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20最新部编版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设计(全册)

2020最新部编版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设计(全册)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7:35:49

【设计意图:学生初步接触应用文,教师的引导示范作用特别重要,因此教师要把通知的各部分组成用严谨的语言表述出来,才有利于学生理解。】

(3)按照通知的书写规范,根据课本要求写一份通知。 例:通知各班班长领取新校服。

通 知

3月3日(星期五)上午10点,请各班班长在一楼大厅领取本班同学新校服。 解放北路小学 2017年3月1日 例2:通知班上同学参观博物馆

通 知

4月10日(星期一)上午8点,请同学们在学校正门集合,坐车参观市博物馆。 解放北路小学 2017年4月7日

第二课时

一、笔精墨妙,体验书法 1.预习自学

仔细观察“书写提示”列出的9个字,找出它们的偏旁,把偏旁和另外一部分作对比。

2.检查自学

明确每个汉字的偏旁

艳——“丰”字旁,静——“青”字旁,植——“木”字旁 霜——“雨”字头,睛——“目”字旁,害——“宀” 最——“日”字头,需——“雨”字头 3.师生合作找出这些汉字字形特点 (1)汉字各部分的占格情况

左右结构的字:偏旁占格少,另一部分占格多,例如:偏旁在左侧,整个字就要写得左窄右宽,比如“艳、植、睛”这三个字。

上下结构的字:同样是偏旁占格少,另一部分占格多,例如:偏旁在上方,就要写得上小下大,比如“霜、最”这两个字。

- 61 -

(2)找一找这些汉字主要由哪些笔画写成。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这些汉字都是横画或竖画较多的字。但是这些笔画的长短是不同的。

(3)学生根据总结的书写规律和注意事项进行写字练习。

【设计意图:这一板块旨在引导学生写好汉字。因此教师应首先帮助学生归纳总结这些汉字的共同特点,这些共性就是书写这些汉字时的注意事项。学生只有明白了这些规律,才能完成呢既定目标。】

二、集腋成裘,感悟经典 1.自学预习

(1)借助拼音将“日积月累”中的9个成语读熟,做到读准字音。 (2)查阅相关资料,找一找这9个成语分别对应哪些寓言故事。 2.检验自学成果

指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好这些成语

邯(hán)郸(dān)学步 滥(làn)竽(yú)充数 自相矛(máo)盾(dùn) 杞(qǐ)人忧天 3.小组合作展示成果:交流搜集的寓言资料

在这一环节中,对于学生不易理解的寓言,教师应进行及时的点拨指导。 邯郸学步:出自《庄子·秋水》,故事讲的是,战国时期,一个燕国人听说赵国邯郸人走姿很漂亮,便来到邯郸学习邯郸人走路。未得其能,又忘记自己的走姿,最后爬着回到了燕国。比喻一味地模仿别人,不仅学不到本事,反而把原来的本事也丢了。

滥竽充数: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上》,故事讲的是齐宣王派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南郭处士请求给齐宣王吹竽,齐宣王很高兴。官府给他的待遇和那几百人一样。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齐湣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喜欢听一个一个地独奏,南郭处士就逃跑了。

掩耳盗铃:出自《吕氏春秋·自知》:有个人想偷一口钟。想要背着它逃跑,但是,这口钟太大了,背不动;于是用槌子把钟砸碎,刚一砸,钟锽锽的响声很大。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耳朵紧紧捂住。他以为捂住自己的耳朵别人就听不到了。比喻自欺欺人。

自相矛盾:出自于《韩非子》:在战国时期,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他先夸耀自己的盾很坚硬,说:“无论用什么东西都无法破坏它!”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很锐

- 62 -

利,说:“无论什么东西都能将其破坏!”,市场上的人质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它们将怎么样?”,那个人无法回答。众人嘲笑他。形容行事或言语前后不统一。也指不连贯的性格或心情。

刻舟求剑:出自《吕氏春秋·察今》: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里掉到水中,他立即在船边上刻了个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停了,这个楚国人从他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寻找剑。 船已经前进了,但是剑不会随船前进,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故事告诉我们办事不能只凭主观愿望,不能想当然,要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而灵活处理。

画蛇添足:出自《战国策·齐策二》:楚国有个搞祭祀活动的人,祭祀完了以后,拿出一壶酒赏给门人们喝。门客们互相商量说:“这壶酒大家都来喝则不足够,一个人喝则有剩余。我们各自在地上比赛画蛇,先画好的人就喝这壶酒。” 有一个人先把蛇画好了,他拿起酒壶正要喝,却左手拿着酒壶,右手继续画蛇,说:“我能够给它画脚。”没等他画完,另一个人已把蛇画成了,把壶抢过去说:“蛇本来是没有脚的,你怎么能给它画脚呢!”然后他便把壶中的酒喝了下去。这个故事讽刺了那些做事多此一举,反而得不偿失的人。后以“画蛇添足”比喻做多余的事有害无益。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

杞人忧天:出自《列子·天瑞》:杞国有个人担心天塌下来,吃不好饭,睡不着觉,有个智者从天体构成对他进行了开导,终释疑惑。故事告诉人们不要为一些不切实际的事情而忧愁。

井底之蛙:出自《庄子·秋水》:一只青蛙生活在井里,它很快乐,但是它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所以孤陋寡闻,比喻见识短浅,思路狭窄的人。

杯弓蛇影:出自《风俗通义·怪神》:应郴请杜宣饮酒,挂在墙上的弓映在酒杯里,杜宣以为杯中有蛇,疑心喝下了蛇,心忧而病,应郴听说杜宣生病后来看望杜宣,杜宣看到墙上的弓后病就好了,后用“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扰。

学生明确这9个成语蕴含的道理后,再次朗读。

【设计意图:对于从寓言故事所演化而来的成语,学生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因此这一环节要充分发挥学生查阅资料进行学习的能力,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也能拓展他们的知识面,提升语文素养。】

- 63 -

快乐读书吧

教材解析:

本单元快乐读书吧的主题是小故事大道理。这样的主题与本单元的学习主题相契合。整个主题又分为两部分,一是“你读过这本书吗”,向学生推荐了《中国古代寓言》这本书,旨在扩大学生的阅读量,继续深化本单元的学习寓言,理解道理这一主题。二是“相信你可以读更多”,向学生推荐了《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拉封丹寓言》这三部外国著名寓言集,旨在引导学生打开世界寓言宝库的大门。

教学目标:

1.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

2.读《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拉封丹寓言》,感受世界寓言文学的魅力。

教学重点:

理解寓言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

本课采取读书报告会的形式进行,教师制作相关PPT。学生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拉封丹寓言》。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饱览寓言悟真知

1.在《中国古代寓言》中选择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故事进行小组内部交流。 (1)运用复述故事的方法,用自己的语言向别人介绍一则寓言故事。 (2)把这则寓言故事蕴含的道理讲清楚。

(3)小组内部进行故事整合,选取有代表性的,有深刻教育意义的寓言故事。 2.小组之间交流彼此准备的寓言故事。

(1)复述故事时,注意人物对话的语气,注意人物的动作,神态。 (2)讲述道理时,讲道理和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

- 64 -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设计意图:学生初步接触应用文,教师的引导示范作用特别重要,因此教师要把通知的各部分组成用严谨的语言表述出来,才有利于学生理解。】 (3)按照通知的书写规范,根据课本要求写一份通知。 例:通知各班班长领取新校服。 通 知 3月3日(星期五)上午10点,请各班班长在一楼大厅领取本班同学新校服。 解放北路小学 2017年3月1日 例2:通知班上同学参观博物馆 通 知 4月10日(星期一)上午8点,请同学们在学校正门集合,坐车参观市博物馆。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