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含12套中考模拟卷)安徽省芜湖市2018-2019年中考化学2月质量监测试卷

(含12套中考模拟卷)安徽省芜湖市2018-2019年中考化学2月质量监测试卷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1 2:27:24

安徽省芜湖市2018-2019年中考化学2月质量监测试卷

一、单选题

1.成语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蜡炬成灰 B.滴水成冰 C.聚沙成塔 D.刻舟求剑 【答案】A

【解析】A、蜡炬成灰涉及蜡烛的燃烧,涉及化学变化,正确; B、滴水成冰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的生成,是物理变化,错误; C、聚沙成塔没有新物质的生成,是物理变化,错误; D、刻舟求剑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错误。故选A。

2.2017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确定的主题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与之相违背的是 A.分类回收生活垃圾,垃圾资源化 B.为增添节日气氛,燃放烟花爆竹 C.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 D.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态环境 【答案】B

【解析】A. 分类回收生活垃圾,垃圾资源化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正确; B、燃放烟花爆竹会造成空气污染,错误;

C、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减少空气污染,正确; D、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态环境,正确。故选B。

3.下图为初中化学实验考查中常见的部分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答案】D

【解析】A、测定溶液的pH时不能将pH试纸直接插入待测液体中,错误; B、向试管中加入固体铁钉时,要将试管平放,错误; C、该过滤装置中缺少玻璃棒,错误;

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是正确的。故选D。 4.生活处处有化学。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进入久未开启的枯井或地窖,先做灯火实验 B.燃着的酒精灯不慎被打翻,可用水进行扑灭

C.室外发生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逆风及时逃离现场

D.误服碳酸钡等重金属盐时,立即服用豆浆、牛奶等缓解中毒症状,并及时送医 【答案】B

【解析】A、久未开启的枯井或地窖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等气体,故为了人体健康,要做灯火实验,正确;

B、燃着的酒精灯不慎被打翻,应该用湿抹布盖灭,错误;

C、室外发生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逆风及时逃离现场,正确;

D、误服碳酸钡等重金属盐时,立即服用豆浆、牛奶等缓解中毒症状,并及时送医,正确。故选B。 5.5.化学可以为我们解决能源、材料、粮食和环境等重大问题,从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以下观点不正确的是( )。

A.用风能或太阳能发电替代燃煤发电 B.玻璃和玻璃钢都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C.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共同施用 D.大力研发可降解塑料以减少白色污染 【答案】B

【解析】A. 用风能或太阳能发电替代燃煤发电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正确; B、玻璃属于无机材料,玻璃钢属于有机非金属材料,错误; C、氨态氮肥遇到碱性的物质易生成氨气降低肥效,正确; D、大力研发可降解塑料以减少白色污染,正确。故选B。

6.富硒大米中的硒元素具有防癌和抗癌作用。右图是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硒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示中x = 18 B.硒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 C.硒属于非金属元素 D.硒原子在反应中易失去6个电子 【答案】D

【解析】A、2+8+x+6=34,x=18,正确;

B、由图可知,硒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正确; C、硒字的偏旁是石字,故是固态非金属元素,正确;

D、硒原子在反应中易得到6个电子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错误。故选D。 7.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化学模型中正确的是

A.原子结构模型 B.物质分类模型 C.空气组成模型 D.物质酸碱度模型 【答案】D

【解析】A、原子核中包含质子,错误; B、化合物属于纯净物,错误;

C、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占78%,氧气的体积占21%,错误; D、胃液显酸性,肥皂水显碱性,水显中性,正确。故选D。

8.化学知识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下列归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B.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一定显碱性 D.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答案】C

【解析】A、由两种元素组成且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是氧化物,错误; B、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比如水,错误; C、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一定显碱性,正确;

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一定是中和反应,比如,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不是中和反应,错误。故选C。 【点睛】

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是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9.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30% C.欲除去甲物质中混有的少量乙物质,可采用降温结晶法 D.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答案】B

【解析】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正确;

B、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30g,故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错误;

30g?100%?23.1%,

30g?100gC、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不大,故欲除去甲物质中混有的少量乙物质,可采用降温结晶法,正确;

D、由溶解度曲线可知,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正确。故选B。 10.下列有关氢氧化钠性质探究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甲向接近沸腾的水中加入一定量NaOH固体,液体迅速沸腾 B.乙将少量头发加入到热的浓NaOH溶液中,头发逐渐溶解消失

C.丙向久置空气里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检验其是否变质 D.丁向盛满CO2气体的集气瓶中加入适量浓烧碱溶液,鸡蛋被“吞”入瓶中 【答案】C

【解析】A、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量,故向接近沸腾的水中加入一定量NaOH固体,液体迅速沸腾,正确; B、头发是蛋白质,与热的氢氧化钠溶于反应,故头发逐渐溶解消失,正确;

C、氢氧化钠变质后生成的碳酸钠溶液仍然显碱性,故不能用无色酚酞试液,检验其是否变质,错误; D、向盛满CO2气体的集气瓶中加入适量浓烧碱溶液,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瓶内压强降低,在大气压的作用下,鸡蛋被压入瓶中,正确。故选C。

11.“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处理为无毒气体,下图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及个数均不变

C.反应物均为氧化物 D.参加反应的【答案】C

和质量之比为1∶1

【解析】A、由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物中没有单质参加反应,故不可能是置换反应,错误;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安徽省芜湖市2018-2019年中考化学2月质量监测试卷 一、单选题 1.成语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蜡炬成灰 B.滴水成冰 C.聚沙成塔 D.刻舟求剑 【答案】A 【解析】A、蜡炬成灰涉及蜡烛的燃烧,涉及化学变化,正确; B、滴水成冰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的生成,是物理变化,错误; C、聚沙成塔没有新物质的生成,是物理变化,错误; D、刻舟求剑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错误。故选A。 2.2017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确定的主题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与之相违背的是 A.分类回收生活垃圾,垃圾资源化 B.为增添节日气氛,燃放烟花爆竹 C.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 D.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态环境 【答案】B 【解析】A. 分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