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
3、练
习有条理地复述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4、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热爱科学、钻研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重
点:弄懂课文内容,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2、难
点:领悟想象在文中的作用,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教具
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
课时
安排:2课时
教学
过程:
第一
课时
(初读
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自学生字、词,理解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一、
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今
天,我们要来认识一位新朋友。(板书:恐龙)
用一
个合适的词语概括—— 的恐龙(笨拙的;庞大的;凶猛的??)
2、你
了解恐龙吗?根据查阅的资料进行交流。课件展示相关内容。补充课题,质疑问难: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知道的吗?
(笨重
恐龙怎么可能飞向蓝天的?恐龙和飞向蓝天的恐龙是一样的吗?他们之间有联系吗???)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
由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读不好的地方多读几遍。
2、再
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
借助拼音或工具书把生字词读准确,运用已学方法识字。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2)
反馈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出示
词语:
中生
代 化石 演化
凌空
翱翔 迟钝 描绘
毋庸
置疑 敏捷 崭新
骨骼 鸟翼
音——崭 翘舌音 ;“凌、恐、盈”后鼻音。
字形,尤其是笔顺——捷 ;辨析“顿—吨”
什么不理解的词语吗? 、引导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学习第一段
脑颅
a、正
注意
b、有
(一
1.
自读,从中你得到了什么信息? 2.
出示句子: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
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1)
齐读。
(2)作
者用词想法十分讲究准确性,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吗?(如体会不出,可再出示句子比较体会:“恐龙经过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多次回环朗读体会。
(3)
前一句课文写道:“二者似乎毫不相干”。这“二者”指的是什么?
(4)
那么它们到底相干不相干呢?默读课文第二节。
(二
)学习第二段
1、快
速默读,用自己的话说说恐龙和鸟类的相似之处。
2、出
示句子:科学家提出鸟类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
(1)
“后裔”是什么意思?
(2)
把句子中“很可能”去掉,行吗?为什么?
3、出
示句子:辽西的发现给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
(1)
“画卷”指的是什么?
(2)
“‘点睛’之笔”什么意思?为什么说这是“点睛”之笔呢?
(3)
指导朗读,读中感悟“欣喜若狂、顿时”等词的含义。
四、
课堂小结
通过
学习,我们对恐龙有了一定的了解,可是你知道恐龙如何飞向蓝天的吗?恐龙的演化过程是怎样的?下节课我们继续在课文中寻找答案。 :课堂检测:
将下列字按韵母分类。
②仅 ③吨 ④敏 ⑤顿 ⑥尽
韵母为i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韵母为u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词填空,将序号填入括号。
支援 b、 支持 c、 支撑 d、 支架 、笨重、( )的马门溪龙
迟到 b、 迟钝 c、 迟缓 d、 迟迟
一、
①钝
1.
2.
二、
1.
它和狗一般大小,像鸵鸟一样用两条后腿( )身体。a、
a、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