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中考化学2017年广西钦州市试卷(解析版)

中考化学2017年广西钦州市试卷(解析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8 7:08:39

【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的本质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据此结合物质的组成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蔗糖水是蔗糖溶于水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正确. B、蒸馏水是纯净物,不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C、果冻是由食用明胶加水、糖、果汁制成的,不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D、牛奶是不溶性的小液滴等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不稳定,不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本质特征(均一性、稳定性、混合物)、熟悉常见物质的组成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市场上食盐的品种丰富,有碘盐、钙盐、锌盐,这些食盐中的“碘、钙、锌”是指( ) A.分子 B.离子 C.原子 D.元素 【考点】元素的概念.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食品、药品、营养品、矿泉水等物质中的“碘、钙、锌”等不是强调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

【解答】解:碘盐、钙盐、锌盐等食盐中含的碘、钙、锌等不是强调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碘、钙、锌”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组成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5.下列化肥中不属于氮肥的是( ) A.NH4HCO3B.CO(NH2)2C.NaNO3D.KCl 【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专题】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

【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解答】解:A、NH4HCO3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错误.

B、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错误. C、NaNO3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错误.

D、KCl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不属于氮肥,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肥的分类方面的知识,确定化肥中营养元素的种类、化肥的分类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6.吸烟有害健康.2017年,我国加大了禁烟的力度.烟气中含有的一种有毒气体是( ) A.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 C.氧气 D.氮气 【考点】烟的危害性及防治. 【专题】化学与生活.

【分析】烟草在燃烧过程中,产生了许多物质,如尼古丁、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其中一氧化碳有毒,其毒性体现在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一旦结合很难分离,血红蛋白就不能再运输氧气了,从而导致体内组织器官严重缺氧而死亡.

【解答】解:A.CO2是形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不是烟气中的一种有毒气体,故A不符合题意.B.CO是烟气中的一种有毒气体,故B符合题意;

C.O2可以供给人体呼吸,不是有毒气体,故C不符合题意; D.N2是大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不是有毒气体,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一氧化碳使人中毒的原因,了解了吸烟对人体的危害.

7.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水结成冰 B.酒精挥发 C.食物腐烂 D.玻璃破碎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水结成冰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食物腐烂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玻璃破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8.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3Fe+2O2

Fe3O4B.2H2O

2H2↑+O2↑

C.CO2+2NaOH═Na2CO3+H2O D.Zn+CuSO4═ZnSO4+Cu 【考点】分解反应及其应用.

【专题】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

【分析】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其特点可总结为“一变多”;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3Fe+2O2B、2H2O

Fe3O4,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

2H2↑+O2↑,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正确.

C、CO2+2NaOH═Na2CO3+H2O,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不符合“一变多”的特征,不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D、Zn+CuSO4═ZnSO4+Cu,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解反应的特征(“一变多”)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 A.用稀盐酸清除铁锈 B.用石墨作钻探机钻头 C.用稀有气体制作霓虹灯 D.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考点】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常见气体的用途;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A、稀盐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可以用于清除铁锈,正确; B、石墨很软,不能用于作钻探机的钻头,错误;

C、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以用于制作霓虹灯,正确; D、熟石灰具有碱性,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正确; 故选B.

【点评】掌握常见的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湿衣服晾晒后变干,这说明( ) A.分子的质量很小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的体积狼小

【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专题】微观和宏观相互转化思想;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湿衣服晾晒后变干,是因为水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运动到空气中去了,而不是分子的质量很小,故选项解释错误.

B、湿衣服晾晒后变干,是因为水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运动到空气中去了,而不是分子间有间隔,故选项解释错误.

C、湿衣服晾晒后变干,是因为水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运动到空气中去了,故选项解释正确. D、湿衣服晾晒后变干,是因为水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运动到空气中去了,而不是分子的体积很小,故选项解释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1.下列物质的俗称与化学式一致的是( ) A.水银一一一Ag B.干冰一一一CO2 C.小苏打一一一Na2CO3D.纯碱一一一NaOH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常见化学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的本质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据此结合物质的组成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蔗糖水是蔗糖溶于水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正确. B、蒸馏水是纯净物,不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C、果冻是由食用明胶加水、糖、果汁制成的,不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D、牛奶是不溶性的小液滴等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不稳定,不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本质特征(均一性、稳定性、混合物)、熟悉常见物质的组成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市场上食盐的品种丰富,有碘盐、钙盐、锌盐,这些食盐中的“碘、钙、锌”是指( ) A.分子 B.离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