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河大版八年级语文上古诗词默写与赏析(赏析含答案)
八年级上诗词测试
1、而现在,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2、别离后, ,永不老去。(《乡愁》席慕容
3、王维的《山居秋瞑》中点明时间、地点和天气的诗句是 , 。
4、《山居秋瞑》中从动、静、声、色四个方面描写山中秋天幽清明净自然美景的诗句是 , 。
5、《山居秋暝》中通过听觉和视觉描写纯洁美好的生活图景的诗句是 , 。
6、王维在《山居秋暝》中以动写静,以有声衬无声来突出山的幽静环境的句子是 , 。
7、《山居秋暝》中含蓄地表达诗人远离官场、洁身自好、归隐山林的生活志向的诗句是 , 。
8、李白的《送友人》中点出告别的地点的诗句是 , 。
9、《送友人》中使用比喻表达了对朋友飘泊生涯的深切关怀的诗句是 , 。
10、《送友人》借白云和落日表现与友人依依不舍之情的句子 , 。
11、《送友人》中李白化用古典诗句描写与友人分离时的动人场景的诗句是 , 。
12、杜甫的《蜀相》中以史实为内容,讴歌诸葛亮雄才大略、衷心报国高洁品格的诗句是 , 。
13、杜甫的《蜀相》中表现诸葛亮不忘托付之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心的诗句 , 。
14、杜甫的《蜀相》中表现诗人对诸葛亮事业未竟身先亡的痛惜之情的诗句是 , 。
15、杜甫的《蜀相》中写尽中华民族多少英雄壮志未酬悲愤心情的诗句是 , 。
16、《己亥杂诗》中作者从自然景物的转化中,从花开花落又到花开花落的生死更替中,悟
出
了
生
命
的
真
谛
的
诗
句
1
是 , 。
17、《己亥杂诗》中诗人以落花自比表明自己心志的句子是 , 。
18、《己亥杂诗》中表达作者虽辞官但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的诗句是 , 。 19、《沁园
春
雪》概括描写
北国雪景的句子
是 , , 。 20、《沁园春
雪》化静为动、气势奔放的诗句
是 , , 。
21、《沁园春 雪》通过夸张、比喻、拟人、对偶修辞手法描写高山、高原高大壮美的句子 , , 。
22、《沁园春 雪》中描写想象中的景色(虚写北国雪景)的句子 , , 。
23、《沁园春 雪》中巧妙过渡,不露斧痕,既承上阕总括景色特色,又引出下文写作主旨的句子是 , 。
24、《沁园春 雪》点明主旨,表现作者坚定信念和伟大抱负的句子是 , , 。
25、《沁园春 雪》卒章显志,阐明全词的主旨,形象地阐发了毛泽东关于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的观点的句子是 , , 。 26、《念奴娇 赤壁怀古》正面描写赤壁雄奇壮丽景色的句子是 , , 。
27、《念奴娇 赤壁怀古》表现周瑜卓然超群的句子是 , , , 。 28、《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承上启下的过渡句
是 , 。
29、《念奴娇 赤壁怀古》表现周瑜从容娴雅、轻松胜敌风采的句子是 , , 。
30、苏轼在《浣溪沙》中勉励自己不要像白居易那样自伤衰老,而要振作精神,追求未来,奋发有为的句子是 , , 。 31、苏轼在《浣溪沙》中表达旷达乐观的人生观的诗句是 , , 。
32、《过零丁洋》中概写诗人被捕前全部经历的句子是 , 。
2
33、《过零丁洋》中运用比喻表现宋朝国势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诗句是 , 。
34、《过零丁洋》运用“双关”的修辞手法,巧借两个有感情色彩的地名与他的心情暗合
,
在
诗
史
上
堪
称
绝
对
、
绝
唱
的
诗
句
是 , 。
35、《过零丁洋》中表达了诗人在国事危殆之际以死殉国的庄严誓言的句子是 , 。
36、《过零丁洋》中表达“舍生取义”这一观点的句子是 , 。
37、古往今来,无数有志之士为了实现自己的报国理想,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正如文天
祥
在
《
过
零
丁
洋
》
中
所
言 , 。
38、刘禹锡的《乌衣巷》表明历史是在前进,人事是在变化的哲理的诗句是 , 。
39、《鹊桥仙》里赞叹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七夕”相会胜似人间长相厮守的美好,正是 , 。
40、秦观在《鹊桥仙》中表明爱情地久天长,不在一朝一夕的依恋的句子是 , 。
41、《春江花月夜》中含有人生苦短哲理的诗句是 , 。
42、《春江花月夜》中表现诗人对宇宙奥秘的探求的诗句是 , 。
43、《春江花月夜》运用典故表现思妇望月怀人的痴情痴想的诗句是 , 。
44、李商隐的《无题》中使用比喻,新奇巧妙地表达两个有情人生死不渝的爱情的诗句 , 。
45、《无题》中宽慰对方今后两人虽难以见面,但可以经常互通音讯的诗句 , 。
46、《无题》中既是对生死不渝的爱情的赞美也成为奉献精神的形象写照的名句是 , 。
47、《山园小梅》中写梅花在百花凋谢时独自开放的诗句是 , 。
48、《山园小梅》中直接对梅花的姿态和香气进行描写的诗句
3
是 , 。
49、《卜算子?咏梅》赞美梅花坚贞不屈的品格的名句是 , 。
50、《卜算子?咏梅》能够表现作者与世无争、不慕虚荣的两句词是 , 。
赏析
1山居秋暝
王 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填空:首联把地点____、时间____、季节____、环境_____全点了出来。 2.后面明明写了浣女渔舟,怎么说是“空山”? 答:
3.以动写静,以动衬静的几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诗中出现“松、泉、竹、莲”意象,都是美好高洁的,有何深意? 答:
5.尾联含蓄地表达了诗人什么志向? 答:
6.写出你对“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理解。 答:
(以下是2006年资阳巿中考题)
7.这首诗选自____朝著名山水诗人王维的《 》。(1分) 8.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1分)
A.首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把地点、时间、季节、环境全点出来了。 B.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静一动,一光一声,先视觉,后听觉,写出了山间自然景物的幽静。
C.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作者以动写静,以有声衬无声,先听觉后视觉,进一步突出了山间生活的幽静。
D.全诗格调清新,富于生活气息,于诗情画意中寄托了诗人高尚的情怀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9.用几句话将“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展示的画面描绘出来。(3分) 答:
10.山中明明有浣女、渔舟,可作者为什么却说是“空山”呢?
11.人们常称赞王维的诗“诗中的画,画中有诗”,苏轼更是将其中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誉为“诗中有画”的典范之句。你能够将此画描绘出来吗?
2已亥杂诗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