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曲式与作品分析

曲式与作品分析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7 11:10:56

波兰作曲家肖邦在菲尔德的基础上,提高了夜曲的艺术水平,扩展了作品的规模,使它能够表现更深刻的思想感情和更丰富的意境。他的夜曲不是寂静的子夜,而是黎明的前夕,是离光明最近的时刻。舒曼评价它为“蔷薇之花”,是隐藏在鲜花之后的大炮。

2、关于《降B大调夜曲》

菲尔德一生共写了十九首夜曲,都是一些优雅的抒情小品,内容多情善感,形式简单朴素。在传世的作品中,以这首1814年之1818年间的《降B大调夜曲》最为盛名。

3、这首作品的整体结构性质是:以8小节的乐段为基础所构成的复乐段,整体再复奏一遍所形成的一段曲式。带有间奏和尾声。简单的结构图式如下:

A43= [A8(a4+a4′)+ A10(a4+a6″)]+Re4+ [A 8(a4+a4′)+ A 8(a4+a4)] +Coda5

bB——F bB——— bB——F bB——— (二) 分析:

复乐段的前段是个长为8小节、并行进入的两句式方正型乐段。从bB大调上开始,开放终止在属调F大调上。上句可以细分为两个等长的乐节,下句呈单一句法。前乐段终止后,经过较短的半间奏,后乐段从原调上进入,上句重复前段上句材料,但加入主持续,加厚了旋律声部;后乐句通过变奏重复的方式扩充了两小节。

这首夜曲的旋律处于中音区,呈伏波形,以级进和小跳为主,优美可歌,适合人声歌唱。而第8小节的半间奏的音区有所提高,以大跳音程为主,反而象声乐中的花腔。这种歌腔和花腔,形成了一定的对比。这个半间奏在低声部通过线性的由属音向主音的进行,还起着过渡作用。

间奏使用器乐化手法模仿弹拨乐器的音型,在主属双持续和声上,以半音方式级进上行后又迂回下行,并形成高潮。这种器乐化的间奏与声乐化的主题也呈现出一定的对比。经过4小节器乐化的间奏后,又将这个复乐段稍加变化复奏了一遍。复奏中的变化体现在4旋律音的装饰、缩短复乐段的后段以及和声的丰富上。第24和28小节使用远距离发展手法装饰长音,第26和32小节使用上下环绕的方式装饰旋律音;复乐段复奏时对后段做了动力性处理,比呈示时少了两小节;并引进新的和声材料(即31小节转到c小调),从而丰富了和声。

尾声的材料可以分两个部分,先是器乐化的间奏材料,随后又将间奏中级进上行的材料提取用复调手法加以处理,并在主调上形成完满终止。

(三) 结论: 纵上所述,这首短小而精致的钢琴小品,是以8小节并行进入的二句式方正乐段为基础,通过复合,再整体复奏,加上间奏、尾奏而形成的一段曲式。使用类似花腔的大跳构成半间奏,使用模仿弹拨乐器的器乐化音型构成复奏间的间奏,对比效果既鲜明,又有层次。

第八章 乐思陈述类型及其发展手法

摘要:乐思的陈述类型,关于补充与扩充,发展音乐的基本手法。

一、乐思的陈述类型: 1、呈示性陈述

25

呈示性陈述用于主题呈示段落具有陈述清晰、性质稳定的基本特点,表现为:a、主题曲调完整;b、调性与和声较为单纯,如明确的和声序进和终止,,内部即使有转调、离调也多为近关系调;c、结构较为规整、匀称。

2、展开性陈述

展开性陈述用于乐曲的发展性段落,具有不稳定性和动力性特点,标志是a、主题曲调片断化、零碎化;b、和声与调性呈不稳定倾向;c、结构不规整,细碎性和分裂性是其典型特征。

3、过渡性陈述

用于连接段落,连接两个互相对比的主题,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通常包含“承上”、“转化”、在后面段落所属调性的属功能上作准备的“启下”三个阶段,基本特征与展开性陈述相似。

4、收束性陈述:

用于结尾或补充段落,特征是:a、曲调虽具片断性、常常是已陈述过的主题的一部分的变化,但不作发展,多进行重复;b、调性稳定,和声是终止式的重复,或延续、重复主和弦,或出现主持续音,c、结构作片断的重复或逐渐分解是常见现象;

5、导入性陈述

用于全曲或基础部分的开始,起着某种导向或预示作用,有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二、关于补充与扩充 1、补充的手法:

? 延长或反复主和弦;例如肖邦《前奏曲》Op.28,no.1, ? 反复终止式;

? 使用变格终止作为补充终止; 2、补充的材料和手法

常使用前面用过的材料,用结构逐渐分裂的手法,使乐思由博返约,归于平静。补充终止常是终止式的重复,因此,和声比较稳定,不具有发展的动力。

3、补充的作用

? 肯定调性,加强完全终止,增加音乐的完整感和结束感;

26

? 使音乐一张一弛,获得余音绕梁的效果,以减轻乐段反复结构的呆板性; ? 平缓高潮带来的动力。 4、扩充的手法

? 动机或乐节的反复、模进、模仿或变奏;

? 在阻碍终止或不完全终止后,重复前面的乐节或乐句,最后以完全终止结束;

? 用复调手法、变奏手法或调性发展的手法扩充内部结构; 三、发展音乐的基本手法

1、原始陈述

原始陈述指乐思的最初出现。乐曲后面的一系列发展都可溯源于这种原始形态。

? 重要的乐思常在乐曲关键地方陈述,最常见的是在曲式基本部分的开始陈述,有时也在引子中陈述,常常起到预先展示的作用。例如:Schubert《未完成》第一乐章的引子,就是一个重要的乐思,在后面基础部分里起到极大的作用;Tchaikovsky《第六交响曲》引子中不仅包含主部主题的处刑,而且还预示了第一乐章主部中段主题。

? 重要的乐思应具有鲜明的音调特点,这常常表现为节奏、调式或旋律进行所有特点的有机结合。这样在后面进行一系列发展时,经常也能把这些特点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反映出来,才可保留它特殊面貌的易辨性。

? 研究每一首作品,首先应该把主要乐思的原始陈述与后面不同发展手法之间的关系弄清,然后综合观察所有发展手法,找出他们之间某种联系和规律。

2、重复

重复是音乐发展的基本手法;它虽然是最简单也是最重要。它可以突出被重复的乐思,使人加深印象。短小而又重要的乐思,重复尤其重要。

? 简单的多次重复,容易使乐思的陈述停滞。如果乐思的多次重复伴随着响度,速度、织体和音区的变化,会逐渐增加音乐气势,使之高涨起来,或逐渐削弱音乐气势,是指缓和、消失、停止。

? 在背景音乐中持续反复某种短小音型,常常具有某种表情意义。 ? 乐思常做对偶反复。因为偶数具有一种均衡和对称关系; 3、再现

27

经过原有材料展开或新材料陈述之后,再次出现原始材料,就形成再现。 再现体现了音乐的三阶段陈述:原始陈述、对比或展开陈述、再一次原始陈述(再现)。

再现不仅再次加深了对原始材料的印象,而且突出了原始材料的地位,使之成为这段音乐的主导内容,同时起着结构和主题材料概括统一的作用。

再现时除了织体写法、配器或演奏力度上的改变之外,音乐结构和内容上不作本质的变动,称为静止再现或原形再现。

4、变奏

在不改变乐思基本性格条件下,对乐思所作的可识别的“变动性处理”,称为“变奏”。

变奏可以增加音乐的流动性,或相反,使之更加明确化。变奏可以是旋律上的、和声上的、低音上的。

5、模进

模进就是一种移位重复,由于模进是带有动力因素的,所以常带来音乐的动力性发展。

6、宽放与紧收

宽放与紧收是指乐思在相同与近似的节拍中,将乐思按某种比例加快或放慢一倍、两倍或三倍的再陈述。

第九章 二段曲式

摘要:二段曲式的概述,有再现二段曲式的类型和特点、分析方法与要求,无再现二段曲式。

第一节:概述

一、定义:由两个功能不同的乐段有机结合构成的曲式,称为“二段曲式”。 其结构图式为:A+B或A+A′ 1、关于功能 a、基础型功能

? 呈示型功能:相应段落处在乐曲的开始部位,起着呈示音乐主要材料和

28

搜索更多关于: 曲式与作品分析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波兰作曲家肖邦在菲尔德的基础上,提高了夜曲的艺术水平,扩展了作品的规模,使它能够表现更深刻的思想感情和更丰富的意境。他的夜曲不是寂静的子夜,而是黎明的前夕,是离光明最近的时刻。舒曼评价它为“蔷薇之花”,是隐藏在鲜花之后的大炮。 2、关于《降B大调夜曲》 菲尔德一生共写了十九首夜曲,都是一些优雅的抒情小品,内容多情善感,形式简单朴素。在传世的作品中,以这首1814年之1818年间的《降B大调夜曲》最为盛名。 3、这首作品的整体结构性质是:以8小节的乐段为基础所构成的复乐段,整体再复奏一遍所形成的一段曲式。带有间奏和尾声。简单的结构图式如下: A43= [A8(a4+a4′)+ A10(a4+a6″)]+Re4+ [A 8(a4+a4′)+ A 8(a4+a4)] +Coda5 bB——F bB———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