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20届高考地理第二轮专题复习选择题模拟演练:地球与地图(Word版,含解析)
解析:14.C 15.D 第14题,冬至日,茂名市正午太阳高度最小,若此日室内能见到阳光,则全年都能晒到太阳。冬至日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45°,楼间距为30米,可知二栋21米以上房屋都能见到阳光(如图);再结合楼层高度为3米,可判断小明家最好买二栋8楼及以上楼层。
第15题,夏季大部分时间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图示停车场位于楼房北侧,因该地夏季太阳高度较大,停车位应靠近楼房,而中部被晒时间最短,故丁车位最好。
“一线天”是我国名山奇峰常有的石景,因两壁夹峙,缝隙所见蓝天如一线而得名;下图中的“一线天”一年中有两次——2月21日和A日的清晨日出时,阳光能穿过夹缝照到“一线天”的尽头。读图回答16~17题。
16.该“一线天”的走向为( ) A.东南-西北走向 B.东北-西南走向 C.东西走向 D.南北走向
17.A日可能为( ) A.4月21日 C.8月23日
B.6月22日 D.10月21日
解析:16.A 17.D 第16题,2月21日太阳从东南方升起,该日阳光能穿过夹缝照到“一线天”的尽头,说明该“一线天”的走向为东南-西北走向,故A项正确。第17题,据材料可知,“一线天”一年中有两次——2月21日和A日的清晨日出时,阳光能穿过夹缝照到“一线天”的尽头;2月21日距离春分日有30天左右,则秋分
日之后的30天左右是10月21日,一年中这两日的太阳升起方向是同一个方向,故D项正确。日晷指的是人类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其原理就是利用太阳的投影方向来测定并划分时刻,通常由晷针(表)和晷面(带刻度的表座)组成。
右图为2017年10月21日12时28分某游客在河南登封某地(34.5°N,113°E)拍摄到的“仙鹤日晷景观图”(此时仙鹤头部的影子恰好处于水池最外边缘)。据此完成18~20题。
18.若该日是晴天,则拍照时图中横梁①的日影落在仙鹤两翅刻度中的( )
A.11上B.12上C.1上D.2上 19.此时拍照者的朝向为( ) A.正北 C.东北
B.正南 D.西南
20.此日后一个月内图中仙鹤头部的正午日影离水池最外边缘的距离( ) A.越来越远 C.先远后近
B.越来越近 D.先近后远
解析:18.B 19.C 20.A 第18题,晴天时的日影与太阳位置相反,图中横梁①连接仙鹤的头和尾,分别指示南北方向,对应正午和0点。根据材料分析,此时仙鹤头部的影子恰好处于水池最外边缘说明此时应为正午时刻,此时的日影应落在仙鹤两翅刻度中的12上,选B。第19题,结合上题,图中左西右东,仙鹤面北背南,据此再结合图中的影子位置可知,拍照者的朝向为东北,选C。第20题,图示时间为10月21日,此日后一个月内为10月21日至11月21日,太阳直射点越来越靠南,该地的昼越来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小,故正午时仙鹤头部的正午日影离水池最外边缘的距离会越来越远,选A。
21、读“我国某城市(117°E,32°N)某时刻道路行道树及树影示意图”,根据行道树及树影推断该城市此时的北京时间可能是(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