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20年高考语文名校冲刺大二轮专题复习:专题六 文言文阅读 专题跟踪训练15

2020年高考语文名校冲刺大二轮专题复习:专题六 文言文阅读 专题跟踪训练15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12 3:31:46

专题跟踪训练(十五)

文言文阅读(三)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波罗观日记 (清)王拯

往读屈氏翁山《粤东新语》,中言波罗观日最奇,有云泰山、之罘观日皆以高,而波罗独以下。扶胥之口,蕞然一小山,适当南海之冲。虎门诸山皆在其南,而东面皆大海。极望渺漫,若与天际。日出.

海中,能望见之,凌空若倒景。然余至广州,即从人问,罕识之者。或曰:“百余年间,海滨积淤为田,居民围之。田日众,则淤日高,今波罗弥望多海田。屈氏之云,盖当时则然,而今不复能尔矣。”余虽疑之,而其言颇理道。

道光丁未三月将游惠州舟行经山下泊时夜既半明星灿然笼火登山东望有一线白客从而游者曰:“此非日出者耶?”众星皆沈,而天正墨。俄一线下,金紫出数道,甚奇。忽有白气若烟若云,状若车盖,冒一线而上者,渐上渐高,极天半。而其下金紫散乱,色转微。回视海旁,诸山已朦胧可辨,而波罗一山草木乃悉见。盖日出海矣!独是日天微阴,日出后乃不见。归舟,亭午始晴见归。 ..

方余之来,盖终疑或言而姑验之也,而所见若此。然则屈氏之言未诬,而或言固臆为耶?天下事未尝身亲见之,而顾可执一说而据以为信也哉?山在南海神庙前,庙西百武有亭曰“浴日”者可游。庙春秋有典祀,闻春祀时游人独众。彼夫达官贵人奉令来行故事唯谨,固..不暇能深夜登山以得此奇;而游人盛时又仕女杂沓,乌知求有所谓浴日之胜,此其所以识者罕欤!

惜余之来,犹未得值清明之朝以尽睹,夫鸿蒙翕辟之奇,必更有.

异焉者。虽自信其所见执以破惑之说,犹恐不足服之,而又乌责夫人之未来之或执一说而据以为信者哉?地曰波罗坑者,或言昔西洋夷官达奚司空始植波罗之树于此,故名。达奚死,庙前今亦有祀云。

(有删改)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适当南海之冲 冲:要道 .B.亭午始晴见归 亭午:正午 ..

C.彼夫达官贵人奉令来行故事唯谨 故事:以往的事情 ..D.犹未得值清明之朝以尽睹 值:遇到 .

[解析] 解答此题,考生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现象,如A项的“冲”,文中是“要道”的意思,C项的“故事”,文中是“先例,旧日的典章制度”的意思。②根据具体语境解释词义,如D项的“值”,根据其后“清明之朝”这一表时间的短语,可判断其应是“遇到”的意思。③实词的一些少见的意思,平时要多加记忆。如B项的“亭午”中的“亭”,是“正值”的意思,故“亭午”应解释为“正午”。

[答案] C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道光丁未/三月将游惠州/舟行经山下/泊时夜既半/明星灿然/笼火登山东望/有一线白/

B.道光丁未三月/将游惠州/舟行经山下/泊时夜既半/明星灿然/笼火登山东望/有一线白/

C.道光丁未三月/将游惠州/舟行经山下/泊时夜既半/明星灿/然笼火登山东望/有一线白/

D.道光丁未三月/将游惠州/舟行经山下/泊时夜既半/明星灿然笼

火/登山东望/有一线白/

[解析] “道光丁未三月”是“将游惠州”的时间状语,“丁未”与“三月”中间不能断开,故排除A项;“然”在这里是形容词词尾,不是转折连词,其前不能断开,故排除C项;“笼火”是“登山东望”的状语,中间不能断开,故排除D项。

[答案] B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屈翁山曾记载了在波罗山观看日出的情景,但是当地人却说屈氏当年看到的情景,现在应该已经不存在了。

B.文章具体描述了日出之前的光芒、太阳初升的形态及阳光照射山川、草木、大海的瑰丽景象。

C.波罗山日出是客观存在的,只是人们或无心观赏,或无暇览奇;“浴日亭”说明亭子曾是观日之处。

D.文章先说别人的观点,再写作者的亲见之景,并对草率否定未曾亲见之事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解析] 读懂原文,是准确解答理解分析题的前提,考生在解题时,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注意议论部分,看选项中前人的观点、作者对前人观点的看法等与原文是否相符;二是注意叙述、描写部分,看选项中叙述事件的阶段、涉及的细节、描写对象的特征等与原文是否相符。B项,“阳光照射山川、草木、大海的瑰丽景象”错误,作者具体描写的是日出的过程,而不是日出后的景象。

[答案] B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回视海旁,诸山已朦胧可辨,而波罗一山草木乃悉见。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下事未尝身亲见之,而顾可执一说而据以为信也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1)题,“回视”,回头看;“诸”,众;“辨”,分辨;“乃”,就;“悉”,都。第(2)题,“未尝”,不曾;“身亲”,亲自;“顾”,难道;“据”,依据;“信”,真实。同时这个句子是反问句,翻译时要体现出来。

[答案] (1)回头看海边,众山已经模模糊糊地可以分辨出来,而整个波罗山上的草木就都清晰可见。

(2)天下的事情不曾亲自见到,难道可以以一种说法作为依据而认为它是真实的吗?

[参考译文]

从前读屈翁山的《粤东新语》的时候,书中说在波罗山观看日出最为壮美。有人说泰山、之罘山观看日出都在高处,而唯独在波罗山观看日出却在平地。波罗山在扶胥口,是很小的一个山丘,正是南海的要道。虎门众山都在它的南面,而东面都是大海。极目远望,水面宽广浩渺,好像与天际相接。太阳从海上升起,能够清楚地看到,凌空悬挂好像水中的影子。但是,我到广州后,随时请教别人,极少有人知道。有人说:“百余年间,海滨堆积泥沙成为田地,都是居民围垦的。田地一天比一天多,那么泥沙堆积得一天比一天高,如今在波罗山上远望,能看到的多为海田。屈氏所说的,大概是当时的情况,而现在再也看不到(日出)了。”我虽然怀疑这种说法,但觉得他们说的话很有道理。

道光丁未年三月,我打算到惠州游玩,船经过波罗山下,停靠时已是半夜,星光灿烂。点上灯笼登上山向东望去,有一线白光。一起游览的客人说:“这难道不是日出吗?”这时,星星都已西沉,而天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专题跟踪训练(十五) 文言文阅读(三)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波罗观日记 (清)王拯 往读屈氏翁山《粤东新语》,中言波罗观日最奇,有云泰山、之罘观日皆以高,而波罗独以下。扶胥之口,蕞然一小山,适当南海之冲。虎门诸山皆在其南,而东面皆大海。极望渺漫,若与天际。日出.海中,能望见之,凌空若倒景。然余至广州,即从人问,罕识之者。或曰:“百余年间,海滨积淤为田,居民围之。田日众,则淤日高,今波罗弥望多海田。屈氏之云,盖当时则然,而今不复能尔矣。”余虽疑之,而其言颇理道。 道光丁未三月将游惠州舟行经山下泊时夜既半明星灿然笼火登山东望有一线白客从而游者曰:“此非日出者耶?”众星皆沈,而天正墨。俄一线下,金紫出数道,甚奇。忽有白气若烟若云,状若车盖,冒一线而上者,渐上渐高,极天半。而其下金紫散乱,色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