是多方面的:是依赖,是凭借,是保护,是温柔,是舒适,是安逸,是幻想,是倚仗,是指望,是依托,是退路,是诱惑,是侥幸,等等。材料中的现象在生活中也比比皆是,因此,可以从整体、农夫和术士、猎鹰等多个角度构思立意。以下立意可供参考: 整体:解决问题要抓住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农夫:抓住根本看轻其余。学会抓住根本,我们就抓住了成功的尾巴,离成功也就不远了。
术士:不要把简单问题复杂化,这样我们的心中就能开出最美丽的花朵,直到结出最丰硕的果实。 猎鹰:依赖。猎鹰不告别依赖,怎么能在天空中经受风吹雨打?骏马不告别依赖,怎么能在大地上跨越艰难险阻?人,不告别依赖,怎么能在生活中战胜挫折困苦?
附:文言文翻译
李大亮,是雍州泾阳人,年少时就有文武才干。隋朝末年,在东都洛阳与李密交战,战败,跟他一起的一百多人都被处死,敌人的统帅张弼见到他而认为他与众不同,就单独释放了他跟他谈话,于是两人在帐篷里结为朋友。正义之师入关后,李大亮从东都洛阳归附国朝,担任土门(河北井陉的古称)县令。属县百姓有饥荒,盗贼来侵犯,李大亮卖掉自己所骑的马把钱分给贫弱的人,用开垦土地劝勉人们,当年就获大丰收。他亲自搜捕盗贼,所攻打之处总能平定。当时太宗位居藩镇,巡视安抚北部地区,听说他的事迹而赞叹。那以后,胡人侵犯边境,李大亮部众少不能抵挡,就单人匹马到敌人军营,叫来敌人的主帅,把祸福向他讲明,胡人感动悔悟,互相带着前前后后投降的有一千多人,属县境内因此太平。高祖非常高兴,按照功劳赏赐他奴婢一百人。李大亮对这些人说:“你们这些人大多是士族人家的子女,因国家灭亡而到了这个地步,我又怎么忍心把你们当做低贱的奴隶呢!”全都放走了。
贞观元年,他离开都城担任凉州都督,凭借仁爱宽厚的治理闻名。曾经有宫里来的使者到了凉州,见到凉州有著名的猎鹰,就暗示李大亮献上它。李大亮秘密呈上奏章说:“陛下很久就不再打猎了,但使者却索要猎鹰。如果这是陛下的想法,就很是违背您过去的旨意;如果是他自己擅自做主,这说明派遣的不该是这样的人。”
贞观八年,担任剑南道巡省大使。贞观十七年,晋王成为皇太子,东宫太子的属官,都大规模从重臣里选拔。让李大亮兼任太子右卫率,不久又兼任工部尚书,身居三职,值宿保卫两宫,特别被亲近和信任。李大亮每当夜里值班,一定整宿不脱衣服小睡。太宗曾经慰劳他说:“到了你夜里值班,我就整晚上都能
来源:www.ziyuanku.com安睡。”他就像这样被信任。李大亮虽地位名望显赫,但住处地势低洼狭小简陋,衣服俭朴随意。至于本性忠诚谨慎,即使是妻子儿女也没有见过他有懈怠的样子。他常常想起张弼的恩惠,却一直不能报答。张弼当时担任将作丞,自己隐藏不说。李大亮曾经在路上遇见而认出了他,(就)抱着张弼哭,多多推让家产来送给张弼,张弼拒绝不接受。李大亮对太宗说:“我有今天的荣耀,是张弼的帮助啊。”太宗于是就提拔张弼担任中郎将,不久担任代州都督。当时的人都赏识李大亮没有背弃张弼的恩德,称赞张弼不夸耀自己。不久李大亮得病,太宗亲自为他调药,用驿马快传赏赐给他。他去世时五十九岁。
被李大亮所抚养的内外亲属的孤儿,像对待父亲一样为他服丧的有十五人。太宗为他在另外的临时住处表达哀思,为他哭得特别悲痛,停止处理朝政三天。追封他为兵部尚书、秦州都督,谥号叫懿,陪葬在昭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