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逻辑学教案
法 律 逻 辑 学 教 案
授课内容:系统介绍逻辑学的方法,以及运用逻辑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技巧,并侧重于逻辑学和法学的结合,讲解法律中的逻辑问题和规律。
专业及班级:法学授课学时:总学时34;周学时2
选用教材和参考书:法律逻辑学教材选用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的面向21世纪、“十一五”国家级规划课程教材。本书由张大松、蒋新苗担任主编。参考书目如下------
⑴ 《逻辑学教程》,何向东 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⑵ 《律师论辩的策略与技巧》,秦甫编著,法律出版社,2001年。 ⑶ 《法律逻辑学新论》,黄伟力编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年
1
绪论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逻辑、思维和语言的概念;法律逻辑学的
研究对象及法律逻辑学的性质,明确学习法律逻辑学的意义和方法。从而对法律逻辑学有个初步的了解。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法律逻辑学的研究对象;难点是逻辑的含义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导语)历史使人聪明,诗歌使人机智,数学使人精细,哲
学使人深邃,道德使人严肃,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 ——Francis Bacon
(举例)区分逻辑的几层含义 (图表)呈现逻辑学的历史沿革。
教学时数 :2
教学内容-------
一、“逻辑”含义
“逻辑”一词从词源上说,最早可以追溯到希腊词:λογοδ; 拉丁文为:logos(逻各斯);英语为logic;法语为 logique “logic”在中国的翻译:1.李之藻 明代 《名理探》;2.严复 1905年《穆勒名学》;中国学者们按先秦传统来理解logic,先后将
之译为名学、辩学、名辩学、理则学、论理学等。严复是把它音译为“逻辑”的第一人。
(一)客观规律
Eg: 马克思主义是历史和逻辑的统一;
【例题】事件排序:共15题。每道题给出五个事件,每个事件是以简短语句
表述的,接着给出表示事件的四种假定发生顺序的四个数字序列,请你选择其中最合乎逻辑的一种事件顺序。
(1)收集书籍 (2)购买材料 (3)打造书架 (4)雇用木工(5)排列书籍 A.4—3—1—2—5 B.1—4—2—3—5 C.4—3—2—1—5 D.3—2—1—4—5
(二)思维规律
Eg:写文章要合乎逻辑;论证不合逻辑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特殊观点、方法(--“强盗逻辑”) Eg: “宁可错杀一千,不使一人漏网”
“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四)研究思维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的学科---逻辑学
2
(1)历史的逻辑决定了人类社会将一直向前发展。 (2)7+5=11,这个说法不合逻辑!
(3)逻辑是数学的童年,数学是逻辑的成年。 (罗素) (4)只许周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是什么逻辑?
二、逻辑学研究对象 -----思维结构及其规律(举例)
(一)思维的结构形式 1.定义
对思维的形式进行抽象的形式化刻画,就会形成逻辑学所分析的思维的逻辑形式。
2.构成要素 (1)逻辑变项
在逻辑形式中表示不同的具体内容的部分。 (2)逻辑常项
在逻辑形式中表示结构形式的部分,它们不随具体内容的不同而变化。 逻辑常项是决定逻辑形式的性质并区分不同逻辑形式的依据。
所有大学生都应守法, 小王是大学生, 所以,小王应守法。
All humans are mortal. Socrates is a human. Therefore, Socrates is mortal.
它们具有共同的逻辑形式就可表示为: 所有M都是P。 某个S是M。 所以,某个S是P。
(一)思维VS语言 1、统一:
2、特殊:语言结构不同,思维形式相同;(举例) 语言内容不同,思维形式相同;(举例) 三、逻辑学的作用
(一)工具性:发展人的推理能力; *提高人的批判能力;
*把握问题的核心,并能区分问题的不同方面;
*提高人的口头或书面沟通能力;
*帮助人们理性地组织他们的思想并且以一种清晰的、前后一致
的方式表达这些思想。 (二)全人类性:逻辑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逻辑学与数学、
3
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地球科学和空间科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并列 为七大基础学科 。
四、逻辑学产生发展 中国 印度 名家(惠施、公孙龙) 墨家、韩非子、荀子 ①春秋战国;《墨经》 因明 古希腊 亚里斯多德;三段论;形式逻辑《工具论》 斯多葛学派 西方 中世纪 17世纪 19--20世纪 《彼得罗亚尔逻辑学》 培根;归纳法;《新工具》 莱布尼茨---数理逻辑先驱 数理逻辑继续发展,多样化发展 五、法律逻辑学特点、作用 (一)特点:一般性;特别性
(二)作用:1、推进法律一致性;
2、提高立法工作水平
3、法学研究及依法办案能力
4、对思辨素质及考公务员的促进
第一单元 命题逻辑
教学目的:
了解命题的内涵,解命题的本质属性。了解复合命题的概念、分类及特征。理解重言式、真值函项的涵义。掌握运用真值表法与归缪赋值法证明命题公式真假的逻辑推理的方法。了解NP系统的可靠性和完全性。
理解联言命题、选言命题、假言命题、负命题等命题类型。握运用自然推理系统NP进行逻辑推理的方法。了解NP系统的可靠性和完全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判断复合命题真假的方法;四种复合命题的形式和性质;复合命题推理的方法 难点是相容选言命题与不相容选言命题的区别;“二难命题”推理
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法
①
“求马,黄黑马皆可致。求白马,黄黑马不可致。??故黄黑马一也,而可以应有马,而不可以应有白马,是白马之非马审矣”。《公孙龙子》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