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4-2015学年四川省德阳市七一中学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2014-2015学年四川省德阳市七一中学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7 18:21:55

最大最全最精的教育资源网 www.xsjjyw.com

四、(本题包括1小题,共12分.) 27.(12分)实验室中,可以利用下列装置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请回答下列问 题. (1)写出图中标有①、②的仪器名称:①是 _________ ②是 _________

(2)某同学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他选择上述装置中的 _________ 装置来制备.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 .如果该同学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他应该与 _________ 装置连接.为了证明二氧化碳气体已收集满,该同学的操作是 _________ . (3)该同学同时想到在实验室中可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可制到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 .如果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当收集满氧气后,应该如何操作? _________ .实验结束后,该同学想:“我怎么知道这气体就是氧气?”请你设计实验消除他的疑问: _________ . 五、我能计算(本大题有2个小题,共10分计算结果请保留一位小数.) 28.(4分)三聚氰胺(C3H6N6)俗称蛋白精,常被用作化工原料,但绝不可用于食 品加工.由它制成的树脂加热分解时会释放出大量氮气,因此可用作阻燃剂.请你计算三聚氰胺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29.(6分)一定质量的氯化钡(BaCl2)溶液和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 (H2SO4)刚好完全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稀盐酸.请计算: ①参加反应硫酸的质量是 _________ g. ②生成硫酸钡的质量. 全国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 天量课件、教案、试卷、学案 免费下载 | www.xsjjyw.com

最大最全最精的教育资源网 www.xsjjyw.com

2014-2015学年四川省德阳市七一中学

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2分)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之一.下列有关原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分子、原子、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 原子中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因而原子不显电性 B. 原子失去或得到电子变成离子 C. D.原子的电子决定着原子质量的大小 考点: 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 版权所有专题: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 A、分子、原子、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B、根据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方面进行分析; C、根据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分析; D、根据原子中各微粒的质量大小考虑. 解答: 解: A、金属和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水、氢气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如氯化钠,故正确; B、因为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总数等于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总数,并且电性相反,因此整个原子不显电性.故正确; C、在原子中,若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个,易失去电子带正电,形成阳离子,反之,多于4个的,易得到电子带负电,形成阴离子.故正确; D、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核外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故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 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了解质子数、电子数、核电荷数的关系. 2.(2分)下列变化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 A.热胀冷缩 轮胎爆炸 B. 冰雪消融 铁锅生锈 蜡炬成灰 汽油燃烧 C.D. 开水沸腾 电灯发光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A、热胀冷缩 轮胎爆炸都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版权所有全国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 天量课件、教案、试卷、学案 免费下载 | www.xsjjyw.com

最大最全最精的教育资源网 www.xsjjyw.com

B、冰雪消融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铁锅生锈有新物质铁锈生成,是化学变化; C、蜡炬成灰 汽油燃烧都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D、开水沸腾 电灯发光都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3.(2分)正确的基本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如图所示的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21cnjy.com A.B. 倾倒液体 C. 称量固体 D.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考点: 液体药品的取用;称量器-托盘天平;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A、从取用液体药品时注意事项去分析; B、从用托盘天平注意事项去分析; C、从检查气密性的方法去分析; D、从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注意事项去分析; 解答: 解:A、取用液体药品时应注意:①瓶塞倒放,②标签对准手心,③瓶口紧挨试管口,④倒完液体后立即盖紧瓶塞,并把试剂瓶放回原处;图中瓶口不挨试管口;故错误; B、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应把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由于氢氧化钠是有腐蚀性且易潮解的药品,应放在玻璃器皿里称量;图中放反了,且直接把氢氧化钠放在托盘上;故错误; C、检查气密性,先把导管浸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观察水中的管口有没有气泡冒出;如果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故正确; D、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①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1/3;②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③试管与桌面呈45°角;④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他人;⑤大拇指不能放在短柄上;图中试管内液体过多;故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好实验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 版权所有加热液体 全国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 天量课件、教案、试卷、学案 免费下载 | www.xsjjyw.com

最大最全最精的教育资源网 www.xsjjyw.com

4.(2分)燃烧和灭火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把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就能灭火 只有含碳元素的物质才能燃烧 B. 只要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 C. D.只有在点燃或加热时可燃物才能燃烧 考点: 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版权所有专题: 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 A、灭火原理是破坏燃烧的一个条件就会使燃烧停止,就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B、可燃物不一定含碳元素. C、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 D、有的可燃物须在点燃的条件下才能燃烧,而有的可燃物不需点燃也能燃烧. 解答: 解:A、灭火原理是破坏燃烧的一个条件就会使燃烧停止,就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具体的方法有:(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2)隔绝氧气或空气(3)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故正确; B、不一定只有含碳元素的物质才能燃烧,例如氢气不含碳元素,但可以燃烧,故错误; C、燃烧的条件是:(1)物质具有可燃性.(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故错误; D、有的可燃物须在点燃的条件下才能燃烧,而有的可燃物不需点燃也能燃烧.例如,白磷的着火点是40℃,通过缓慢氧化就能引起自燃.故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方法的理解,解答时要分析物质燃烧需要具备的必要条件,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5.(2分)人们生产、生活离不了空气.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工业上利用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从液态空气中分离出氧气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自然资源 B. 若大量有害物质进入空气中,仅靠大自然的自净能力,空气还能保持洁净 C. D.按体积分数计,空气中约含有氮气78%、氧气21%、其它气体和杂质1% 考点: 氧气的工业制法;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 版权所有专题: 空气与水. 分析: A、根据变化的特征分析判断; B、根据空气的重要应用分析; C、根据空气的污染分析; D、根据空气的成分分析判断. 解答: 解:A、工业上利用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从液态空气中分离出氧气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正确; B、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自然资源,具有重要的应用.故B正确; C、若大量有害物质进入空气中,仅靠大自然的自净能力,空气不能保持洁净,受到了污染.故C错误; D、按体积分数计,空气中约含有氮气78%、氧气21%、其它气体和杂质1%.故D全国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 天量课件、教案、试卷、学案 免费下载 | www.xsjjyw.com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最大最全最精的教育资源网 www.xsjjyw.com 四、(本题包括1小题,共12分.) 27.(12分)实验室中,可以利用下列装置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请回答下列问 题. (1)写出图中标有①、②的仪器名称:①是 _________ ②是 _________ (2)某同学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他选择上述装置中的 _________ 装置来制备.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 .如果该同学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他应该与 _________ 装置连接.为了证明二氧化碳气体已收集满,该同学的操作是 _________ . (3)该同学同时想到在实验室中可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可制到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 .如果采用排水法收集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