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杂文 - 图文
赵汀阳说:“知识不足是科学的问题,更是与人的命运和幸福相关的问题。”对单一教学局限性的超越,是潜移默化的价值教育。 修炼之十八:教学艺术——学习的革命。
佐藤学说过:“通过和事物对话、和他人对话、和自身对话的活动过程,创造一种活动性的、合作性的、反思性的学习。”教学是一门艺术。 修炼之十九:寻找声音——一种重要的软实力。
巴尔扎克说过:“一个能思想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
修炼之二十:教育之梦——做个有信念的教师。
梭罗说:“大多数人都生活在平静的绝望之中,快逃出这种境地。”人是要有信念的。没有信念,便没有思想,没有主见,没有理想的追求。一个没有信念的人,在生活和工作学习中是不能站稳脚跟的。教育信念,是优秀教师和普通教师的分水岭。
老师们,请听听学生们的心里话吧!
能够敲开孩子心扉的老师,才是好老师。因为他们能够跟孩子进行无障碍的交流,真正得到孩子的尊重和爱戴。在每一个学生的心里,老师都是十分重要的人,也许因为老师显露出的威严,让孩子们很难轻易地表达他们的真实想法。然而,我们不能忽视,学生们其实有很多的心里话想对老师们说,每一句话都饱含着真情与恳切。
【第一句话】老师,我希望您常是一个有感情的人,而不仅是教书的机器。
【感悟评析】每个人都希望被关怀被爱护,学生尤是如此,师生间感情上的融洽有助于思想教育的顺利实施。我们应该充满人情味,不要整日板着面孔,摆着架子,传统教育里所倡导的师道尊严早应被打破,教师和学生之间本应是亲密无间的朋友关系。
老师们,“面无表情,麻木不仁”应该从我们的辞典里删去,“平和大度,严慈相济”要永远保留!
【第二句话】老师,请您把我当一个人看待,而不仅是您记分簿上的一个号码。 【感悟评析】 我们所面对是具有不同个性、不同禀赋、不同爱好的学生。我们要把他们当作真正的人来看待,就应该尊重他们的个性,培养他们的兴趣,张扬他们的个性。让他们象一个人一样有尊严的活着。教师不要把自己的学生都教育成教科书的奴隶,课本的克隆者,我们的教育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应该是“千人千面”的教育。 老师们,请你们“目中有人”,请你们别“唯分是从”,拜托了!
【第三句话】老师,您也需要学,您不学,我怎能从您那里学到新的东西?
5
【感悟评析】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总是围绕手中的教材转,不敢超越教材传授。碰到学生质疑,总是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匆匆收场或一副茫然,方恨自己知识少。在课改的今天,教师肩负着传授知识的重任,唯有不断地再学习,接受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才能成为名符其实的知识传授者和教育者,才能更快地适应学生的需求和时代的需要。我们怕的是在学生面前不懂装懂,结果被学生愚弄,最后只会被学生所抛弃。
【第四句话】老师,请您不要单看我的成绩,更要看我所做的努力。
【感悟评析】我们鼓励和提倡教师在对学生评价时“不只是看分数,而要看其进步;不要只看学生缺点,而要看到学生的亮点”。学生厌恶考试、厌恶学习是我们教育最大的失败。作为教师,要看到学生的努力与过程,不能把目光只简单地盯在结果上,这样我们才能引导各类学生挖掘自己的潜能,不断进取,更好地完善自我。
【第五句话】老师,不要勉强我把求学当作人生的最大乐趣,至少对我,学习不一定是乐趣。
【感悟评析】摈弃传统教育中“一刀切”、“一锅煮”、“千人一面”的教育,真正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尊重学生的个性,不用考上大学与否这一把尺子来衡量学生是否成才,而是尊重不同个性学生未来的不同发展,我们的社会是多姿多彩的,需要的是各种各样的人才,坚信每一个学生都会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第六句话】老师,您不仅要教我们知识,更要教我们做人的道理。
【感悟评析】古人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说教师教学生首先是“传道”,教他们如何做人,其次才是“授业、解惑”,教他们掌握知识。科学知识是不断更新的,而做人的道理学生可受用一辈子。教师要“以身作则”,善于抓住机会,及时教育学生;其次让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在活动中教育他们,培养他们。
【第七句话】老师,请辅导我学习自己思考,自己判断,而不仅仅是背诵答案。
【感悟评析】“差老师向学生奉送真理,好教师则引导学生发现真理”。所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贵在引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上。授之以鱼,不如教之于渔。美国教育家尼尔普斯特曼说:“学生进入学校时象个问号,而离开学校时象个句号。”这是学校教育的悲哀,更值得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深思啊!
【第八句话】老师,假如我有所失败或有所困难,尤其在大家面前,不要可怜我,可怜会使我自卑。
【感悟评析】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学生的自尊心,没有了对学生人格的尊重,爱护就会变成粗暴的伤害;没有爱护的尊重就成了漠不关心;没有了严格要求,尊重就成了对学生行为的放纵。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位学生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对学生应一视同仁,不能动不动地当众给学生贴标签式地下定义。
【第九句话】老师,请您经常给我一点鼓励,不要让您的要求超过了我的能力。
【感悟评析】有一个故事,名字叫《母亲与家长会》。从小学到高中,每一次母亲开完家长会,老师都会批评她的儿子,但母亲回家后总是鼓励儿子,并没有将老师的话告诉孩子。最后,儿子拿到了清华大学通知书!
6
不论是家长还是老师,一句体己的话语,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次信任的微笑,一个尊重的姿势,也许能将孩子巨大的潜能唤醒,让他的天性中最优美、最灵动的东西发挥到极致。 即使如此,我们也绝不能无限夸大孩子的潜力,为孩子设置“超凡入圣”的目标,更不能为了让孩子付出太苦太累的代价来给家长和老师的脸上增光。
【第十句话】老师,在教室里,不要把另一位同学当作我的表率,我可能因此而恨他,也恨您。老师,我若有所成就,也不要把我当作别人的榜样,因为那样会使别人难堪。
【感悟评析】中国有句俗语:“人比人,气死人。”我们并不反对比较,因为比较可以促进竞争,比较可以创造成绩,但我们要思考的是采用什么样的比较方式。纵向比较的结果是越比越有信心,越比越有干劲,越比越有成就感;而横向比较的结果则是越比越灰心,越比越气馁,越比越不如人。因此,我们要摒弃已经习惯了的横向比较,采用纵向比较,促使我们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同时也正适应了每一个独特的学生发展的需要。
【第十一句话】老师,请您耐心地听听我所提出的问题。但只有您肯听我,我才能向您学习去听别人的意见。
【感悟评析】学生敢于向老师提意见是件好事,这是一个教学相长的问题,值得鼓励。切忌因为传统的观念或轻视、胆怯的想法而拒绝学生的声音。平时学生会找老师反映一些这样那样的意见,这也是对老师极大的信任,也说明了老师具有较强的亲和力,遇到这样的情况,作为教师要耐心听取学生的意见,做一个忠实的听众,给学生一个倾诉的机会。
【第十二句话】老师,只要您保持公正,请您对我尽量严格,表面上即使我反对严格,但是我知道我需要您严格。
【感悟评析】俗话说:“严是爱,松是害,不管不问要变坏”。严格教育的出发点是爱护学生,并不是迁就和放任学生。教师应从爱护学生的立场出发,给学生提出合理的,学生力所能及的严格要求,才有可能取得预想的实效。
请记住,做一名温而不愠,严而不厉的老师吧!
【第十三句话】老师,不要期待我最喜欢您教的课,至少对我,别的课可能更加有趣。 【感悟评析】苏霍姆林斯基曾在他的帕什雷中学提出:要启发和吸引学生在完成各门学科学习任务的同时,一定还要有一门自己特别喜欢的学科,让他们自己去钻研更多更深的问题。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应该面向全体学习,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他们的兴趣爱好,让他们始终在一种兴趣盎然之中学习。 【第十四句话】老师,请您记得,您也曾经是学生,您是否有时也会忘带东西,在班上您是否样样第一?
【感悟评析】我们应该给孩子们犯错误的机会,应该允许他们暴露自己的不足。我们不也是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吗?我们在做学生的时候不是也有偶尔犯错误的时候吗?
教育并不是由教育者替代学生设置模式,个性更不是教育者一拍脑袋为孩子们想出来的,教育不过是创造环境、设置条件、营造氛围,让学生有广阔的心理空间和心灵自由。教师必须学会倾听,善于沟通,注意学生的个性,注重学生的差异,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7
【第十五句话】老师,请您也别忘记,大学统考您是怎么考取的,您所念的专业是不是您的第一志愿?
【感悟评析】人的理想和现实总会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应该面对现实,但我们不能甘于现实。我们不能放弃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我们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现实。
教育学生在追求成功的同时,也要做好失败的准备。人生不可能次次成功,逃避失败就意味着放弃成功的可能和机会。要帮助学生树立“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坚定信念。 【第十六句话】老师,我心中感激;但您不要期待我口头上常说:老师,谢谢您。 【感悟评析】学生对老师心存感激,往往是从老师身上的细节开始。老师也一定要学会对学生诚恳地说声谢谢。培养学生内心养成虔敬、感激别人的心态,将学生对老师的心存感激之情内化成学生健全丰富的情感世界,唤起学生内心深处对他人的爱、博大的爱。
一位老教师50年积累的20条经验,字字珠玑!
教师经常总结自己的经验,经常吸取他人的经验,才有利于增强教育研究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下面是查有梁总结自己50年教学经历所得的20条经验: 一、备课的经验
1.备课时要对三套不同的教材来回比较,从而选择确定一种较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和方法。70%左右要紧扣正在使用的教材,30%左右要纵横渗透,综合整合,作相关发挥。
2.在假期中把新学期的课完全备好,包括各次考试的题目,要有一个整体的备课框架,然后才上课。最好的教学策略是按照“整体→部分→整体”进行教学。
3.备课要掌握教材的整体结构,要深入了解学生的现状与需求。广泛搜集相关资料,合理取舍讲课的内容。只能讲授学生可能懂的内容,不能讲授学生无法理解的内容。 二、上课的经验
4.上课怎样开头,怎样结束,要反复推敲。开头要激发兴趣,结束要让人回味。开头结束都力求短小精干,切忌拖泥带水。板书演示要清楚明了,重点关键要突出鲜明。坚决守时,决不压堂。
5.上课要关心每位学生。要使绝大多数都能真懂。在让学生思考、操作、讨论时,优秀生和后进生应有所区别,体现出“因材施教”。要使优秀生感到一定困难,要使后进生感到在进步。
6.要善于提出恰当的问题,要让学生有独立思考和独立操作的时间。一堂课要有动有静,有张有弛,有严肃有笑声。每一节课的最精华之处,一定要放慢速度,让学生能铭刻在心。
8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