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第八章固体废物的填埋处理

第八章固体废物的填埋处理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6 7:04:48

? 有机污染物浓度高

? 氨氮含量较高(约占总氮的85-90%),尤以中老年填埋场渗滤液为最。 ? 磷含量偏低 ? 金属离子含量较高 ? TDS含量较高 ? 色度较高

? 水质随填埋时间的变化较大(表6-2) 二、渗滤液产量估算 2.1经验公式法

日本《指南解说》推荐的主因素相关法

L?(C1?A1?C2?A2)?I?10?3

2.2水量均衡法

L=P+W+Q1+Q2-E1-E2-Q3- Q4-H L=P+W -E1-E2 -H L=P-E(简化式)

P:填埋场作业区域的平均日降水量;W:废物中含水量;Q1:作业区地下水入渗量;Q2:地表径流流入量;E1:填埋场地自然蒸发量;E2:地表植被叶面蒸发量;Q3:地表流失量;Q4:作业单元底部衬层渗出量;H:填埋场持水量。 三、渗滤液的收集系统 3.1收集系统得功能

9

渗滤液收集系统得主要功能是将填埋场内产生的渗滤液迅速汇聚收集,并通过输水管,集水池等输送至指定地点。 渗滤液在填埋场衬里上蓄积可能引起以下问题:

i.

水位上升高会使更多废物浸在水中,导致有害物质更加强烈的浸出,从而增加渗滤液净化处理难度。 ii.

壅水会对下部密封层施加荷载,从而可能造成防渗系统破坏。 构成:排水层、给水槽、多孔集水管、集水坑、提升馆、潜水泵、集水池等 iii.

场内废物含水量高,影响填埋场稳定性。

3.2收集系统的构成

渗滤液收集系统:汇流系统和输送系统组成。

汇流系统得主体是一位于场底防渗层上的、有砾卵石或碎石构成的导流层;渗滤液的输送系统多由集水槽、提升多孔管、潜水泵、输送管道和调节池等组成。 3.2.1导流层

厚度大于30厘米,渗透系数大于1*10-3cm/s,纵横坡度大于2%。 3.2.2导流沟与导流管 3.2.3集液池及提升系统 3.2.4调节池

i.

调节池容积

1 1000Qm?Ii?C?A?ii.

每月渗滤液剩余量

10

Qr= Qm- Qt iii.

需要调节渗滤液体积

Va??Qr,?

四、渗滤液处理

国内外处理渗滤液的工艺:合并处理和单独处理。 4.1合并处理 前提条件:

一是必须有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且距填埋场较近;二是增加污水处理厂的水处理负荷。 4.2单独处理

利用生化、物化和土地处理的工艺,在填埋场就地处理渗滤液,达标后排放

①土地处理:回灌处理和人工湿地(少用)

②物化处理:常用混凝沉淀、化学氧化、吸附、膜分离、氨氮吹脱、过滤等

③生化处理:包括好氧、厌氧或两者结合 第四节 垃圾填埋场气体的收集与利用

一、垃圾填埋场气体的产生过程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1.1垃圾填埋场气体的产生过程

垃圾填埋气体又称为填埋气。填埋气的产生过程式一个复杂的生物、化学、物理的综合过程,其中生物降解是最重要的。

第一阶段——好氧分解阶段。复杂有机物通过微生物胞外酶分解成简

11

单有机物,后者再通过好氧分解转化成小分子物质或CO2和水,并释放热量。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一般为十至数十天)。其特点是: ? 渗滤液产量较少,有机质浓度较高,可生化性好; ? pH呈弱酸或近中性,CO2开始产生; ? 渗滤液含一定硫酸根、硝酸根和重金属; ? 产生大量热,可使温度增加数度至十余度。

第二阶段——过渡阶段(液化或兼氧分解阶段),通常为好氧分解后的十余天。填埋场内水分渐达饱和,氧气被耗尽,厌氧环境开始建立。复杂有机物(多糖、蛋白质等)在微生物和化学作用下水解、发酵,由不溶性物质变为可溶性物质,并生成VFA、CO2和少量H2。其特点如下:

? 渗滤液的pH继续下降,COD升高;

? 渗滤液含较高浓度的脂肪酸、钙、铁、重金属和氨; ? 气体以CO2为主,少量H2 和N2,基本不含CH4。

第三阶段——产酸阶段(发酵阶段)。微生物降解第二阶段积累的溶于水的产物转化为酸(大部分为乙酸)、醇及CO2和H2 ,可作为甲烷细菌的底物而转换为CH4和CO2。其特征为: ? pH值很低,呈酸性,而COD 和BOD急剧升高; ? 酸性使无机物尤其是重金属溶解,呈离子态;

? 渗滤液含大量可产气有机物和营养物,可生化性好(BOD5/COD>0.4 ),氨氮浓度逐渐升高。

? CO2仍是该阶段的主要气体,先升后趋缓,有少量H2。

12

搜索更多关于: 第八章固体废物的填埋处理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 有机污染物浓度高 ? 氨氮含量较高(约占总氮的85-90%),尤以中老年填埋场渗滤液为最。 ? 磷含量偏低 ? 金属离子含量较高 ? TDS含量较高 ? 色度较高 ? 水质随填埋时间的变化较大(表6-2) 二、渗滤液产量估算 2.1经验公式法 日本《指南解说》推荐的主因素相关法 L?(C1?A1?C2?A2)?I?10?3 2.2水量均衡法 L=P+W+Q1+Q2-E1-E2-Q3- Q4-H L=P+W -E1-E2 -H L=P-E(简化式) P:填埋场作业区域的平均日降水量;W:废物中含水量;Q1:作业区地下水入渗量;Q2:地表径流流入量;E1:填埋场地自然蒸发量;E2:地表植被叶面蒸发量;Q3:地表流失量;Q4:作业单元底部衬层渗出量;H:填埋场持水量。 三、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