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10份试卷合集)江西师大附中2019年物理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
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结合几何关系得: Tcos45°=mg Tsin45°=F
解得:F=mgtan45°=mg=0.02N 即A球受的库仑力为0.02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B球受到的库仑力也为0.02N (2)根据库仑定律,有:代入数据解得:
﹣8
即A球的带电量是5×10C
点睛:本题关键先根据平衡条件得到库仑力,再根据库仑定律求解出A球的带电量。 三、计算题(16题8分,17题10分,18题10分)
1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E=6.00V,其内阻可忽略不计。电阻的阻值分别为R1=2.4kΩ、R2=4.8kΩ,电容器的电容C=4.7μF.闭合开关S,待电流稳定后,用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其稳定值为1.50V。求:
(1)由于电压表的接入,电容器的带电量变化了多少? (2)该电压表的内阻为多大? 【答案】(1)2.35×10C.(2)4.8kΩ 【解析】
(1)电压表接入前,电容器上的电压UC等于电阻R2上的电压,R1两端的电压为UR1,则接入电压表后,电容器上的电压为UC′=E-U1
由于电压表的接入,电容器带电量增加了△Q=C(UC′-UC) 由以上各式解得△Q=C(
-U1).
又E=Uc+UR1.
-6
代入数据,可得电容器的带电量变化了:△Q=2.35×10-6C.
(2)设电压表的内阻为RV,测得R1两端的电压为U1,R1与RV并联后的总电阻为R,则有
由串联电路的规律
联立得:
代入数据,得:RV=4.8 kΩ
点睛:本题要注意电压表不能再作为理想电表处理,故应将其作为能读出电压值的电阻处理;同时要注意灵活应用串并联电路的性质.
17.炽热的金属丝可以发射电子,在炽热的金属丝和竖直金属板间加电压U1,从炽热的金属丝发射出的电子在真空中被加速后,从金属板的小孔穿出,再从水平放置的两平行金属极板的中间水平射入两板间的匀强电场中,如图所示,电子恰能沿一板的边缘飞出,且飞出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成600角,不计电子重力,电子离开金属丝的初速度可视为零。
(1)若电子的质量为m,电量为e,求电子穿出金属板小孔时的速度大小; (2)求加在水平两极板间的电压。 【答案】(1)【解析】
(1)设电子的质量为m,电量为e,从竖直放置的金属板的小孔穿出的速度大小为v1,从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边沿射出的速度大小为v,电子的在竖直的极板间加速,由动能定理有:eU1=mv12
(2)6U1
解得
(2)电子在水平板间运动,由动能定理有:,
电子飞出水平板时,由平行四边形定则有v1=vcos600,即v=2v1, 由以上各式可得,U=6U1;
18.如图所示,在绝缘水平面上相距为L的A、B两点分别固定着等量正点电荷.O为AB连线的中点,C、D是AB连线上两点,其中AC=CO=OD=DB=L.一质量为m电量为+q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以初动能E从C点出发,沿直线AB向D运动,滑块第一次经过O点时的动能为kE(k>1),到达D点时动能恰好为零,小滑块最终停在O点,(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小滑块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OD两点间的电势差UOD. (3)小滑块运动的总路程x. 【答案】(1)【解析】
解:(1)由于C点与D点等势,滑块从C到D的过程中,电场力不做功,则小滑块第一次由C到D,由动能定理有: ﹣μmg?=0﹣E0
(2)
求得,小滑块与水平面间动摩擦因数为 μ=(2)由C第一次到O时,由动能定理得 ﹣μmg
+qUCO=nE0﹣E0,
;
解得,UCO=
(3)由C开始到最后停在O点,有:qUCO﹣μmgS=0﹣E0 由以上二式得:S=
故小滑块运动的总距离为:S=答:
(1)小滑块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
;
(2)C、O两点间的电势差UCO为.
(3)小滑块运动的总路程S为.
【点评】电场中的动能定理的应用要注意电场力做功和路径无关,只和初末两点的电势差有关,故很容易可求得电场力的功.
2018-2019 学年下学期物理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 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7单选题,8—10多选题。)
1.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由于打点计时器两限位孔不在同一竖直线上,使纸带通过时受到较大阻力,则结果( ) A.mgh> C.mgh=
mv 2 B.mgh <
2
mv 2
mv D.以上都有可能
2. 【题文】人类对行星运动规律的认识漫长而曲折。牛顿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了科学史上最伟大的定律之一万有引力定律。对万有引力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行星观测记录表明,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是圆,而不是椭圆 B.太阳与行星之间引力的规律并不适用于行星与它的卫星
C.地球使树上苹果下落的力,与太阳、地球之间的吸引力不是同一种力 D.卡文迪许在实验室里较为准确地得出了引力常量G的数值 3. 【题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开普勒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成功地抽象和概括出行星运动的规律 B.宇宙间任意两个有质量的物体间都存在万有引力
C.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提出的,但万有引力常数G则是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出的 D.万有引力的大小与两物体的质量乘积成正比,与它们间的距离成反比
4. 【题文】实验时,利用实验测得的数据计算表明,重物下落中减少的重力势能总略大于增加的动能.这主要因为( )
A.选择纸带时,没有选用
B.实验中,重物下落时速D.重物下落过程中,克服
第一个和第二个点间距离C.刻度尺的精确度太低
度的计算方法不正确 各种摩擦阻力做了功
接近2mm的纸带
5. 在利用重锤自由下落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 A.重锤下落的实际高度大于测量值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