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含12套中考模拟卷)安徽省芜湖市2018-2019年中考化学2月质量监测试卷
仪器的连接顺序为: 一氧化碳 → C → F → 燃着的酒精灯 。
①装置C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该装置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 ②若一氧化碳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则通过测量反应前后装置F的增重,来测算氧化铁样品中所含Fe2O3的质量分数,则测算结果将_________(填“偏小”、“偏大”、“不受影响”之一)。
③若实验过程中不进行尾气处理,逸出的CO气体会危害人身安全,并污染空气。下列有关煤气(主要成分CO)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在有煤炭炉的室内放置一盆水,可防止煤气中毒
B.发现室内有人煤气中毒时,应立即开灯检查并用手机打急救电话 C.发现有人煤气轻微中毒时,应速将病人移到通风良好、空气新鲜的地方 D.点燃一氧化碳气体前,必须先检验其纯度
【答案】 A→E→D→H CaCO3 + 2HCl CaCl2 + H2O + CO2↑ 将一根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若其熄灭,则说明CO2已集满 3CO + Fe2O3
高 温
2Fe + 3CO2 红色固体逐渐变黑色 偏大 CD
【解析】(1)①制取二氧化碳用固液不加热型装置A,由于制得的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需要经过装置E 除去氯化氢气体,后经装置D除去水分,后有向上排空气法装置H收集,故顺序为 A→E→D→H ②装置A中发生反应是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 + 2HCl=CaCl2 + H2O + CO2↑。
③证明CO2已收集满的方法是将一根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若其熄灭,则说明CO2已集满;
(2)①装置C处发生反应是氧化铁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O + Fe2O3
高 温
2Fe + 3CO2 ;该装置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红色固体逐渐变黑色。
②若一氧化碳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则F装置中质量增加量偏大,故测量结果偏大; ③A.一氧化碳难溶于水,故在有煤炭炉的室内放置一盆水,不能防止煤气中毒,错误; B.发现室内有人煤气中毒时,如立即开灯检查可能引起爆炸,错误;
C.发现有人煤气轻微中毒时,应速将病人移到通风良好、空气新鲜的地方,正确; D.点燃一氧化碳气体前,必须先检验其纯度,正确。故选CD 。 五、推断题
19.已知某固体混合物A中可能含有NaCl、CaCO3、Mg、Cu四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小黄同学按下图所示步骤进行了实验探究,观察实验现象,并加以分析推理:(设过程中所有可能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进行)
根据上述实验信息,试回答下列问题:
⑴气体B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沉淀H是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沉淀C的颜色为____________。
⑵滤液I中肯定含有的阴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⑶混合物A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⑷试写出步骤③中一定发生的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⑸混合物A中不能确定的物质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另取少量混合物A,试设计实验证明该物质是否存在?(简要说明实验步骤、发生的现象及结论)______________。
【答案】 CO2、H2 AgCl 红色 NO3ˉ Mg、Cu、CaCO3 MgCl2 + 2AgNO3 = 2AgCl↓+ Mg(NO3)2 或CaCl2 + 2AgNO3 = 2AgCl↓+ Ca(NO3)2 NaCl 用试管(或小烧杯)取少量混合物A,加入适量水溶解,过滤,另取少量滤液,向其中滴加适量AgNO3溶液和稀硝酸,若出现白色沉淀,则A中有NaCl;若无明显现象,则A中没有NaCl。
【解析】(1)气体B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并且有气体F,说明B中一定有二氧化碳气体和氢气,化学式为CO2、H2;说明固体中含有碳酸钙、镁、铜,故滤液中有氯化钙和氯化镁,加入适量的硝酸银后,有白色沉淀生成,故白色沉淀是氯化银,化学式AgCl; 沉淀C为红色的固体铜;
(2)滤液I中肯定含有的阴离子是NO3ˉ;
(3)由上可知,化合物A中一定含有镁、铜、碳酸钙,化学式为Mg、Cu、CaCO3;
⑷步骤③中发生的是氯化镁或氯化钙与硝酸银的反应,反应方程式为MgCl2 + 2AgNO3 = 2AgCl↓+ Mg(NO3)2 或CaCl2 + 2AgNO3 = 2AgCl↓+ Ca(NO3)2;
(5)反应前后不能确定的物质是NaCl,用试管(或小烧杯)取少量混合物A,加入适量水溶解,过滤,另取少量滤液,向其中滴加适量AgNO3溶液和稀硝酸,若出现白色沉淀,则A中有NaCl;若无明显现象,则A中没有NaCl。 六、综合题
20.金属材料具有优良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
⑴下列金属制品中,主要利用了金属导电性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A.黄金饰品 B.铁锅 C.铜导线 D.不锈钢刀具
⑵钢铁锈蚀会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防止或减缓钢铁锈蚀的常用方法有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⑶“曾青得铁则化为铜”,这是世界湿法冶金的先驱。试写出用铁和硫酸铜溶液为原料进行湿法炼铜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它属于__________ 反应。(填“化合”、“分解”、“复分解”、“置换”之一) ⑷为了测定某黄铜(铜锌合金)样品的组成,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称取了该样品20g,向其中逐滴加入9.8%的稀硫酸至刚好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反应过程中,生成气体与所用硫酸溶液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试计算:该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
【答案】 C 制成不锈钢( Fe + CuSO4 FeSO4 + Cu 置换 13.5g 【解析】⑴ 金属做导线是利用了金属的导电性,故选C
⑵ 防止金属锈蚀的方法有将钢铁制成不锈钢或 钢铁表面洁净后,覆盖保护层,例如涂油、漆,镀锌,烤蓝工艺 等)
⑶ 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反应方程式为Fe + CuSO4 FeSO反应生成新的单质和新的化合物,是置换反应 ; ⑷解:设Zn的质量为x,则 Zn + H2SO4 = ZnSO4 + H2↑ 65 2 x 0.2g ∴
65x?20.2g,得x?6.5g 则样品中Cu的质量 = 20g - 6.5g = 13.5g 答:该样品中含有13.5g Cu 。
4 + Cu ,该反应是单质与化合物化学中考模拟试卷含答案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下列各题均有4个选项,其中只有1个是符合题意的(每小题1分,共25分) 1.下列食品制作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大豆磨浆 B.西瓜榨汁 C.蛋糕切块 D.木瓜酿酒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生铁 B.冰水共存物 C.石灰水 D.加碘盐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二氧化碳 B.水蒸气 C.氮气 D.氧气 4.下列物质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A.冰 B.干冰
A.聚酯纤维是天然纤维 B.羊毛的主要成分是合成纤维 C.这种玩具的面料吸水性和透气性差 D.可以用燃烧的方法区分羊毛与聚酯纤维
6.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2-
A.O B.2O C.O2 D.O
7.日本的强震海啸引发核反应堆爆炸,产生核辐射,其中碘—131是放射性碘的同位素,其辐射波主要破坏人的免疫系统,碘—131原子核内共有53个质子和78个中子,其核外电子数为
A.131 B.78 C.53 D.25
8.日本东京电力公司4月6日宣布,在注入硅酸钠等阻水材料后,第一核电站高辐射污水不再流入大海。硅酸钠的化学式是Na2SiO3,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 2 C.+ 3 D.+4 9.北京在修缮长城时,使用了大量的氢氧化钙。氢氧化钙的俗称是
A.火碱 B.烧碱 C.熟石灰 D.小苏打
10.实现“低碳经济”的一种策略是节约能源。下列制备氢气的方法最节能的是
A.电解水:2H2O
通电
C.二氧化硫 D.五氧化二磷
5.有一种毛绒玩具的面料为羊毛(绒),内充物为无毒聚酯纤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H2↑+O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