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1“概念辨析”专题第2讲 - 岩石圈答案
江苏省邗江中学2014届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学案
专题一 “概念辨析”专题答案
第二讲 岩石圈
【易错概念1】地壳、岩石圈、软流层、板块
1.地壳:地球内部圈层分为地壳、地幔、地核,地壳最薄,且陆地稍厚,海洋更薄。
2.软流层位于地幔上部,物质呈熔融状态。 3.岩石圈的范围=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 地壳。
4.板块:全球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可以分为六个大板块,大板块内部又可以分为若干小板块。
【易错概念2】地质作用、变质作用、固结成岩作用、地壳运动、地质构造
【经典例题】
1. 填写表格,区分地质构造、地貌、地质作用: ①地 ②地 ③地 ④地 ⑤地 ⑥地 地质构造 背斜 向斜 断层 / / / 地貌 谷地(积水成河/湖) 山岭 断层面(泉水出露) 冲积扇 冲积平原 大陆架 形成该地貌的地质作用 外力侵蚀 外力侵蚀 地壳运动 外力沉积 外力沉积 / 2.如果⑦地没有断裂下陷,则该地的地质构造是 背斜 ,地貌是 山岭 ,形成地貌的地质作用是 地壳水平挤压 。
3.地下甲~戊几个地点中,发现油气可能性最大的是 戊 ,发现地下水可能性最大的是 丙 。如果在甲、丙两地选一处建隧道,合适的是 甲地 ,请说出理由: 甲地是背斜构造,天然拱形,结构稳定 ; 甲地是背斜构造,且位于隔水层,不受地
1
江苏省邗江中学2014届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学案
下水影响 。
4.甲是岩浆,乙1是侵入型岩浆岩,乙2是喷出型岩浆岩,丙是沉积物,丁是沉积岩,戊是变质作用。
5. ①~⑦表示地质作用,其中⑦表示地壳运动(上升/隆起),①②表示岩浆活动(岩浆上升、冷却、凝结),③表示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④表示外力作用(固结成岩),⑤表示变质作用。
【易错概念3】断裂与断层
水平张裂 地壳运动 张力过大 水平挤压 压力过大 升降运动 岩层岩层错动、位移 断裂 断层 不管是断裂还是断层,岩石裂隙处都是岩浆侵入、外力侵蚀的良好地点。
【经典例题】6.A 7.D 8.D
【易错概念4】生长边界与消亡边界
两者都是板块边界的类型。 板块移动方向 生长边界 消亡边界 挤压 张裂 两大大陆板块挤压 → → → 地貌 海岭、断层地貌等 巨大的褶皱山系、断层地貌 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挤压 → 海沟、岛弧、海岸山脉、断层地貌等 两侧板块名称 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 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 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 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 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 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 非洲板块、非洲板块 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南极洲板块、太平洋板块 板块运板块边界动方式 类型 挤压 挤压 挤压 挤压 挤压 挤压 张裂 挤压 张裂 消亡边界 消亡边界 消亡边界 消亡边界 消亡边界 消亡边界 生长边界 消亡边界 生长边界 【经典例题】9.填表理解板块构造学说对地形成因的解释: 地貌 马里亚纳海沟 台湾山脉 菲律宾群岛 爪哇岛 新几内亚岛 新西兰北岛、南岛 红海 安第斯山脉 太平洋东南部海底山脉 10.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1分),加利福尼亚谷地断裂下陷(1分) 。
【易错概念5】风化作用与侵蚀作用
风化作用:在温度、水以及生物等的影响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经常发生崩解和破碎,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岩石碎块或砂粒,这种作用叫风化作用。
侵蚀作用:水、冰川、空气等在运动状态下也可以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产物进行破坏,称为侵蚀作用。
2
江苏省邗江中学2014届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学案
风化和侵蚀都是对岩石的破坏作用。但风化作用相对侵蚀作用来说是在静态下比较缓慢地进行的,短时间内不易被人们觉察,而侵蚀是在较明显的动力作用下进行的,易于察觉。
11.B 12.A 13.C 14.A
【易错概念6】风力作用与风力侵蚀;风力侵蚀地貌、风力沉积地貌。
风力作用包括风力侵蚀、风力搬运、风力沉积等。由风力侵蚀形成的地貌,称为风力侵蚀地貌。
被风力搬运的物质,在风力减弱的情况下,会堆积下来,形成堆积地貌,称为风力堆积地貌。
【易错概念7】流水侵蚀地貌、流水堆积地貌
流水作用包括流水侵蚀、流水搬运、流水沉积等,由流水侵蚀(冲刷或溶蚀)形成的地貌,称为河流侵蚀地貌。
被河流搬运的物质,在地势趋缓,河流流速减慢的情况下,会堆积下来,形成堆积地貌,称为流水堆积地貌。
【易错概念8】冲积扇(洪积扇)、冲积平原、三角洲、河漫滩、海滩
冲积扇:当水流流出山口时,由于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在山麓地带堆积下来,形成扇状堆积地貌,称为冲积扇。
冲积平原:包括河漫滩、三角洲平原、山前冲积扇等。
河漫滩:在河流中下游地区,河流在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堆积体的面积不断扩大,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
三角洲:当携带着大量泥沙的河流进入海洋时,如果河流入海处水下坡度平缓,河水流速减慢,河流携带的泥沙便会堆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
海滩:是由海水搬运、积聚的沉积物(沙或石砾)堆积而形成的岸,可依沙的粗细分为砾滩(石滩)、沙滩。
【易错概念9】风力作用、流水作用、海浪作用、冰川作用 外力作用 分布区 主要在湿润、半湿润地区 侵蚀地貌 沉积地貌 沟谷、瀑布、峡谷(V形谷)、冲(洪)积扇、冲积平原、河口三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角洲(颗粒大小有分选性); 态; 喀斯特地貌的峰林、喀斯特地貌的石钟乳、石笋、石柱 石林、溶洞 海蚀崖、海蚀柱、海蚀平台 风蚀蘑菇、风蚀洼地 海滩 沙丘、沙垄、黄土高原形成(颗粒大小有分选性) 流水作用 海浪作用 风力作用 冰川作用 海边 干旱半干旱地区 高纬度、高海拔地区 U形谷、冰斗、刃脊、角峰、冰碛地貌(颗粒大小不具有分选峡湾 性) 【经典例题】15.D 16.C
3
江苏省邗江中学2014届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学案
【易错概念10】峡谷、峡湾
峡谷:成“V”形,是狭而深的河谷,多发育于地壳抬升的山区,河流强烈下切,侵蚀而成。
峡湾:冰川槽谷被海水淹没形成的狭窄的海湾。特点是狭长、曲折、岸壁陡峭,世界最深的峡湾在南美的巴塔哥尼亚海岸,还有挪威的西海岸。
【经典例题】17.B 18.C
【易错概念11】雅丹地貌与丹霞地貌
雅丹:是由平行相间排列的吹蚀沟槽与垄岗组成的崎岖破碎的地面。通常发育在干旱的湖积平原上由泥质岩层经定向风沿裂隙不断吹蚀形成。以新疆罗布泊雅丹附近最为典型。故名。 丹霞:发育于红色砂、砾岩层之上,沿岩层垂直节理由水流侵蚀及风化剥落和崩塌后退,形成顶平、身陡、麓缓的方山、石墙、石峰、石柱等奇险的丹崖赤壁地貌称丹霞地貌。世界上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西部、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地,以我国分布最广。
【经典例题】19.B 20.C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