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8-2019年荔湾区一模考试卷(试题+答案)
18、(1)在瓶内装上适量红色水,橡皮塞上插
玻璃管
入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塞上软木塞,将玻璃管
插入水中,密闭瓶口,从玻璃管上端吹入少量气体, h=0.2m 空气 水面沿玻璃管上升至瓶口以上,如图18所示. 玻璃管内与水面相平的A点处受到水的压强是 红色水
A Pa ,(ρ水=1.0×103kg/m3,g=10N/kg); 此时瓶内气体压强 (选填“大于”、“等于” 第18题图 或“小于”)瓶外气体的压强.
(2)小明拿着这个瓶子从楼下到楼上(手与瓶子间隔热),观察到玻璃管内的水柱逐渐升高,这表明:随着高度的逐渐升高,大气压逐渐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教室外走廊有风吹过时,小明发现窗口悬挂的窗帘飘向窗 (选填“内”或“外”),这是因为空气的流动速度变大,压强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的缘故.
三、 解析题 (第19题9分,第20题13分,共22分.解析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演算过程及结果都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9、荔湾区某中学九年级的几名学生在学习完电和热的相关知识后,对家用微波炉的实际功率和加热效率进行了研究,如下表格所示为记录的相关内容: 主要器材 相关资料 微波炉 额定电压220V 频率50Hz 电能表 220V 10(20)A 50Hz 600revs/kW·h (1)质量为500g的水,测得水的初温为20℃; (2)关闭家中其它用电器,只将该微波炉接入电路中,让其单独工作; 活动记录 (3)用微波炉给水加热2min后,水的温度达到60℃; (4)测得电能表的转盘在这1min内转了12转. 在用微波炉给水加热的2min内,求:
℃)] (1)水吸收的热量;[C水=4.2×103J/(kg·(2)微波炉的实际功率;
(3)微波炉的加热效率.(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0、如右图所示,在一次野外救援行动中,救援队通过滑轮组将掉落在深井中的物体拉至井口.已知井深10m,物体重
34
6×10N,汽车重2×10N ,汽车匀速拉绳子时的拉力 2.2×103N,汽车受到的阻力为车重的0.1倍. 求: (1)将物体从井底拉至井口的过程中,汽车拉绳子的拉力对滑轮组做了多少功?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若汽车运动的速度为3m/s,则将物体由井底拉至井口需要多长时间? (4)汽车牵引力为多少?牵引力做功时的功率为多少?
5
四、实验探究题(共23分)
21、(6分)静仪想知道酱油的密度,于是她和美裕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将游码放在______处,若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7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同甲所示,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酱油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烧杯中酱油的质量为______g,酱油的密度为______kg/m3.
(3)静仪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只用天平也能测出酱油的密度.于是美裕添加了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 a、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m0;
b、将一个烧杯______,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
c、用另一个烧杯装满酱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m2; d、酱油的密度表达式ρ酱油=______(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22、(7分)小华同学做“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小灯泡上标有“3.8V”字样).
(1)如图甲所示,是小华所连接的不完整实验电路,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缺少的一根导线接好.
(2)电路接好后,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特别亮,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较大.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两空按操作步骤先后顺序填写字母代号). A. 断开电路开关
B. 检查电路是否短路 C. 更换电池或小灯泡
D. 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至最大值位置
(3)实验过程中,当电压表示数为3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其值为______A,此时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为______W,若要使小灯泡正常发光,则需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______移动(选填“左”或“右”),同时应观察______表的示数变化.
第6页,共9页
23、(4分)美裕同学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已经标出).请你根据美裕的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在C与E两图中,保持了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研究浮力与______的关系;根据
A与E两图所标的实验数据,可知物体浸没在盐水中所受的浮力为______N;
(2)美裕对ABCD四个步骤进行了观察研究,发现浮力的大小有时与深度有关,有时与深度又无关。对此正确的解释是浮力的大小随着排开水的体积的增大而______,当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后排开水的体积相同,此时浮力的大小与深度______.
24、(6分)科学探究的过程一般要经历“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等环节,在课堂学习中进行到“猜想与假设”这一环节时,老师往往要求“要有理由地猜想”,意思是猜想时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或者是学习过的相关知识,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同学们已有的猜想和理由分别是:
(1)①猜想依据1:拖动教室中较重的讲台比较轻的课桌感觉费力; 提出猜想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 有关.
②猜想依据2:穿上鞋底有花纹的鞋走路时不容易滑倒; 提出猜想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 有关.
(2)实验过程中需要让木块在水平木板(或棉布)上做______ 运动;
(3)在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次实验中,其中甲图的测力计示数是______ N; (4)为验证猜想2,应比较______ 两图,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 .
7
初三期中考试题(参考答案)
一卷(36分)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36分)
题目 答案 1 C 2 C 3 A 4 B 5 A 6 D 7 D 8 A 9 B 10 B 11 A 12 C 二卷(64分)
二、填空 作图题(每空1分,共19分) 13、大气压 3.5×104 14、并联 机械(动)
15、振动 感应电流 发电机 16、(1)3.50(3.49 或 3.51)
(2)右图所示
17、200 1200 减小 减小
3
18、(1)2×10大于
(2)变小 (3)外 变小
三、解析题(第19题9分,第20题13分,共22分)
19、(9分)解:
(1)Q吸=C水m?t=4.2×103J/(kg·℃)×0.5kg×(60℃-20℃)=8.4×104J……(3分)
(2)P=W/t=(12/600)kW·h /(1/60)h=1.2 kW ……(3分) (3)?= Q吸/ W总=8.4×104J/(0.04×3.6×106J)=58.3% ……(3分)
20、(12分)解:
(1)W= Fs= Fnh=2.2×103N×3×10 m =6.6×104J ……(3分)
33
(2)?= W有/ W总= Gh/ Fnh =6×10N h/(2.2×10N×3 h) =90.9% ……(3分)
(3)因为s=nh所以t=nh/v=(3×10 m )/(3m/s) =10s ……(3分) (4)因为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433
所以F 牵引力= f+F拉=0.1G车+F拉=0.1×2×10N+2.2×10N=4.2×10N ……(2分) 从而P= Fv= 4.2×103N×3 m/s =1.26×104W ……(2分)
四、实验探究题(共23分) 21、(6分)
(1)标尺左端零刻度线; 平衡螺母向左调.
3
(2)45; 1.125×10.
(3)装满水 【(m2-m0)ρ水】/(m1-m0)
22、(7分) (1)如图甲所示
第8页,共9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