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七年级语文下册现代文阅读第一单元群星闪耀第2课《说和做》专项训练新人教版
考点解读与答案详析
闻一多先生上课
1.①性格强烈坚毅;②治学专心;③写字爱用秃笔,一笔不苟;④讲课“图文并茂”,条理严密。
2.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表现手法。比如,写闻一多的语言,“痛饮酒,熟读《离骚》,乃可以为名士”,就是正面描写;而写他教古代神话,“不单是中文系的、文学院的学生来听讲,连理学院的、工学院的同学也来听。工学院在拓东路,文学院在大西门,听一堂课得穿过整整一座昆明城”,就是侧面描写。
3.原意为(戏剧、影片或演员)能吸引观众,看的人多。这里指闻一多的古代神话课对学生很有吸引力,来听课的学生很多。
4.事例一:前往云南时,他把胡子留起来,并声言:“抗战不胜,誓不剃须。” 事例二:专心治学,整天把自己关在图书馆里。 考点解读 考点——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考点解读】 概括分为一般概括和高度概括两种。一般概括,就是用一到两句话对文章的主要事件或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考查的重点是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高度概括,顾名思义,就是用一个词或几个词把文章的主要内容概括出来,主要概括文章的行文思路、人物的情感变化和心理变化等。 【技巧点拨】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具体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提取关键句法。提取文章的主旨句、抒情句、议论句等,作为概括性文字。 2.分层合并法。把文章分为几层,然后分别概括各层的意思,最后把这些意思合并起来。 3.组合要言法。概括、摘取或组合文中的关键性句子或词语,再加以综合表述。适用于内容基本清晰,而中心句、关键句等不太突出的文章。 4.自主概括法。即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适用于那些提炼文章的中心、概说文章的风格、概括作者的观点、给文章加上标题等题目。 5.因为汪曾祺对李贺的诗歌的特点分析准确形象,说法新颖有创意,没有人云亦云,闻一多等西南联大很多教授都很赏识这种学生。 6.示例:学生们一个个坐得极为端正,目不转睛地看着闻一多先生。闻一多先生也是全神贯注,在教室里踱着步子,慢慢品读着古代神话。学生们认真地听讲,仔细地做笔记,就像春雨中的小苗,接受着闻一多先生知识的灌溉。 “鱼雷”闻一多 1.[解析] 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的能力。本题要求概括闻一多在“古典文学研究领域”的成就,阅读文章,可知文章第⑥段重点说明了这一问题。具体分析第⑥段,梳理脉络,概括回答即可。
[答案] ①对神话及《诗经》《楚辞》和唐诗尤其是杜甫诗有很深入的研究;②关注文学发展中的民间影响和外来影响;③不但研究文化人类学,还能运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来研究中国的原始社会。
2.[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句子的含义。解答时,先解释句子的字面意思,然后说明其深意和其中蕴含的情感。“故纸堆”指闻一多研究的是“古典文学”,做的是“训诂和史料考订”;“讨生活”本指谋生,这里指闻一多对研究极端痴迷,闻一多“除了上课、吃饭,几
乎不下楼”,仿佛他就生活在“故纸堆”里一样。分析出这些后加以概括即可。
[答案] “故纸堆”是说闻一多做的是训诂和史料考订工作,研究对象是古典文献。“讨生活”是指他对研究工作如痴如醉,做学问达到了极致,除了上课、吃饭,几乎不下楼。
3.[解析] 本题考查标题的含义和作用。要结合标题的妙处和作用技法,并联系文意加以分析。“鱼雷”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点明闻一多做学问是为了深入古典和革命的人里应外合,把传统杀个人仰马翻,同时点明他的斗士身份,作用依照标题的作用筛选回答即可。
[答案] 含义:既点明了闻一多先生做学问是为了深入古典和革命的人里应外合,把传统杀个人仰马翻,又揭示了闻一多是一个革命的斗士。作用:①总领全文,揭示主旨;②概括闻一多的精神品质。
4.[解析] 本题考查拓展迁移能力。解答这种题型,一般要做到观点明确,态度鲜明,一般采用“观点+分析”的模式。本题要抓住闻一多和今天的人的区别进行分析。
[答案] 示例:闻一多先生研究古典文献是为了推翻传统,为了战斗,但中国的传统文化又让他如痴如醉,让他甘心为了一个字、一个词大坐冷板凳,所以他在古典文献的研究领域取得了无人能比的成绩,他是一个真正的学问家。而在当今社会中,由于受到名利等的诱惑和大环境的影响,浮躁之风盛行,缺少了像闻一多这样的真正的学问家,但我们又从袁隆平以及投身到航天事业的科学家身上,看到了希望,相信有了他们的引领,浮躁之风会逐渐减弱,真正的学问家会越来越多。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