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含8套高考模拟卷】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生物三月份统一考试试题

【含8套高考模拟卷】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生物三月份统一考试试题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14:57:14

炎双球菌是原核生物,细胞中含有核糖体,因此其利用自身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B错误;囊性纤维病的发病机理说明基因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性状,C正确;导致肺结核病的结核杆菌是胞内寄生菌,所以需要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才可以将其清除,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硅肺产生的机理,明确硅肺是由于吞噬细胞中的溶酶体缺乏分解硅尘的酶引起的。 5.A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已知,该生物含有4条染色体,图中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且染色体都处于赤道板上,说明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其中②③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为常染色体;①④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为性染色体X、Y,因此该生物是雄性的。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该细胞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A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B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①④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为性染色体X、Y,C正确;①②为非同源染色体,两者之间交叉互换属于染色体变异,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有丝分裂、减数分裂过程中相关物质的变化规律,能够根据题干信息和图形分析确定该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 6.D 【解析】

内环境即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组成,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稳态包含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的稳态,内环境稳态是一种动态平衡;内环境的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详解】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A正确;激素通过体液运输至全身,但是只能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B正确;盐酸进入小肠促进胰腺分泌胰液的过程属于体液调节,C正确;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D错误。

【点睛】本题涉及到的知识点有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稳态的概念、维持机制和意义,对于内环境稳态概念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7.无水乙醇蓝绿色和黄绿色叶绿素低于光照强度高温、干旱环境下,水稻为防止水分散失,气孔关闭,导致C02吸收量减少,但突变型水稻固定C02酶的活性显著高于野生型,能利用较低浓度的C02进行光合作用C02中的部分氧通过光合作用暗反应转移到H2O中,H2O又作为原料参与了光反应中水的光解产生02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某突变型水稻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约为野生型的一半,说明其光反应能力弱;但固定C02酶的活性显著高于野生型,说明其暗反应能力强。据图分析,二氧化碳的吸收量表示净光合速率,在P点之前,野生型的净光合速率大于突变型,而光照强度大于P点,突变型的净光合速率大于野生型。 【详解】(1)提取叶绿体色素(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常用的试剂是丙酮或无水乙醇,分离色素用纸层析法,由于突变型的叶绿素的含量是野生型的一半,因此突变型的颜色为蓝绿色(叶绿素a)和黄绿色(叶

18

18

18

18

绿素b)的两条色素带会明显变窄。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而640—660nm波长的光为红光,因此若用640—660nm波长的光处理水稻叶片,则吸收C02主要由叶绿素参与光合作用引起。

(2)由于突变型水稻叶片的叶绿素含量较少,所以图中光照强度低于P时,突变型的光合作用光反应强度低于野生型;P点时,突变型光合速率为未到饱和点,因此限制突变型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

(3)根据题意分析,高温、干旱环境下,水稻为防止水分散失,气孔关闭,导致C02吸收量减少,但突变型水稻固定C02酶的活性显著高于野生型,能利用较低浓度的C02进行光合作用,因此突变型水稻更适于生长在高温、干旱环境。

(4)根据光合作用过程分析,C02中的部分氧通过光合作用暗反应转移到H2O中,H2O又作为原料参与了光反应中水的光解产生

18

18

18

18

02。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以及光合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明确叶绿素含量、光照强度主要影响光反应,二氧化碳浓度主要影响暗反应。

8.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幼芽促进细胞伸长,引起植株增高;促进果实发育低浓度赤霉素促进种子萌发、高浓度赤霉素抑制种子萌发等量的C标记的苯丙氨酸溶液和蒸馏水若A组α-淀粉酶有放射性,B组α-淀粉酶无放射性,则说明赤霉素引起α-淀粉酶的重新合成,反之则说明赤霉素激活了预先存在的酶 【解析】

据图分析,实验的自变量是GA浓度,因变量是大麦种子的萌发率,随着GA浓度的增加,种子的萌发率先增加后降低,且GA浓度为300μg/g时种子的萌发率比对照组低,说明GA浓度对种子的萌发具有两重性。 【详解】(1)植物产物赤霉素的主要部位有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幼芽,其可以解除种子的休眠、促进种子萌发,还可以促进细胞伸长,引起植株增高;促进果实发育等。

(2)根据以上分析已知,不同浓度的GA对大麦种子萌发的影响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赤霉素促进种子萌发、高浓度赤霉素抑制种子萌发。

(3)②根据实验的对照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B组(对照组)应该不加赤霉素,即加入等量的C标记的苯丙氨酸溶液和蒸馏水。

③该实验是探究性实验,因此实验的结论有两种可能:若A组α-淀粉酶有放射性,B组α-淀粉酶无放射性,则说明赤霉素引起α-淀粉酶的重新合成,若两组都没有放射性,则说明赤霉素激活了预先存在的酶。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找出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并分析题图判断萌发率与GA浓度之间的关系,确定GA对种子的萌发具有两重性。

9. 空间(垂直结构和水平) 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抽样检测 血细胞计数板 360 流入下一营养级、被分解者分解利用、未被利用 间接 次生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该池塘中的浮游植物、水草等属于生产者,浮游动物、草鱼,乌鱼(肉食性鱼

14

14

类)等属于消费者,此外生态系统的成分还应该有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单向传递、逐级递减的特点,某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呼吸消耗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分解者利用的能量+未被利用的能量。

(1)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该池塘中各个生物种群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2)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指的是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3)根据题意分析,小球藻体积很小,直径约为三至八微米,则应该用抽样检测法调查其种群密度,即先将盖玻片放在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水样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其自行渗入,稍待片刻后,在显微镜下计数、估算。

(4)草鱼的同化量=呼吸消耗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240+120=360焦耳;其中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有以下几个去向:流入下一营养级、被分解者分解利用、未被利用。该池塘对社区的小气候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体现了其生态功能,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间接价值。该池塘被废弃后,发生的是次生演替。

10.1/41/6让该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杂交子代中红眼:白眼=1:1(或雌果绳:雄果蝇=1:1)杂交子代中红眼:白眼=2:1(或雌果蝇:雄果蝇=2:1)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果蝇红眼对白眼为显性,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用B、b表示),两只都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红眼果蝇杂交(亲本雌果蝇为杂合子),即Ⅳ_XY×Ⅳ_XX,由于缺失两条Ⅳ号染色体的果蝇不能存活,因此子代为Ⅳ号染色体正常的果蝇占1/3,缺失1条Ⅳ染色体的果蝇占2/3;子代中红眼果蝇占3/4,白眼果蝇占1/4。

【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亲本基因型为Ⅳ_XY×Ⅳ_XX,由于缺失两条Ⅳ号染色体的果蝇不能存活,因此子代为Ⅳ号染色体正常的果蝇占1/3,缺失1条Ⅳ染色体的果蝇占2/3;子代中红眼果蝇占3/4,白眼果蝇占1/4,因此F1中染色体正常的红眼果蝇占1/3×3/4=1/4,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白眼雄果蝇占2/3×1/4=1/6。

(2)①根据题意分析,现有一只红眼雄果蝇与一只白眼雌果蝇杂交,子代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X,表现为红眼,但是后代出现了白眼雌果蝇。该实验的目的是判断这只白眼雌果蝇的出现是由染色体缺失造成的(XX),还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XX),可以选该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XY)杂交。

②若杂交子代中红眼雌果蝇数与白眼雄果蝇数比例为1:1,说明没有因为染色体缺失而导致雄性纯合致死的情况,则这只白眼雌果蝇的出现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若杂交子代中红眼雌果蝇数与白眼雄果蝇数比例为2:1,说明有因为染色体缺失而导致雄性纯合致死的情况,则这只白眼雌果蝇的出现是由缺失造成的。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伴性遗传、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及应用、染色体变异等知识,能结合题干信息“果蝇缺失1条Ⅳ号常染色体仍能存活和繁殖,同时缺失2条则胚胎致死”,判断子代果蝇中Ⅳ号染色体正常的果蝇和缺失1条Ⅳ染色体的果蝇的比例,再利用逐对分析解题即可。

_b

bb

B

Bb

B

Bb

B

Bb

11.1/3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18-25红葡萄皮的色素进入发酵液缺氧、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能正常生长,而其他杂菌生长受抑制氧气、糖源糖稀释涂布平板(或平板划线法) 【解析】

本题是对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原理和发酵条件、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的综合性考查,回忆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原理和发酵条件、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的过程,然后结合题干信息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1)果酒制作过程中自然发酵的菌种是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不能装满,要留1/3的空隙,以便为酵母菌发酵初期提供氧气,酵母菌通过有氧呼吸快速增殖,也防止发酵过程中发酵液溢出发酵瓶。

(2)酵母菌酒精发酵的适宜温度是18-25℃;在发酵过程中,随着酒精度数的提高,红葡萄皮的色素进入发酵液,导致葡萄酒呈现深红色;葡萄酒的发酵液中,缺氧、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能正常生长,而其他杂菌生长受抑制,因此除酵母菌外,绝大多数微生物的生存受到抑制。

(3)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若要在该菌膜中筛选醋酸菌菌株,可通过获得单菌落的方法,即利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获得单菌落,其中稀释涂布平板法可以统计获得菌种的数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原理和发酵条件、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的掌握和应用。 12.内含子和启动子 要有一段巳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使 Taq酶从引物起始进行互补链的合成乳腺蛋白基因显微注射早期胚胎培养、胚胎移植乳腺生物(乳房生物)目的基因未成功导入(或导入的目的基因未能准确表达) 【解析】

据图分析,图示为利用基因工程生产转基因牛的过程,涉及到的技术有基因工程、早期胚胎培养技术、胚胎移植技术等;图中过程①表示利用反转录法获得目的基因(生长激素基因)的过程,过程②表示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过程,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成分包括启动子、终止子、目的基因、标记基因等。

【详解】(1)真核基因的结构包括非编码区和编码区,编码区包括外显子和内含子,非编码区的上游含有启动子、下游含有终止子。利用过程①反转录法获得的目的基因只有外显子对应的片段,因此利用该方法获得的基因文库与基因组文库相比,没有内含子和启动子。采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的前提条件是要有一段巳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以便合成引物;扩增过程中,冷却后继续加热到70-75℃的目的是使 Taq酶从引物起始进行互补链的合成。

(2)根据题意分析,转入生长激素基因的牛可通过乳腺细胞分泌乳汁来生产人生长激素,所以应该将目的基因与乳腺蛋白基因的启动子、终止子等调控组件重组在一起构建重组质粒,再通过显微注射法将重组质粒导入受精卵中,然后利用早期胚胎培养技术形成早期胚胎,再利用胚胎移植技术等获得转基因牛。 (3)由于可以通过转基因牛的乳汁生产人的生长激素,因此转基因牛可以称作为乳腺生物反应器;若该转基因牛的乳汁中并未含有人的生长激素,可能是因为目的基因未成功导入,也可能是因为导入的目的基因未能准确表达。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基因工程的基本步骤,能够根据图示分析各个数字代表的基因工程步骤的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炎双球菌是原核生物,细胞中含有核糖体,因此其利用自身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B错误;囊性纤维病的发病机理说明基因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性状,C正确;导致肺结核病的结核杆菌是胞内寄生菌,所以需要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才可以将其清除,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硅肺产生的机理,明确硅肺是由于吞噬细胞中的溶酶体缺乏分解硅尘的酶引起的。 5.A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已知,该生物含有4条染色体,图中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且染色体都处于赤道板上,说明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其中②③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为常染色体;①④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为性染色体X、Y,因此该生物是雄性的。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该细胞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A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B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①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