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数学论文:关注细节,为轻负高质创造先机
高效小细节 成败大防线
——关注细节,为轻负高质创造先机
“天下难事必作于简,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课堂教学是由一个个“教学细节”组成的。成功的数学课堂教学必定离不开精彩的细节。但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却普遍忽视教学细节,对教学细节关注不够或处置失当等现象时有发生,因而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失败的细节给人以启迪,成功的细节给人以借鉴。为此,我想通过自己失败课堂的实践与反思,立足于教学细节,通过对教学细节的关注、研究,引导自己发现细节、反思细节,引领自己转变教学方式,减负增效,促进学生的发展,从而来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
【课堂透视一】:败在细节,课堂在无效中蹉跎。
有幸登上了“潮涌普陀”的舞台,但遗憾的是,和预想的结果相差甚远,同时也让我感受到预设的、生成的、提问的、回答的……如果教师没有好好把握,这些细节都会决定课堂的成败。
我在教学《鸡兔同笼》一课,在反馈书中例1这个环节时: 师:通过预习,你能说说书中是怎样用方程解决例1的? (几位学生做了回答)
师:听了这几位同学的回答,你还有没有质疑的地方?
课前预设:(认为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应该是比较有针对性的,而且是比较有效的问题)如:
1.4X和2(8—X)是怎么来的?
2.这道题是设鸡为X好,还是设兔为X好? 3.根据什么来设?根据什么来列?
备课时以为学生会针对性地提问,结果,在课堂中我没有很好地进行引导,而是反复问:还有吗?还有疑问吗?这样,学生的问题就“多”了: 课堂中:(学生的问题)
1.为什么列方程解题之前先要找等量关系?
2.写第二个等量关系时可不可以写成:兔脚+鸡脚=26? 3.解方程的过程中,2X是怎么得来的? 4.可不可以设兔为X只,鸡为Y只?
1
5.可不可以把鸡设为x?
6.设脚数多的为X好,还是设脚数少的为X好? ……
由于我在备这个环节时,没有预设好,当这个问题抛出去,学生七嘴八舌,提了很多不痛不痒的问题,我没有及时地很好地引导学生,既浪费了课堂宝贵的时间,而且学生对于这些也感觉不到问题的重点。整个课堂,原本在“以学定教”的理念下,课堂可以显得更丰满些,而结果事与愿违,可以说败给了细节,课堂在无效中蹉跎。
【感悟】:细节提问的处理看似平常,而平常中蕴涵智慧;看似简单,而简单中孕育深刻。每一个成功的细节,都体现着教师的教学功底、教学智慧和教学艺术。
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再好的预设也不可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情况。课堂上一旦出现有效的生成,教师就应该及时调整好自己的预设,给生成腾出空间。善于抓住并利用好学生生成的资源,这也是一堂精彩有效的课的重要决定因素。
【课堂透视二】:成在细节,课堂在有效中提升。
课堂教学过程是由无数的细节连缀而成的,教学细节是教学过程中从预设到生成,从生成到预设的和谐统一。细节虽小,却能透射出教育的大智慧。
在校教研课上,张老师的《面积和面积单位》一课,让我眼前一亮,教学中通过动手操作、组织游戏、合作交流,激发学生的灵感,激活学生的思维,让我看到了教师的智慧——高效小细节。
一、预设细节,给学生一个灵动的课堂。
“细节成就完美”。教学细节虽小,但它是我们课堂教学达到一定境界后的品位和追求。成功的课堂源于细节的积累,它没有一定形式可寻,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难点重点必须突破。
(一)在教材难点处设计细节,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难点学生不易理解,在这样的关键环节教师一定要做充分的教学预设,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接受能力,设计教学细节,才能达到良好效果。
片段呈现:在教学完数格法后,玩“猜一猜”的小游戏。
师:现在我们搞个猜猜看的游戏,好不好?老师告诉你这里藏着三个图形,它们分别是4格、6格和9格,你能根据数出的格子数知道哪个图形的面积最大吗?
生:9格的图形面积最大。
2
师:你们都认为是这样吗?
师:(出示图形)现在你们发现了什么?(因为格子大小不一样、说明单单数格子多少还不能肯定哪个图形的面积大。) 师:那怎么办呢?
生:要用一样大的格子去量。 师:说得好! ……
在游戏中,学生由“自信”(自以为9格的肯定是对的)——“困惑”(当教师说不是的时候)——“惊喜”(揭示谜底后的“顿开”)。孩子们的脸上始终洋溢着微笑,他们学得多轻松呀!
【感悟】:这里张老师用电脑演示(猜一猜的小游戏)。这样的“直观演示”设计比单纯的讲授更让学生容易理解,不仅减少了学生的学习障碍,并使教学活动灵动起来。
教师巧妙地孕伏,关键时刻巧妙地发问,学生就很容易感官到 “格子法”的真正奥秘,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二)在教材重点处设计细节,强化情感体验。
对教材重点的处理,是一节课的关键。对这样的关键点必须进行充分的教学细节的预设,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片段呈现:在理解“面积”含义时,张老师是这样教学的:
师:老师给大家提供几个方法帮助理解“什么是面积”,同学们可以选择以下方法: 1、摸一摸、比一比 2、找关键词 3、举生活中的例子 4、其他方法 师:你回答的时候请你按照老师给你的句式来回答。
提供句式:我是通过( )的方法来理解的,我是这样的( )。 生1:我是通过“摸一摸、比一比”的方法来理解的,(摸桌面)这个就是桌面的面积,(摸手掌面)它比我的手掌面大。
生2:我是通过“找关键词”的方法来理解的,我找的关键词是:物体表面,封闭图形,大小。……
【感悟】:张老师围绕着“让学生理解面积含义”这一教学重点设计了两个细节:提供方法理解含义和提供句式回答。由于学习方式是自己选的,无论“摸”、“找”、 “比”、
3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