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湘教版地理必修三知识总结完整版 - 图文

湘教版地理必修三知识总结完整版 - 图文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16:53:09

⑸从长江流域调水的原因:长江流域属我国的丰水区;长江年径流量稳定,年内径流的季节分布较北方各河流相对均衡;长江上游靠近西北干旱区,中下游与最缺水的华北平原相邻

3、西气东输

⑴基本情况

经过的省区: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

经过的地形区: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宁夏平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河流:黄河、淮河、长江、京杭大运河

中国四大气区:新疆气区、青海气区、鄂尔多斯气区、川渝气区 西气东输的原因:

我国能源产业生产与消费地区的差异;我国今后油气资源的开发的重点在西部;调整我国能源结构的需要; ⑵西气东输的意义

西部: 将资源优势转化为资源优势,促进经济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民族团结,社会稳定;

东部:缓解环境压力,改善环境质量,带动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市环境,调整能源结构,缓解能源紧缺,缓解运输压力 沿线:减少植被破坏带来的环境压力,管道线对相对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破坏。 ⑶我国东西部发展差异的具体现

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但能源相对贫乏,使经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西部地区因经济水平的限制丰富的能源得不到充分的利用。

4、西电东送

发源地 目的地 北线 黄河上游水电晋、陕内蒙古火电 京津塘地区 长江三角洲地区 中线 长江上游干支流的水电 珠江三角州地区 南线 红河流域的水电 5、产业转移 ⑴沿海企业向内地转移

原因:原料价格低、工资水平低、公共事业费用较低 影响: 内地:促进内地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可避免地对内地的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对沿海:就业路下降,如果迁移的是污染企业,对缓解当地污染是有利的

⑵台湾产业向大陆的转移

原因:投资环境改善、原料价格低、工资水平低、公共事业费用较低,广阔的市场、众多发展机会 影响:加速了大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⑶广东边远地区的产业集群效应

原因:基础设施完善、距离核心区较近、地价劳动力价格低、环境较好、政策基本一致

影响:积极:加速了广东边远地区的经济发展,缩小了与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经济差距,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了区域的均衡发展; 消极:给广东边远地区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第二章 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分析思路:问题—原因—危害—治理

一、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1、荒漠化的含义:指由于气候变化和人为因素造成的土壤退化。由于使用不当或其他因素,导致的耕地草原林地等资源的生产力下降,严重时可导致土地完全丧失生产能力。

2、荒漠化的表现:沙漠化、红漠化(江南丘陵)、盐渍化、石漠化(云贵高原)

3、我国西部地理区位

地理位置:北温带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海洋水汽难以到达 地形:高原、盆地、山地为主,阻挡了海洋水汽

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温日较差、年较差较大,降水稀少,蒸发强大风集中在冬春两季

水文:河流少、多为内河,径流量小

植被:主要为草原荒漠,植被覆盖率低,对地表保护能力差 4、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原因

⑴自然: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受地形影响海洋水汽难以到达,气候干旱降水少;多大风天气,日照时间长;植被覆盖率低,地表疏松

⑵人为:过度放牧,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绿洲边缘;过度开垦,(旱垦地区、草原牧区);过度樵采;水资源利用不合理,河流流量由上到下递减;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 5、荒漠化的影响

威胁城镇、交通线等建筑;减少耕地面积、农作物生产;为沙尘暴提供了充足的沙源,导致沙尘暴频发;破坏生物栖息地,生物多样性减少 6、荒漠化的防治手段

封沙禁牧,生态移民;调整土地利用结构,退耕还林还草;禁樵禁采,解决生活能源问题;合理用水发展节水农业,喷灌滴灌等;种树种草,防风固沙;设置草沙障(草方格)等工程设施 草沙障(草方格):增加地表粗糙程度,降低风速;减少水分丧失,有利于固 沙植物的存活。

7、关于水土流失(黄土高原)

原因:自然:地势起伏大;位于温带季风区,夏季暴雨集中,流水侵蚀作用强;

土壤为黄土,垂直节理发育,土质疏松;植被覆盖率低,保持水土作用差; 人为:不合理的耕作制度;植被的破坏;开矿 治理措施:植树造林;调整土地利用结构,退耕还林还草;进行矿区的复垦工作,

小流域治理

二、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洞庭湖地区为例)

1、湿地定义:指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潜水覆盖的土地。

分类:自然:河流湖泊、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等 人为:水库、稻田、池塘、人工河等

特点:地表常年或经常有水,水与陆地与水体之间的的过渡带 我国的湿地的特点:分布广泛,类型多样,分布不均,东多西少 2、湿地的意义

生态:众多鸟类栖息地,涵养水源,调蓄洪水,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净化水质,保护生物多样性; 经济意义:提供水资源,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航运便利,旅游观光 3、沼泽湿地成因分析

⑴三江平原湿地: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河流多,植被茂密,地势低平,排泄不畅,土壤中水分积累过多,地下冻土层成为不透水层

⑵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蒸发弱;冰川融水较多,低洼地易积聚,土壤中水分积累多,地下冻土层成为不透水层

⑶长江中下游平原:降水丰富,河湖较多,地表水丰富,地势低平,排泄不畅,

土壤中水分积累多。

4、我国湿地遇到的问题:数量减少,质量下降 危害: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效益得不到有效发挥,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也明显降低,调节徐洪能力不断下降,洪涝灾害频繁,影响航运,破坏生物多样性。 原因:自然:泥沙淤积;人为:围垦,污染,过度开发

对策:退耕还林还草,封山育林保持水土;退田还湖还沼,移民建镇;防止污染;保护野生动物

5、洞庭湖区的湿地问题

原因:自然:泥沙淤积,湖面减小;人为:围湖造田,湖面减少

对策:禁止长江中上游天然林的砍伐,植树造林,保持水土;退湖还田,平埦行洪

三、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 1、流域的基本概念

流域:由分水线所包围的河流集水区域

分水岭:相邻流域间的山岭或河间高地;分水岭的最高点的连线,成为分水界(或分水线)

河流的常见作用:供水、航运、灌溉、养殖、防卫、发电、旅游等 2、水文与水系特征的分析方法:

水文: 流量:大小、季节变化、有无断流(取决于补给类型;流域面积)含沙量:取决于流域的植被状况和流量、流速。 ; 结冰期:有无或长短 ; 水位、汛期:高低、变化特征(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水利工程、湖泊调蓄作用) ; 水能:与地形(河流落差大小,流速快慢)、径流量的大小有关 ; 航运价值:与地形、气候有关 ;凌汛 水系:长度,流向 ; 流域面积大小 ;落差大小(水能); 河道曲直情况 支流多少 ;水系形状:扇形、树枝状等 3、田纳西河流域的基本特点

地形:地势东高西低,起伏大;上游地区为高低起伏的山地丘陵,中游地区为丘

陵,下游地区为冲积平原。

气候:夏季高温,冬季温和;年降水量丰富,冬春多雨,夏秋降水较少。

水文水系:水量大;径流季节变化大,冬春主汛期;无结冰期;含沙量小;落差

大,水能资源丰富。流域面积较大,河网密集,支流较多。

自然资源:煤、石油、铁、铜、水能(水力)资源 开发的问题与原因

过度垦殖 滥伐森林 经常性暴雨

水土流失严重 土地荒芜 农业生产条件贫穷落后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⑸从长江流域调水的原因:长江流域属我国的丰水区;长江年径流量稳定,年内径流的季节分布较北方各河流相对均衡;长江上游靠近西北干旱区,中下游与最缺水的华北平原相邻 3、西气东输 ⑴基本情况 经过的省区: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 经过的地形区: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宁夏平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河流:黄河、淮河、长江、京杭大运河 中国四大气区:新疆气区、青海气区、鄂尔多斯气区、川渝气区 西气东输的原因: 我国能源产业生产与消费地区的差异;我国今后油气资源的开发的重点在西部;调整我国能源结构的需要; ⑵西气东输的意义 西部: 将资源优势转化为资源优势,促进经济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民族团结,社会稳定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