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言学概论
?二 语法规则
? 能够被替换的语言片段,称为语法单位,一般包括语素、词、短语、句子。 ? 替换的作用:通过替换,一是可以找出语法单位,二是可以找到语法单位活动的位置。 ? 语法单位一个接着一个组合起来的规则叫语法的组合规则。
? 能够从线性的某个位置看相互是能不能替换出现的关系,这是语法的聚合规则。 ? 聚合规则实际上是语法成分的归类的规则。
?语法规则就是由语法的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构成的。这种分法是结构语法学提出来的。 ?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是互相依存的:
? ①每个语法成分都处于既可以跟别的成分替换(聚合),又可以跟别的成分连接(组
合)的关系之中;
? ②聚合规则是潜在的,储存于人们的脑子中;组合规则是现实的,存在于话语中。说话时组合规则提出要求,聚合规则提供可能。 ? 以上这种分析法更符合汉语的实际
?传统语法学把语法分成两个部分:词法部分和句法部分
?现代形式语法学把语法分成两个层面:核心语法层面和外围语法层面
?三 语法单位
? 凡是能在组合的某一位置上被替换下来的片段是语法单位。 ?语法单位通常分成四级:语素、词、短语和句子。 ?1 语素
?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的语言单位。
?语素的主要用途是构成词。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我们可以把语素分为词根、词缀、词尾三类。
?①词根 是词的核心部分,词的意义主要由~体现出来。
?②词缀 是只能粘附在词根上构成新词的语素,本身不能单独构词。
?粘附在词根前面的词缀称前缀 ?粘附在词根后面的词缀称后缀
?插入词根中间的词缀叫做中缀。中缀比较少见
?③词尾 是加在词的末尾,只能改变一个词的形式,而不能构成新词的语素。 ? 一个词除去词尾,就是词干。
?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我们把词根和词缀称作构词语素,词尾叫做变词语素。 ? 汉语是多词根、少词缀,无词尾。
?2 词 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能独立使用的语言单位。
? 根据意义和作用的不同,词被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 传统语法学中,以词为界,把语法分为词法和句法两个部分。 ?3 短语 是有意义的能独立使用的语言单位,它是由词组合而成的
?4句子 是由若干个词或短语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而成的,能表达相对完整的意义,前后有较大的停顿并带有一定的语气和句调的语言单位。 ?5 句组 是由多个句子组合而成,表达相互关联的比较复杂的意义,书面上表现为一组句子、一个段落或一篇文章的语言单位。 第二节 组合规则 ?一 语素组合成词的规则
? 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称之为单纯词
13
? 由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称之为合成词
? 词的构造过程,从语素与词的关系角度分为两种:成词和构词。 ?(一) 成词(单纯词的构成)
? 1语素不改变形式就形成词,叫做“直接成词” ? 直接成词就是一个语素直接形成单纯词
?2 语素改变形式后成为词,叫做“转化成词” ? 分为变性成词和变形成词两种
? ① 变性成词就是语素转变词性而形成另一类词 ? ② 变形成词包括逆序成词和简缩成词
? 简缩成词的词不是指简缩词语,而是指已经凝固定型为典型单纯词的那一类词 ?(二) 构词(合成词的构成)
? 构词指语素和语素相互组合而构成的词,包括语汇构词和语法构词 ?1语汇构词指的是语素和语素经过组合构成一个新词。
? 语汇构词是各种语言最常见的词的构造方式,包括复合构词、附加构词、重叠构词三种情况。
?①复合构词 就是一个词根语素加上一个词根语素构成一个新词。这样得到的合成词叫做复合
式合成词,即复合词。
? 在汉语中是最能产的词的构造类型
?按照语素和语素之间的组合关系,复合词分为以下四类:
?a 陈述式复合词 即前后两个语素分别表示被陈述的事物和对这个事物陈述的意义 ?b 偏正式复合词 即前一个语素表示性质状态或方式程度等,后一个语素表示被修饰的动作或事物等意义
?c 支配式复合词 即前后两个语素分别表示动作行为和动作行为所涉及的事物 ?d 并列式复合词 即前后两个语素分别表示相关、相近或相反的事物、性质或动作
? 汉语还有一类叫补充式复合词
?② 附加构词 就是词根语素加上词缀语素构成一个新词。这样得到的合成词叫做附加式合成词,即派生词 。
? 派生词大量存在于形态丰富的语言中,是词的主要构造类型。 ?按照词缀在词中的位置,派生词可以分为三个小类: ? a 前缀式派生词 ? b后缀式派生词 ? c中缀式派生词
?③ 重叠构词 就是词根语素通过重叠形式而构成一个新词。这样得到的合成词叫做重叠式合成词,即重叠词
?重叠词在其他语言中不多见,在汉语中包括三种情况: ?a 名词性重叠词,如:爸爸、星星、娃娃、姐姐 ?b 副词性重叠词,如:刚刚、偏偏、常常、渐渐 ?c 多重重叠词,如:骂骂咧咧、婆婆妈妈、形形色色
?2语法构词 指的是语素和语素的组合并不构成新词,但具有一定的语法作用。它是形态丰富的语言中的一种语法现象,词尾附着在词的后面实际上并不产生新词,也不改变词类,只起某种语法作用
?二 词组合的五种基本类型
? 由于构成成分差不多都是实词,而且差不多都是各种语言都有的词类,几乎所有的语言都有以下五种基本类型。
14
?① 主谓短语 即两个成分之间具有被说明和说明关系的短语,被说明成分是主语,说明成分是
谓语。
?汉语确定主谓关系的唯一依据是语序,即一定是前主后谓
?② 动宾短语 又叫述宾短语。即两个成分之间具有动作和所支配事物的关系的短语,动作成分是述语,被支配成分是宾语
? 对于很多语言来说都是SVO语言,如汉语、英语; ? 而德语、日语则是SOV语言,且宾语有一定的标记
?③ 偏正短语 即两个成分之间具有修饰限制和被修饰限制关系的短语。 ? 偏正短语分为两类:
? 一种是中心语是体词,修饰语是定语 ? 一种是中心语是谓词,修饰语是状语
? 英语的从句性定语一定在中心语后面。副词性和时间、处所状语可前可后;法语、德语的定语、状语基本在中心词后
?④ 动补短语 又叫述补短语。即两个成分之间具有动作行为和补充说明关系的短语,动作成分是述语,补充成分是补语
? 补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结果、趋向、状态和程度等。其他语言很少有汉语的这种动补短语
?⑤ 即两个成分之间具有并列的或互不从属关系的短语,一般都需要连接词连接,而且前后两个词可以互换位置而意义基本不变 ?补充:
?短语的聚合类型分为:
?①体词性短语和谓词性短语
?体词性短语指整个短语的功能相当于体词的短语
? 定中偏正短语、体词性联合短语、“的”字短语、数量短语、方位短语等 ?谓词性短语指整个短语的功能相当于谓词的短语 ? 状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谓词性联合短语
?②向心短语和离心短语
? 向心短语指整个短语的功能相当于短语的中心语的功能的短语 ? 偏正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联合短语等
? 离心短语指整个短语的功能不等于短语中任何成分的功能的短语 ? “的”字短语、主谓短语、介词短语 ?三 语法结构的意义和形式 ?1 语法意义
? 语法意义是语法单位在组合中所产生的意义,是词进入组合之后由语法结构所赋予的意义。
? 红太阳 太阳红 ?2 语法形式
? 语法形式是表达语法意义的外部标志,也就是说,语法意义在语言中的外部表现就是语法形式。
?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二者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
15
?四 语法手段
? 我们一般根据某些语法形式的共同特点,把语法形式归并为几个基本类别。这种语法
形式的类就叫做语法手段。
? 语法手段是根据表达语法意义的同一性质的语法形式所概括出来的类别。 ?常见的语法手段主要有选词、词序、虚词、词形变化
?1 选词 通过选择句法结构中可以组合的词类或短语的类来表示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
?2词序 通过句法结构中词语的位置顺序来表示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 ? 如果词和词的关系主要靠形态变化来表示,词序所起的作用就小 ? 如果缺少形态变化,词序所起的作用就大 ? 汉语常常利用词序表示语法关系
? 汉语、英语、法语等是宾语在动词后面,称为“SVO(主动宾)”型语言
? 日语、朝鲜语、维吾尔语等是宾语在动词前面,称为“SOV(主宾动)”型语言 ?3 虚词 通过使用虚词来表示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
?4词形变化 通过词的形态变化产生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
?五 组合的层次性
? 分析句子的结构层次 ,一般采用直接成分分析法
? 每一层次中直接组合起来构成一个更大的语法单位的两个组成成分叫做直接组成成分
? 直接成分分析法,又叫二分法,是通过找直接组成成分来分析句法结构层次的方法,它利用图形分析句子或词组的结构,把结构层次和结构类别都标出来。以揭示句法结构内部的显性意义。
?小强的姨父从哈尔滨买了一件皮夹克
?句子里的组合本来是有层次的,语法分析应将它反映出来。 ?附:歧义一般分为词汇歧义和组合歧义两大类 ?1 词汇歧义 由词汇上的原因造成的歧义。 ?①词语的同音异义可造成口头歧义 ? 我有一张yóupiào(邮票/油票)。 ?②词语的同形异义可造成歧义 ? 你别上。
?③词语的一词多义可造成歧义 ? 商店关门了。 ?2 组合歧义
?组合歧义是指由词语组合关系上的原因造成的歧义。分为语法结构歧义和语义结构歧义两类。
?语法结构歧义 相同的词语之间有不同的句法结构关系。 ? 学习文件(偏正/动宾)
?语义结构歧义 相同的词语之间有不同的语义结构关系。 ? 爸爸做手术。(“爸爸”是施事也可是受事)
?六 组合的递归性
? 同样的语法结构可以层层嵌套,同一条结构规则可以重复使用而不致造成结构上的混乱,借用数学上的术语来说,这就是语法规则的“递归性”。 ?递归性有两种表现 :
16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