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部认定(2013)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3)正比例和反比例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填写小黑板上的表。
(4)如何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 小组讨论:概括“一找、二想、三判断”。 一找:哪两种相关联的量;
二想:两种相关联量的变化情况,写出关系式;
三判断:联系关联式,看是比值一定还是积一定,判断成什么比例。 4.自主构建,形成网络
教师:请各小组将本单元比例的应用这节内容进行归纳整理,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整理的知识又详细又清楚。
(1)组织各小组归纳整理。
(2)组织各小组汇报归纳整理的内容。
①汇报时要求各小组将自己归纳整理的内容展示出来。教师根据各小组汇报的情况,适当补充。 ②教师组织各小组的汇报进行评价。 【课堂作业】
1.教材第65页第3题。
先组织学生独立完成,再互相说一说是怎样判断的? 2.教材第65页第4题。
学生独立练习,教师指名板演,然后集体订正。 5数学广角——鸽巢问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经历探究鸽巢问题的过程,初步了解鸽巢问题,会用鸽巢问题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
2.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鸽巢问题的灵活运用,展现数学的魅力。 【重点难点】
重点:灵活应用鸽巢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理解鸽巢问题。 【课时安排】
建议共分2课时:
数学广角?????????????????????????2课时 【知识结构】
第1课时 鸽巢问题(1)
【教学内容】
最简单的鸽巢问题(教材第68页例1和第69页例2)。 【教学目标】
1.理解简单的鸽巢问题及鸽巢问题的一般形式,引导学生采用操作的方法进行枚举及假设法探究“鸽巢问题”。
2.体会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重点难点】
了解简单的鸽巢问题,理解“总有”和“至少”的含义。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每组3个文具盒和4枝铅笔。
【情景导入】
教师:同学们,你们在一些公共场所或旅游景点见过电脑算命吗?“电脑算命”看起来很深奥,只要你报出自己的出生年月日和性别,一按键,屏幕上就会出现所谓性格、命运的句子。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掌握了“鸽巢问题”之后,你就不难证明这种“电脑算命”是非常可笑和荒唐的,是不可相信的鬼把戏了。(板书课题:鸽巢问题)
教师:通过学习,你想解决哪些问题?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结为:“鸽巢问题”是怎样的?这里的“鸽巢”是指什么?运用“鸽巢问题”能解决哪些问题?怎样运用“鸽巢问题”解决问题?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