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化学实验题汇编

高考化学实验题汇编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1 15:52:47

(5)AB

(6)25.50 % (或0.2550 )

9. 解析:(1)氢氧化铝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要求基础。 Al(OH)3+OH=[Al(OH)4]或Al(OH)3 +OH=AlO2+2H2O

(2)生成的是NaAlO2溶液,通入CO2气体有Al(OH)3白色沉淀生成,并且生成NaHCO3,加入盐酸有CO2气体产生、Al(OH)3沉淀溶解。学生完整描述实验现象要比较扎实的基本功。

(3)实验过程中需持续缓缓通入空气,把生成的CO2全部排入C中,使之完全被Ba(OH)2溶液吸收。这样设问学生经常接触。

(4)CO2+Ba(OH)2=BaCO3↓+H2O,基础简单的方程式书写。

(5)在加入盐酸之前,应排净装置内的CO2气体,会影响测量,滴加盐酸不宜过快,保证生成的CO2完全被吸收。在A—B之间增添盛有浓硫酸的洗气装置,因为整个装置中不需要干燥,有水份不会影响CO2吸收。在B—C之间增添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装置,C瓶中是足量Ba(OH)2,可以吸收CO2中的HCl,而不影响CO2吸收,所以不需要除去CO2中的HCl,选cd。

(6)BaCO3质量为3.94g ,n(BaCO3)=0.0200mol, 则n(CaCO3)=0.0200mol,质量为2.00g,则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25%。此问计算比较简单。

(7)Ba(OH)2溶液还吸收了水蒸气、氯化氢气体等,造成质量偏大,所以可以回答B中的水蒸气、氯化氢气体等进入装置C中。

答案:(1)Al(OH)3+OH=[Al(OH)4]或Al(OH)3 +OH=AlO2+2H2O (2)通入CO2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盐酸有气体生成、沉淀溶解; (3)把生成的CO2气体全部排入C中,使之完全被Ba(OH)2溶液吸收 (4)CO2+Ba(OH)2=BaCO3↓+H2O(5)c、d(6)25%

(7)B中的水蒸气、氯化氢气体等进入装置C中(或其他合理答案) 10. 解析:本题考察常见仪器的识别、试剂的选择、装置的连接以及有关计算和判断。

(1)由图不难看出B是分液漏斗;

21

(2)使干燥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是碱性气体,中学化学中涉及到的只有氨气,即A与水反应生成氨气,因此A中含有N元素。Ⅳ中黑色CuO粉末逐渐变为红色,说明CuO被还原生成单质铜,因为在高温下氨气可以被氧化生成气体M,而M可用排水法收集,因此M为氮气,反应的方程式为3CuO+2NH3

△ 3Cu+3H2O

+N2↑。氨气在通过CuO之前必需进行干燥,干燥氨气只能用碱石灰,即Ⅲ中的试剂为碱石灰。因为氨气是过量的,因此在收集氮气之前需要先除去氨气,可用浓硫酸吸收多于的氨气,即Ⅴ中的试剂为浓硫酸。

(3)如果氨气先干燥然后再通过热的CuO,氧化还原反应照样发生,由于成为有水生成,因此过量的氨气和水照样会使干燥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4)2.5g 化合物A生成氨气的物质的量为0.025mol,所含N原子的质量是0.025mol×28g·mol=0.7g,因此另一种元素原子的质量是2.5g-0.7g=1.8g。若该元素显+1价,则其原子的式量是

-1

1.81.8?2?12;若该元素显+2价,则其原子的式量是?24;若该元素显

0.05?30.05?31.8?36。显然只有第二种情况成立,即该化合物是+3价,则其原子的式量是

0.05Mg3N2。

(1)分液漏斗

(2)碱石灰 CuO+2NH3

△ 3Cu+3H2O+N2↑

(3)试纸变蓝 CuO与氨气反应生成的水和未反应的氨气形成氨水,使试纸变蓝(4)Mg3N2

11. 解析:(1)钙属于极活泼的金属,极易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而制备的氢气中会混有水蒸气和氯化氢,所以在与钙化合之前需要除杂和干燥,分别选用试剂是氢氧化钠和浓硫酸;同时为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最后还需要连接干燥管,所以正确的顺序为:i→e,f→d,c→j,k(或k,j)→a;

22

(2)由于多余的氢气需要燃烧反应掉,所以应该先收集一部分气体并检验其纯度,反应结束后还需要使氢化钙在氢气的氛围中冷却,所以应该最后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因此正确的顺序为BADC;

(3)氢化钙中H显-1价,极易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方程式为:CaH2+2H2O=Ca(OH)2+H2↑;因为金属钙与水反应也会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同样会出现上述现象,所以该同学的判断不正确。

(4)由于氢化钙中含有氢元素,因此氢化钙的燃烧产物有水,所以可以利于无水硫酸铜进行检验其燃烧产物。

(5)氢气是气体不方便携带,而氢化钙是固体,便于携带。 答案:(1)→e,f→d,c→j,k(或k,j)→a;(2)BADC; (3)①CaH2+2H2O=Ca(OH)2+H2↑; ②金属钙与水反应也有类似现象;

(4)取适量氢化钙,在加热条件下与干燥氧气反应,将反应气相产物通过装有无水硫酸铜的干燥管,观察到白色变为蓝色;取钙做类似实验,观察不到白色变为蓝色。

(5)氢化钙是固体,携带方便。

12. [答案](1)②④⑤;(2)抑制亚铁离子的水解和氧化;(3)加热浓缩、冷却结晶;(4)KSCN溶液,溶液显血红色

命题立意:实验综合能力考查,本题考查点有溶液加热、过滤、固体溶解、蒸发(防水解)、结晶等一系列实验。

解析:步骤1是溶液加热和过滤操作,用不到②④⑤;亚铁离子在加热过程中有水解,因而要加酸抑制亚铁离子的水解;步骤3是抑制亚铁离子的水解下的蒸发与结晶过程

13.【答案】

23

(1) 可以通过控制加酸的量,来控制气体产生的快慢;同时小试管中充满盐酸,可以起到液封的作用,防止反应剧烈时气体经漏斗冲出

(2) 点燃气体,火焰呈蓝色,再用一个内壁附着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烧杯内壁的石灰水变浑浊 14. 解析:

(2) 收集干燥的SO2,应先干燥,再收集(SO2密度比空气的大,要从b口进气),最后进行尾气处理;因为SO2易与NaOH反应,故D的作用是安全瓶,防止倒吸。

(3)因为在烧渣中加入了硫酸和足量氧气,故溶液Y中含有Fe3+,故应先加入过量的铁粉,然后过滤除去剩余的铁粉。

答案:(1)将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如品红褪色,加热后又变红,证明有SO2。

(2)d e b c;安全瓶,防止倒吸;尾气处理,防止污染 (3)铁粉 过滤

(4)将试纸放到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到试纸的中央,然后跟标准比色卡对比。 低

24

搜索更多关于: 高考化学实验题汇编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5)AB (6)25.50 % (或0.2550 ) 9. 解析:(1)氢氧化铝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要求基础。 Al(OH)3+OH=[Al(OH)4]或Al(OH)3 +OH=AlO2+2H2O (2)生成的是NaAlO2溶液,通入CO2气体有Al(OH)3白色沉淀生成,并且生成NaHCO3,加入盐酸有CO2气体产生、Al(OH)3沉淀溶解。学生完整描述实验现象要比较扎实的基本功。 (3)实验过程中需持续缓缓通入空气,把生成的CO2全部排入C中,使之完全被Ba(OH)2溶液吸收。这样设问学生经常接触。 (4)CO2+Ba(OH)2=BaCO3↓+H2O,基础简单的方程式书写。 (5)在加入盐酸之前,应排净装置内的CO2气体,会影响测量,滴加盐酸不宜过快,保证生成的CO2完全被吸收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