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文学史目录·上

中国文学史目录·上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4 12:50:51

总绪论

第一节 文学本位、史学思维与文化学视角

文学史与文学史学 文学本位 史学思维 文化学视角 文学史著作的当代性 文学史史料学

第二节 中国文学的演进

文学演进的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 文学发展的不平衡 俗与雅 各种文体的渗透与交融 复古与革新 文与道

第三节 中国文学史的分期

三古、七段 文学发展变化的九个方面 上古期 中古期 近古期 双视角

第一编 先秦文学

绪论

第一节 中国文学的源头

传说时期的文学 早期文字与书面文学的产生 诗乐舞紧密结合

第二节 先秦文学的形态

文史哲不分 成熟的文学作品的出现 作者和时代难以确定

第三节 先秦文学作者的流变

由巫到史 贵族文学的兴起 士阶层的出现及其文学活动

第四节 先秦文化与先秦文学发展的轨迹

原始文化与夏商文学 礼乐文化与西周春秋文学 百家争鸣与战国文学 楚地文化与楚辞

1

第一章 上古神话

第一节 中国神话的产生和记录

中国神话的概念、产生和功能 出土资料和文献资料 《山海经》的神话学价值

第二节 中国神话及其蕴涵的民族精神

创世神话 始祖神话 洪水神话 战争神话 发明创造神话 忧患意识 厚生爱民意识 反抗精神

第三节 上古神话的思维特征

以己观物、以己感物 具体、形象的思维 情感体验 隐喻和象征

第四节 上古神话的散失和演化

神话历史化 神话发展为仙话 神话作为文学的素材 神话原型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第二章 《诗经》

第一节 《诗经》的编定和体制

《诗经》的编定 风、雅、颂 用诗和传诗

第二节 《诗经》的内容

祭祖颂歌和周族史诗 农事 燕飨 怨刺 战争徭役 婚姻爱情 《诗经》的现实精神

第三节 《诗经》的艺术特点

赋、比、兴的手法 句式和章法 风、雅、颂不同的语言风格

第四节 《诗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抒情诗传统 风雅与文学革新 比兴的垂范

2

第三章 《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

第一节 从甲骨卜辞到《春秋》

散文的萌芽: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 记言叙事文之祖:《尚书》、《春秋》

第二节 《左传》的叙事和记言

《左传》的成书 《左传》的叙事特征 《左传》的记言文

第三节 《国语》的文学成就

成书及体例 记言为主记事为辅

第四节 《战国策》的文学成就

成书过程 纵横家思想 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 辩丽横肆的语言艺术

第五节 先秦叙事散文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为史传文学直接祖述 散文创作的楷模 奠定了小说的叙事传统

第四章 《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

第一节 先秦说理文体制的逐步成熟

语录体和韵散结合体 对话体和寓言体 独立成篇的专题论文

第二节 《孟子》散文的艺术成就

孟子和《孟子》一书 缜密纯熟的论辩技巧 气势浩然的文风

第三节 《庄子》哲学思想的诗意表现

庄子和《庄子》一书 寓言为主的创作方法 意出尘外、怪生笔端的想象和虚构 形象恢诡的论辩 富有诗意的语言

第四节 《荀子》和《韩非子》的议论文

严谨详密的论证 犀利峭刻的议论 植根现实的寓言

第五节 先秦说理散文的历史回响

确立了说理文的体制和形象化的说理方式 影响后世的创作风格 提供了丰富的文学语言范式

3

第五章 屈原与楚辞

第一节 楚辞产生的文化政治背景

多种文化的交融 战国晚期楚国的政治形势

第二节 屈原的生平和作品

屈原的生平和思想 “楚辞”的含义 楚辞的编纂和屈原作品的真伪

第三节 《离骚》

《离骚》解题 忠君与爱国 美政理想与身世之感 高洁坚贞的人格形象 香草美人:象征和意境 形式和语言

第四节 屈原的其他作品

《九歌》的巫祭文化背景 缠绵哀婉的风格 对唱的形式与戏曲的因素 《九章》记事、抒情与写景 《天问》和《招魂》

第五节 楚辞的流变和屈原的地位

宋玉等楚辞作家 屈原人格力量的垂范 楚辞艺术形式的影响

第二编 秦汉文学

绪论

第一节 汉代作家群体的生成

解读文学典籍的时尚 献纳辞赋的风气 乐府、东观、鸿都门学的设立

游学游宦的兴盛

第二节 汉代文学的基本态势

苞括宇宙、总揽天人、贯古通今的艺术追求 立功扬名的价值取向和圣主贤臣理想 对机遇和命运的感慨 批判与赞颂的更迭 文人的独立和依附 从浪漫到现实 民间创作和文人创作的相互促进

第三节 汉代文学与经学的双向互动

作家群体中的经师儒士 铺张扬厉的文风和繁琐的解经习气 文学的重摹拟和经学的固守师法家法 文学和经学的从繁到简 经学与汉代文学思潮

第四节 汉代文学样式的嬗革及分期

赋的多源性 辞赋的分工与合流 从《史记》到《吴越春秋》 五、七言诗的孕育 汉代文学的分期

4

搜索更多关于: 中国文学史目录·上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总绪论 第一节 文学本位、史学思维与文化学视角 文学史与文学史学 文学本位 史学思维 文化学视角 文学史著作的当代性 文学史史料学 第二节 中国文学的演进 文学演进的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 文学发展的不平衡 俗与雅 各种文体的渗透与交融 复古与革新 文与道 第三节 中国文学史的分期 三古、七段 文学发展变化的九个方面 上古期 中古期 近古期 双视角 第一编 先秦文学 绪论 第一节 中国文学的源头 传说时期的文学 早期文字与书面文学的产生 诗乐舞紧密结合 第二节 先秦文学的形态 文史哲不分 成熟的文学作品的出现 作者和时代难以确定 <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