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8份试卷合集】盐城市市联考2019-2020学年化学高一上期末调研测试题
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
1.将mmol Cu2S和足量稀HNO3反应,生成Cu(NO3)2、H2SO4、NO和H2O。则参加反应的硝酸中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是( ) A.4mmol
B.10mmol
C.
10mmol 3﹣
D.
2mmol 32.在下列各溶液中,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K、Mg、SO4、OH B.Fe、Cl、H、NO3 C.Na+、K+、CO32﹣、Cl﹣ D.Fe3+、SCN-、Cl-、K+ 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用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Fe+Cu=Fe+Cu B.氯气跟水反应:Cl2 + H2O= H+ + Cl- + HClO C.钠与水的反应:Na+H2O=Na+OH+H2↑
D.AlCl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Al+ 3OH══ Al(OH)3↓
4.只用一种试剂鉴别Na2SO4、MgCl2、FeCl2、Al2(SO4)3、(NH4)2SO4五种溶液,这种试剂是( ) A.Ba(OH)2
B.H2SO4
C.NaOH
D.AgNO3
5.自然界中存在的元素大多以化合态存在,而生产和生活中需要许多单质(如金属铁、单质硫、氧气等)。如果要把某元素由化合态变成单质,则它 A.由高价态变为零价 B.被氧化
C.被还原 D.有可能被氧化,也有可能被还原
6.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荣获了诺贝尔奖。已知青蒿素的分子式为C15H22O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青蒿素的摩尔质量为282 g·mol B.青蒿素中C、H、O的质量之比为15∶22∶5 C.1 mol青蒿素的体积约为22.4 L D.1 mol青蒿素中含11 mol H2
7.向 a g Al2O3、Fe2O3的混合物中加入100mL 0.05mol/L的盐酸中,固体全部溶解,再向其中加入NaOH溶液使Fe3+、Al3+恰好全部转化成沉淀,用去NaOH溶液100mL,则此NaOH溶液的浓度为 A.0.2mol/L B.0.1mol/L C.0.05mol/L D.无法计算 8.利用太阳能分解制氢,若光解0.02 mol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生成H2的质量为0.02g
B.可生成氢的原子数为2.408×1023个 C.可生成H2的体积为0.224L(标准状况)
D.生成H2的量理论上等于0.04mol Na与水反应产生H2的量 9.分离提纯下列物质时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 A B C 分离提纯 除去Cl2中的HCl 提取溴水中的溴单质 除去SiO2中的Fe2O3 试剂 NaOH溶液 CCl4 稀盐酸 方法 洗气 萃取 过滤 -13+
-
+
-3+
2+
2+
+
2+
2﹣
-2+
﹣
+
D A.A 除去H2O中的 Fe B.B 3+— C.C 蒸馏 D.D 10.有关Fe(OH)3胶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呈红褐色
B.Fe(OH)3胶体粒子的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 C.用一束光照射它,能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D.往饱和Fe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可以制备Fe(OH)3胶体
11.2016年年底,中国石油全部完成国V标准车用汽柴油质量升级,以减少空气污染。下列物质中,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A.NO B.CO2 C.SO2 D.粉尘
12.硝酸工业尾气中含有高浓度的NO和NO2,它们都是大气的重要污染物。已知某厂排放的尾气中NO、NO2的体积比为1:1,该厂采用NaOH溶液来处理该尾气,处理后所得溶液中只有一种含氮的钠盐。则该含氮的钠盐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 ) A.-3
B.+1
C.+3
D.+5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硫能使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褪色,体现了其漂白性 B.焦炭炼铁、发酵粉烘焙糕点均会产生温室气体
C.NO2、SO2两种气体都能与水反应生成酸,它们都是酸性氧化物
D.雨水样品在空气中放置2小时后,测得pH变小,因为样品吸收了空气中的CO2 14.下列有关物质性质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的过氧化钠
B.钠是一种强还原剂,可以把钛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C.将灼烧的铜丝放入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生成棕黄色的烟
D.Fe(OH)3胶体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并沉降,可用于净水 15.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5NH4NO3
2HNO3+4N2↑+9H2O反应中,生成28gN2,转移的电子数目为3.75NA
B.室温下,0.2mol·L-1的Na2SO4溶液中含Na+数目为0.4NA C.标准状况下,NA个HF分子所占的体积约为22.4L
D.高温下,0.2molFe与足量水蒸气反应,生成的H2分子数目为0.3NA 16.由下列实验及现象,推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 ) 实验 A.用铂丝蘸取某金属的盐溶液, 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 B.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 C.①某溶液中加入 Ba(NO3)2 溶液 ②再加入足量盐酸 D.向碘水中加入等体积 CCl4, 振荡后静置 A.A B.B 现象 火焰呈黄色 结论 此盐溶液中含有 Na,不含 K 漂白粉中的CaCl2 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CaCO3 原溶液中有 SO42﹣ I2 在CCl4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 D.D ++变成块状固体 ①产生白色沉淀 ②仍有白色沉淀 上层接近无色,下层显紫红色 C.C 17.美国科学家用某有机分子和球形笼状分子C60制成了“纳米车”(如图所示),每辆“纳米车”是由
一个有机分子和4个C60分子构成。“纳米车”可以用来运输单个的有机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们用肉眼可以清晰看到“纳米车”的运动
B.“纳米车”诞生说明人类操纵分子的技术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C.C60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D.C60与C是同位素
18.下列电离的方程式,正确的是( ) A.CH3COOH=CH3COO﹣+H+ C.H2SO4=H++SO42﹣
B.NaOH=Na++OH﹣ D.KClO3=K++Cl﹣+3O2﹣
12
19.海藻中含有丰富的、以离子形式存在的碘元素.下图是实验室从海藻里提取碘的流程的一部分。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步骤①、③的操作分别是过滤、萃取分液 B.可用淀粉溶液检验步骤②的反应是否进行完全 C.步骤③中加入的有机溶剂是乙醇 D.步骤④的操作是过滤 20.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蒸发操作时,不能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停止加热 B.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相平
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
21.《本草图经》中关于绿矾的分解有如下描述:“绿矾形似朴消(Na2SO4·10H2O)而绿色,取此物置于铁板上,聚炭,封之囊袋,吹令火炽,其矾即沸,流出,色赤如融金汁者是真也。”对此段话的说明中肯定错误的是( )
A.绿矾的化学式为FeSO4·7H2O B.绿矾分解过程中没有发生电子的转移 C.“色赤”物质可能是Fe2O3 D.流出的液体中可能含有硫酸
22.Na2CO3和NaHCO3是常见的两种盐,它们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中。下列有关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NaHCO3能中和胃酸,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但不适合胃溃疡病人 B.NaHCO3能中和面粉发酵后产生的酸,并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可用于做馒头 C.向Na2CO3饱和溶液中通入足量CO2气体,可获得NaHCO3晶体 D.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来鉴别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
23.根据下列3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判断有关物质的还原性强弱顺序是 ①I2+SO2+2H2O=H2SO4+2HI; ②2FeCl2+Cl2=2FeCl3;
③2FeCl3+2HI=2FeCl2+2HCl+I2 .
A.I>Fe>Cl>SO2 C.Fe2+>I->Cl->SO2
-2+-
B.Cl>Fe>SO2>I D.SO2>I->Fe2+>Cl-
-2+-
24.某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Cl2、O2、SO2、NO、NO2中的两种或多种气体。现将此无色透明的混合气体通过品红溶液后,品红溶液褪色,把剩余气体排入空气中,很快变为红棕色。对于原混合气体成分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
A.肯定只有SO2 B.肯定没有Cl2、O2和NO2 C.可能有Cl2和O2 D.肯定只有NO
2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 实验目的 称取2.0gNaOH固体 实验操作 先在托盘上各放一张滤纸,然后在右盘上添加2g砝码,左盘上添加NaOH固体 向氯化铁饱和溶液中逐滴加入少量NaOH溶液,加热煮沸至液体变为红褐色 CO2通入Na2SiO3溶液中,析出硅酸沉淀 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然后再注入酒精,振荡,静置分层后,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B.B C.C D.D B C D 制备Fe(OH)3胶体 证明碳酸的酸性强于硅酸 萃取碘水中的碘 A.A 二、填空题 26.Fe3O4+4CO三、推断题
3Fe+4CO2的反应中,_________是氧化剂,__________是还原剂,_____元素被氧
化,________元素被还原。
27.X、Y、Z、R、W为五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已知: ① X元素的原子半径是所有原子中最小的
② Y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2倍
③ Y与R可以形成YR与YR2两种化合物,其中一种是造成温室效应的物质之一 ④ W与R能形成原子个数之比为2∶1和1∶1的离子化合物甲和乙。请回答问题: (1)R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Y、R、W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顺序为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3)X2R与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元素Y、R、W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常用作清洗厨房的油污,其原理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0.1 mol·L-1的该溶液中,各种阴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题
28.(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湿法炼铜的国家。湿法炼铜的原理是Fe+CuSO4=FeSO4+Cu,其中铁被__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CuSO4作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剂。在该反应中,若生成了1 mol Cu,消耗Fe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
(2)某学习小组设计下图所示装置观察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的转移。 实验Ⅰ 实验Ⅱ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