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3份试卷汇总)2018-2019学年湖北省黄石市中考第一次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物质具有多种性质,解答时应该理解物质的用途是由物质的哪种性质决定的.
11.下列各组物质是按氧化物、单质、混合物进行分类的是( ) A.冰 生铁 矿石 B.干冰 氢气 矿泉水 C.甲烷 生石灰 过磷酸钙 D.四氧化三铁 铁 高锰酸钾 解析:B 【解析】
A、冰属于氧化物,生铁属于混合物,矿石属于混合物;B、干冰属于氧化物,氢气属于单质;矿泉水属于混合物;C、甲烷属于有机物,生石灰属于氧化物,过磷酸钙属于混合物,成分是磷酸二氢钙和硫酸钙;D、四氧化三铁属于氧化物,铁属于单质,高锰酸钾属于化合物。故选B。 12.如图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有关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分别表示质子数不同的3 种原子。下列
A.乙中含有四种元素 B.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C.反应的本质是原子进行了重新组合
D.甲、乙相对分子质量之和等于丙、丁相对分子质量之和 解析:C 【解析】
试题分析:从图示看:乙中含有三种元素;反应前后分子个数改变;反应的本质是原子进行了重新组合;甲、和两个乙分子相对分子质量之和等于两个丙、和一个丁相对分子质量之和。故选C. 考点:反应的微观示意
13.某固体混合物由硫化钠(Na2S)和亚硫酸钠(Na2SO3) 两种物质组成。已知该固体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2%。则该固体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23% B.46% C.50% D.78% 解析:B
【解析】混合物由硫化钠(Na2S)和亚硫酸钠(Na2SO3) 两种物质组成,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2%,则Na2S质量分数是1-22%=78%,Na2S中钠元素和硫元素质量比是46∶32=23∶16,固体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8%×
×100%=46%。故选B。
14.下列化学用语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N2 解析:C 【解析】 【详解】
元素符号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化学式能表示一种物质,当元素符号又是化学式时,就同时具备了上述三层意义。
A.该符号是氮气的化学式,不能表示一个原子,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O属于气态非金属元素,可表示氧元素,表示一个氧原子,但不能表示一种物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Cu属于金属元素,可表示铜元素,表示一个铜原子,还能表示铜这一纯净物,故选项符合题意。 D.该符号是二氧化碳的化学式,不能表示一个原子,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金属、大多数固体非金属、稀有气体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它们的元素符号,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
15.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和水果中,它能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面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由6个碳元素,8个氢元素,6个氧元素构成 B.维生素C中,C、H、O元素的质量比是6:8:6 C.它是一种氧化物 D.它是由C6H8O6分子构成的 解析:D 【解析】 【详解】
A、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选项说法错误。
B、维生素C中,C、H、O三种元素质量比为(12×6):(1×8):(16×6)=9:1:12,故选项说法错误。
C、维生素C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D、维生素C是由C6H8O6分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
16.在Cu(NO3)2、Al(NO3)3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得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上滴加稀硫酸时有气泡产生.则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有______;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O
C.Cu
D.CO2
为(写出一个即可).______.
解析:Fe、Al Fe + 2AgNO3 = 2Ag + Fe(NO3)2 或 Fe + Cu(NO3)2= Cu + Fe(NO3)2 【解析】
由于金属活动性顺序是:铝>铁>铜>银,向含有AgNO3、Cu(NO3)2、Al(NO3)3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铁粉首先置换硝酸银中的银,待硝酸银完全反应后继续与硝酸铜发生反应而不能与硝酸铝发生反应;因为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有铁粉,即所加的铁粉过量,那说明原混合溶液中的银和铜全部被置换出来,即滤液中肯定没有Cu(NO3)2、Al(NO3)3,因为铁和Cu(NO3)2、Al(NO3)3反应时生成的是Fe(NO3)2,所以滤液肯定中有Fe(NO3)2;又因为铁不能从Al(NO3)3液中置换出铝,所以滤液中肯定含有Al(NO3)3;所以,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有:Al3+和Fe2+,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 +2AgNO3=2Ag+Fe(NO3)2 或 Fe+Cu(NO3)2=Cu+Fe(NO3)2。
17.如①、②图中是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结构图。则
2+
3+
(1)氟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
(2)D中X=_____。 在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 (填序号); (3)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的_____(填序号)化学性质相似; (4)由氟元素和钙元素组成的氟化钙的化学式为_____。 解析:19.00 1 BC B CaF2 【解析】 【详解】
(1)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00。
(2)D是氩元素,是稀有气体元素,化学性质很不活泼,不容易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的是原子,因此X=11﹣2﹣1=1.在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BC,这是因为BC的核内质子数都是17。 (3)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的B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这是因为AB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7。 (4)由氟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最外层电子数是7,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而形成带1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则该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钙元素显+2价,氟元素显﹣1价,钙和氯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aF2。【点睛】 18.某蔬菜基地在种植蔬菜时,常采用下列方法。 (1)施用适量的氮肥可以使种植的蔬菜叶色浓绿。 ①下列化肥中,属于氮肥的是_____(填字母)。 A 碳酸氢铵(NH4HCO3)
B 草木灰(主要成分K2CO3) C 磷矿粉[Ca3(PO4)2]
②草木灰呈碱性,你认为它_____(填“能”或“不能”)与所选的氮肥混合施用。理由:_____。 (2)用大棚种植蔬菜时,常向大棚中补充气体肥料CO2。 ①目的是促进绿色植物的_____作用。
②若提供的气体肥料CO2中混有少量的SO2,为了除去SO2,现设计以下两种方法。 甲方法:将气体通过足量的碳酸氢钠溶液。 乙方法:将气体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提供资料] CO2与NaHCO3不会发生反应;
SO2+2NaHCO3===Na2SO3+H2O+2CO2;SO2+2NaOH===Na2SO3+H2O。
请你利用提供的资料和所学的知识分析:上述_____方法可行(填“甲”或“乙”),理由是_____。 解析: (1)①A ②不能 二者混合施用会生成氨气,降低肥效
(2)①光合 ②甲 CO2与NaHCO3不会发生反应,SO2与NaHCO3能反应,不但能除去SO2,而且还能增加CO2的含量,并且CO2可以与NaOH反应,不符合要求 【解析】
试题分析:(1)①碳酸氢铵(NH4HCO3)只含植物需要的营养元素氮元素,为氮肥。
②碳酸氢铵为铵态氮肥,能与碱性物质反应生成氨气,所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草木灰呈碱性,所以二者不能混合施用,以防二者反应生成氨气,降低肥效。 (2)①二氧化碳充足,可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②NaHCO3与CO2不反应,与SO2反应,不但能除去SO2,而且还能增加CO2的含量。所以甲可行。 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所以乙不可行。 考点:化肥的种类、碱的化学性质
19.如图是分析汽车中汽油发动机排放的尾气时,经过铂和钯作用下,产生无害气体的过程。试回答:
A.有毒气体 B.排放尾气 (1)图片中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都是第______周期 (2)将A中缺少的粒子补充完整_______
(3)在参加上述反应的最小粒子中,画出质子数最小的原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_; (4)上述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铂钯解析:二 【解析】
C
2CO+2NO
N2+2CO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