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旋挖钻钻孔捆绑式抗滑桩施工方案
桩基础、承台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巴中市巴州区南柳路老土地至柳岗场镇段环线公路水毁恢复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 2、现场踏勘、施工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和信息。 3、拟投入本工程的施工技术力量和施工机械设备。 4、我公司多年积累的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5、本工程涉及的施工技术、安全、文明、质量验收方面标准和交通部颁发的规范、规程及法规文件等。
6、《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规范》 JGT 041-2000 7、《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2003
8、《公路工程基桩动测技术规程》 JTJ/T F81-01-2004 9、《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 F80/1-2004 10、《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 JTG E30-2005 11、《公路工程石料试验规程》 JTG E41-2005 12、《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G E42-2005 13、《公路工程水质分析操作规程》 JTJ056-84 14、《道路工程术语标准》 GBJ124-88
15、《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GB/T175-1999 16、《混凝土外加剂》 GB/T8076-97
17、《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条件》 GBJ119-88 二、编制原则
1、在充分理解设计文件的基础上,以设计图纸为依据,采用先进、合理、经济、可行的施工方案。
2、整个工程全过程对环境破坏最小、占用场地最少,采取对周围环境保护措施,避免周围环境的破坏。
3、充分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施工设备,做到机械化作业、标准化作业、流水作业,坚持技术先进性、科学合理性、经济适用性、安全可靠性相结合原则。
4、强化质量管理,树立优良工程观念,创一流施工水平,创精品工程。
5、实施项目法管理,通过对劳务、设备、材料、资金、方案、信息、时间与空间条件的优化处置,实现成本、工期、质量及社会效益的预期目标。 三、桩基础的施工组织机构及职责
本着安全、优质、高效完成钻孔桩的施工,项目经理部按照“集中领导、职责明确、提高效率、有利协调”的原则,成立钻孔桩工程施工作业领导小组。
1、工程技术部:负责钻孔灌注桩工程技术交底工作,施工现场技术、质量的管理工作。
2、工地试验室:负责拌合站、钢筋加工场、原材料的检验与审报,混凝土生产配合比的调试,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施工现场钻孔灌注桩泥浆比重的检测。
3、安全质量部:负责施工现场各类的安全及文明工作,负责施工过程各环节质量控制。
4、机械物资部:负责原材料采购。施工现场场地平整,泥浆池开挖、泥浆清理,钻机就位,钢筋笼运送、安装,混凝土灌注。
5、混凝土拌合站:负责按照配合比拌合混凝土。 6、钢筋加工场:负责钻孔灌注桩钢筋笼加工及运送。
7、钻孔灌注桩施工队:负责全线所有抗滑桩基的钻孔、成孔、钢筋笼安装及混凝土灌注。
四、桩基础施工工艺
1、桩身开挖的准备工作
(1)现场核对设计,按设计测定桩位,进行施工放样。放样时要根据工地具体情况和施工可能发生的误差,每边较设计尺寸略大一些。然后整平孔口场地。
(2)在井口上竖井架或摇头扒杆出碴、进料、起吊高度应高出井口3m以上,搭设临时风雨棚,做好井口排水沟。为了施工人身安全,井口设栏杆(薄壳支护高出地面者可不设)及供起吊人员装卸料用的脚踏板和井口开关门。
(3)备置起吊用萝筐或特制的活底箱、桶及0.5t卷杨机,卷扬机必须设置卡紧装置。当桩间距离较短,要考虑开挖与护壁砼灌注有工序间隙时间。
(4)当井内有地下水时,还应配备潜水泵或其他类型的高扬抽水机。
(5)对业主提供的坐标和水准点进行复核,做好轴线控制桩位和半永久性水准点,作出放线测量报告并及时与建设方会签。
(6)确定设备设置位置,按顺序组织设备就位安装。 2、施工测量
(1)该工程拟投入的仪器主要有全站仪和自动安平水准仪。
(2)在拟建建筑物四周布设水准点,作为建筑物沉降观测的依据。水准点闭合差应小于±12√H 。场地整理及土方开挖时应保护好水准点。开挖前应根据场区二级控制点,定出单体轴线控制点,作为轴线控制和放样的依据。用全站仪测出各控制线及轴线,用钢卷尺丈量各桩心位置,为了便于轴线、桩中心和垂直度复核,书面报请监理复核。
(3)桩位经施工人员、监理单位测量人员、建设单位在开挖前检验合格,钉上木桩,并以桩上的铁钉作标记,用砼固定木桩,放样完毕即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3、人工挖孔桩成孔施工 (1)施工流程
场地平整→清孔壁、校核垂直度和桩径→混凝土护壁→下挖。 (2)桩基础人工成孔施工 1)成孔施工方法
①采用短把的镐、锹等简易工具进行人工挖土,遇到比较硬的岩层时,可用风镐或人工凿除施工。垂直运土,用人工进行垂直运土;轴线经复核无误后开始第一节开挖,每进尺1米做混凝土护壁一次,即以1米为一个施工段;当桩孔深度超过10米时用鼓风机和输风管向桩孔中送入新鲜空气,提土桶上下保证联系通畅。
②成孔开挖以二人为一个小组配合,每小组一天安排2~3根桩进行流水作业,保证每根桩每天进尺一至两模,施工时共成立5个小组交叉施工。
③开挖过程中遇到孤石或其它障碍物时,采用人工及空压机和风镐配合施工。 4、清底验收
当桩孔挖至设计标高时,则停止掘进,通知建设方(或监理单位)会同设计、勘察、质监等单位共同鉴定,满足要求后迅速扩大桩头,清理孔底及时验收。
成孔质量要求标准:
(1)深度和持力层达到要求; (2)垂直度<0.4%,桩平面偏差<5cm; (3)井底沉渣厚度为零。 5、钢筋的制作、安装:
钢筋的品种和质量,焊条、焊剂的牌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的有关标准的规定。冷拉、冷拔钢筋的机械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钢筋的表面应保持清洁。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经除锈后仍有麻点的钢筋严禁按原规格使用。
(1)施工注意事项 1)避免质量通病。
2)钢筋开料切断尺寸不准,根据结构钢筋的所在部位和钢筋切断后的误差情况,确定调整或返工。
3)钢筋成型尺寸不准确,箍筋歪斜,外形误差超过质量标准允许值,对于I级钢筋只能进行一次重新调直和弯曲,其他级别钢筋不宜重新调直和反复弯曲。
4)箍筋的接头应交错排列垂直放置;箍筋转角与竖向钢筋交叉点均应扎牢。绑扎箍筋时,铁线扣要相互成八字形绑扎。
5)下层柱的竖向钢筋露出楼面部分,宜用工具或柱箍将其收进一个柱筋直径,以利上层柱的钢筋搭接,当上下层柱截面有变化时,其下层柱钢筋的露出部分,必须在绑扎梁钢筋之前,先行收分准确。
6)钢筋笼的主筋、箍筋和加劲箍筋应按品种、规格、长度编号堆放,以免造成弯曲和错用。
7)钢筋笼放入桩孔时必须有保护层垫块。 (2)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1)机械必须设置防护装置,注意每台机械必须一机一闸并设漏电保护开头。 2)工作场所保持道路畅通,危险部位必须设置明显标志。 3) 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熟识机械性能和操作规程。 (3)钢筋的绑扎接头应符合规定:
1)搭接长度的末端距钢筋弯折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