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7年高考化学选修5作业与单元评估第三章
9.B 分析该题所给信息,该有机物结构中不含苯环结构,A错误;该化合物中含有—OH,能发生酯化反应,B正确;结构中的5个甲基位置不同,C错误;因为含有双键,能够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
10.D Na可与—OH及—COOH反应;H2可与碳碳双键及—CHO反应;Ag(NH3)2OH、新制Cu(OH)2悬浊液均可与—CHO及—COOH反应;NaOH可与酯基及—COOH反应;KMnO4酸性溶液可与碳碳双键、—OH及—CHO反应。
11.D A物质中羟基直接连在苯环上,属于酚类,但酚羟基不能和NaHCO3溶液反应,A项错误;B物质中羟基连在链烃基的饱和碳原子上,属于醇类,不能使FeCl3溶液显紫色,B项错误;C物质属于酚类,苯环上酚羟基的邻、对位氢原子可以被溴取代,根据C物质的结构简式可知1 mol C最多能与2 mol Br2发生反应,C项错误;D物质中羟基连在烃基的饱和碳原子上属于醇类,并且与羟基相连的碳的邻位碳原子上有H原子,所以D物质可以发生消去反应,D项正确。
12.D 选用①,溶液分层,浮在银氨溶液上层的为苯,处于银氨溶液下层的为CCl4;将无明显现象的两种液体水浴加热,有银镜生成的为乙醛,无明显现象的为苯酚。选用②,溶液分层,上层溶液呈无色的为苯,下层溶液呈无色的为CCl4,剩余两溶液加热到沸腾,有红色沉淀生成的为乙醛,另一种为苯酚。选用④,溶液分层,上层呈橙红色的为苯,下层呈橙红色的为CCl4;有白色沉淀生成的为苯酚,溶液褪色的为乙醛。
13.C A选项方法产物为CH2ClCH2Br,B选项操作会产生很多其他副产物,D选项操作会产生CHClBrCH2Cl。
14.C 水杨酸中含有6种不同类型的氢原子,故其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应有6个峰;环己醇不含酚羟基,不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1 mol水杨酸环己酯水解最多消耗2 mol NaOH。
15.A 将题给信息列成如图流程:
由乙与丙按物质的量之比为2
1进行酯化可推知乙是一元羧
酸,丙是二元醇,从而推出乙是ClCH2COOH,则丙是HOCH2CH2OH,则可确定甲是ClCH2CH2OH。
16.A 两种物质中的酚羟基数目不等,故不是同系物;两种物质中都含有酚羟基,用FeCl3溶液无法鉴别它们;1 mol秦皮素最多可与4 mol NaOH反应。
17.A 三种物质中,只有丁香酚含有酚羟基因此可先用FeCl3
溶液鉴别出丁香酚;剩下两种物质中,肉桂酸含有碳碳双键,可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将两者区分开来。
——————————————————————————— 18.乙酸香兰酯是用于调配奶油、冰淇淋的食用香精,其合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不属于取代反应
B.乙酸香兰酯的分子式为C10H10O4 C.可用银氨溶液来区分香兰素和乙酸香兰酯 D.乙酸香兰酯在NaOH溶液中水解可得到香兰素
19.“神舟十号”宇航员使用的氧气瓶是以聚酯玻璃钢为原料的。甲、乙、丙三种物质是合成聚酯玻璃钢的基本原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生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1 mol乙物质可与2 mol钠完全反应生成1 mol氢气 C.甲、丙物质都能够使溴的四氧化碳溶液褪色 D.甲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产物之一与乙互为同系物
20.对有机物( )
A.该物质能发生加成、取代、氧化反应
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B.该物质遇FeCl3溶液显色,1 mol该物质能与2 mol Br2发生取代反应
C.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11H15O3
D.1 mol该物质最多消耗Na、NaOH、Na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
2
1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非选择题(共4个小题,共60分)
21.(12分)实验室制取乙酸丁酯(用浓硫酸作催化剂)的实验装置有如图所示两种装置供选用,其有关物质的物理性质如表。
熔点(℃) 沸点(℃) 乙酸 16.6 117.9 1-丁醇 -89.5 117 乙酸丁酯 -73.5 126.3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