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8年甘肃省兰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考点分析答案详解

2018年甘肃省兰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考点分析答案详解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1 9:35:17

C.①/②③/④⑤⑥⑦D.①②/③④⑤/⑥⑦ (2)根据文意,说说你对“变”与“不变”的理解。 (3)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加点词语的作用。

①答案似乎并不难寻找。其中一个定格在魏德友老夫妇身上。 ..

②故宫文物修复匠人“择一事,终一生”,用手日复一日摩挲时光,靠工匠精神定....格历史,这是不变

(4)本文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什么?请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5)联系生活实际,谈谈阅读本文受到的启示。 四、写作

1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懂得,是一次又一次自我重塑的过程。成长的道路上有太多的酸甜苦辣,那点点滴滴的青春故事,让我们慢慢懂得,而后又渐渐成长。懂得感恩,便能润泽心灵;懂得审美,便能富有情趣;懂得奋斗,才会成就幸福……

请你讲述这样的故事,表达自己的看法,抒发自己的情感。以“懂得”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第9页(共31页)

2018年甘肃省兰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4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

1.赏读下面两幅书法作品。选择你喜欢的一幅,用简化楷体将其正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的临摹,注意做到正确,流利美观。平时练字过程中,要注意汉字的间架结构,力争写一首漂亮的钢笔字。 【解答】答案:

第一幅: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重点字:凌) 第二幅: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点评】汉字书写是语文素养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平时要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做到规规矩矩地写字。对于在方框或田字格里书写,要做到妥善布局,结构匀称,笔画到位。要结合写字训练,提高自己的硬笔行楷书写水平和书法欣赏水平。本题要认真欣赏两幅书法作品,知晓繁体字对应的简体字,然后依题目要求作答即可。

2.(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酷肖(xiào) 堰塞湖(sài) 深恶痛疾(wù) ...B.糍粑(cí) 蒲公英(pú) 引颈受戮(jǐng) ...

第10页(共31页)

C.蓬蒿(gāo) 一抔土(póu) 亘古不变(gèn) ...D.瘠薄(jí) 脂粉奁(lián) 奄奄一息(yān) ...

【分析】考查考生对课本内出现的常用重点生字词的准确识读能力以及对形近字、同音字和多音字的识辨能力,难度不大。 【解答】A.“堰塞湖(sài)”读作“sè”; .B.正确;

C.“蓬蒿(gāo)”读作“hāo”; .D.“奄奄一息(yān)”读作“yǎn”; .故选:B。

【点评】对课文中出现的字,而且大多是生活中常见又易读错的基础字,要重点识记、积累。

3.(3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2018年韩国平昌冬奥会的中国短道速滑队,是从十六名集训队员中挑选组成的选手。

B.目前,“兰州牛肉面”已走向海外并遍布全国,产值近千亿元,成为“中华第一面”。

C.在物质供应日益丰沛、精神追求问题愈显突出的现代社会,审美能力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甚至是不可替代。

D.春节期间,中国教育电视台每天播出国学系列动画片《弟子规》,让博大的传统智慧给孩子的成长以温暖的指引。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能力。解答此题,要逐项审读,从句意,用词,修辞、结构、词语搭配等多方面去考虑,结合病句常见类型及通过读来辨析作答。常见的病句的类型包括:成分残缺、语序不当、搭配不当、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语意重复、句式杂糅、前后矛盾、否定不当、成分赘余等。 【解答】A.句子成分多余,去掉“选手”。

B.语序不当,将“遍布全国”与“走向海外”位置互换。 C. 句子成分残缺,在句末加“的作用”。 D.没有语病。

第11页(共31页)

故选:D。

【点评】解答此题,学生头脑中必须有常见病句类型的知识储备,并能准确判断出病句,采用排除法,把病句排除,确定正确答案。

4.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①每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节日。从节日中最能看到一个民族的特色。 ②所谓“相与之情厚”,通俗点讲就是人情味浓。 ③这一点在中国传统节日上也有鲜明的体现。

④梁漱溟先生曾把中华民族精神总结概括为两点,一是向上之心强,二是相与之情厚。

⑤春节的阖家团圆、融融泄泄(yì),清明的祭扫先人、慎终追远,端午的追慕先烈、崇敬爱国,中秋的赏月饮酒、思念亲人,无不洋溢着浓厚的人间气息。 ⑥可以说,中国传统节日是人的节日。这一点与西方宗教性节日是 迥然不同 的,体现出鲜明的中华文化特色。

(1)将②③④⑤句重新排序,使文段语意连贯。下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B A.④③②⑤B.④②③⑤C.③②⑤④D.③⑤②④ (2)第⑥句横线处,填入恰当词语的一项是 A

A.迥然不同 B.格格不入 C.不相上下 D.大同小异

【分析】第一题考查学生排列句序的能力;第二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和使用。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排列句序的能力。解答语句排序型试题,首先要认真阅读每一个语句,把握语句特点,明确体裁。其次,明确材料的中心。思考语句是围绕什么中心展开的。抓住了中心,就抓住了要害。然后我们可以根据“中心句”或“总领句”来确定首句或尾句。然后再依据各句之间的关系,注意其中的关联词、衔接语。依次排序即可。本题④梁漱溟先生承接①句概括民族的特色的两点内容;②句依据相关(上下句中出现相同的词语)紧承④句介绍“相与之情厚”;③名中的“这一点”是针对②句所讲的内容;⑤句则具体介绍节日中的“相与之情厚”。据此,正确顺序是:④②③⑤。 故答案为B。

(2)本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和使用。一是辨析词义,辨明关系。辨析词义是解

第12页(共31页)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C.①/②③/④⑤⑥⑦D.①②/③④⑤/⑥⑦ (2)根据文意,说说你对“变”与“不变”的理解。 (3)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加点词语的作用。 ①答案似乎并不难寻找。其中一个定格在魏德友老夫妇身上。 ..②故宫文物修复匠人“择一事,终一生”,用手日复一日摩挲时光,靠工匠精神定....格历史,这是不变 (4)本文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什么?请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5)联系生活实际,谈谈阅读本文受到的启示。 四、写作 1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懂得,是一次又一次自我重塑的过程。成长的道路上有太多的酸甜苦辣,那点点滴滴的青春故事,让我们慢慢懂得,而后又渐渐成长。懂得感恩,便能润泽心灵;懂得审美,便能富有情趣;懂得奋斗,才会成就幸福…… 请你讲述这样的故事,表达自己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