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交换原理复习资料(带答案) - 图文
二、填空题
1. 在交换网络中使用的开关有继电器、模拟电子开关和_____________________。 数字电子开关
2. 交换式通信网的一个最大优点是易于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型网络
3. 电路交换机按使用分为用户交换机、局用交换机、市话交换机、长途交换机和
________________。汇接交换机
4. 联合接地方式是在__________接地的原理上将通信设备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屏蔽接
地、建筑防雷接地等共同合用一组接地体的接地方式。单点
5. 程控交换机的工程设计主要包括____________选型、系统设计、机房设计、电源设计。
设备
6. 程控交换机的系统设计包括电话网结构、系统配置、编号计划和_______________等。
入网方式
7. 综合布线技术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环境下的一种信息传输技术。建筑和建筑群 8. 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通信网朝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数字话、智能化、宽带化、个人化、全球化。
9. 交互性是用户不仅能___________,还能自由地______和______信息。 使用信息、控制、处理。
10. 交换技术实现的方式主要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两大类,其中_______主要用于进
行实时的交换业务,是最早也是最成熟的交换技术。 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电路交换
11. 数字信号音发生器的基本原理是把模拟信号音经抽样和量化,按一定的规律存入
_________,再配合_____电路,在使用时按所需要的______读出即可。 只读存储器(ROM)、控制、要求
12. 多级交换网络的拓扑结构用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个参数说明。 容量、级数、连接通路
13. 早期的程控交换机是“空分的”,它的话路部分往往采用________接点。 机械
14. 程控交换机操作系统主要完成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内存管理、程序调度、程序间的通信,处理机间的通信、时间服务。
15. 我国的公用电话通信网以___________为主体,由__________与长途网组成,并通过国
际交换中心进入国际电话网。 自动网,本地网
16. 世界上第一代电话交换机采用的是___________电路交换方式,利用接点等开关元器件
构成________交换网络。 空分、电路交换
17. 在internet 网中完成信息交互和网络互联的技术是通过_________来实现。 路由器
18. 空分交换单元是由空间上分离的多个____________________按一定的规律连接构成。 小的交换部件或开关部件
19. 电路交换技术的特点是当任意两个终端用户需要通信时,可在两个用户之间建立一条
________通路,该通路在_____________不论在中间停顿与否,一直_________,直到通信结束时方可释放。 临时(连接)、整个通信期间、连接
20. 自动交换机有________、_________两种控制方式。控制设备由完成预定功能的数字逻
辑电路组成,也就是由硬件控制,叫______。 布控、程控、布控。
21. 程控交换机的用户电路功能可归纳为____________七项,目前,这七项用户电路功能仅
需要使用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片专用集成电路及少量的外围辅助电路便可实现。
BORSCHT、用户线接口电路、编译码电路
22. 要实现按虚分配的统计时分复用方式,须在各个终端和线路接口初增加两个功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缓冲存储和信息流控制
23. 电话交换技术的发展大致可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等发展阶段。
磁石、供电、步进、纵横、程控交换机
24. 交换网络的三大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换单元、不同交换单元的拓扑连接(组织结构)、控制方式 25. 人们在交换机内引入电子技术,称为______交换机。最早在交换机内引入电子技术的部
件是_____部件,而对落差系数要求较高的____________则在较长一段时期未能引入电子技术。因此出现了半电子交换机、准电子交换机。它们都是用机械接点作为话路部分,而控制部分则采用电子器件。差别是准电子交换机采用了速度较快的笛簧接线器。 电子、控制部件、话路部分
26. 从交换系统的功能结构来分,电路交换的基本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连接、信令、终端接口、控制
27. 信令方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信令的结构形式、信令在多段路由上的传送方式、信令的控制方式
28. 交换的实质就是在通信网上建立起四通八达的_________,以达到_______、______并满
足服务质量要求的_________的目的。 立交桥、经济、快速、信息转移
29. 交换式通信网的一个重要优点是较易于_________。 组成大型网络
30. 已编码的信令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模拟已编码信令、数字型线路信令、信令单元
31. 两个用户终端之间的每一次成功的通信都包括三个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
呼叫建立、消息传输、话终释放
32. 电信网的主要任务是提供面向信息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处理、交换、传送任务
33. 报文交换的基本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 “存储--转发”
34. 快速分组交换是一个总的概念,在实现的技术上有两大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帧中继(Frame);信元中继(Cell Relay)
35. 宽带交换技术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快速电路交换、帧中继、ATM、IP交换和标记交换、光交换
36. 电路交换适合_______________,但无法适配各种速率的业务,并且网络利用率低。 实时业务
37. 连接特性反映交换单元入线到出线的_____________,是交换单元的基本特性;可以用
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来描述。 连接能力,连接集合,连接函数
38. 同发功能,就是从交换单元的一条入线输入的信息可以交换到____________输出。 多条出线上
39. 交换单元的外部性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容量、接口、功能、质量
40. 在TST网络中,空间接线器用来完成对同步时分复用信号的不同复用线之间的交换功
能,而不改变其__________位置。
时隙
41. 共享存储器型交换单元的工作方式有两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入线缓冲、出现缓冲
42. 对同步时分复用信号来说,用户信息固定在某个时隙里传送,一个时隙就对应一条话路。
因此,对用户信息的交换就是对_____________内容的交换,即时隙交换。 时隙里
43. 时间接线器用来完成在一条复用线上_______________的基本功能。 时隙交换
44. 一般将总线包括的_________和控制线数叫做总线的宽度。 数据线数
45. 通常我们把与交换网络有关的问题,按数学方法归纳为: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组合问题、概率问题、变分问题
46. 内部阻塞是在多级交换网络中,由于______________空闲但因交换网络___________被
占用而无法接通的现象称为多级交换网络的内部阻塞。 出入线、级间链路
47. 在交换网络中,有3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阻塞网络。 严格、可重排、广义
48. 复用器完成___________变换和复用功能 串并
49. 我国电话网是由__________长途交换中心和________本地网端局组成的五级结构。 四级、一级
50. 人们在交换机内引入电子技术,称为电子交换机。最先在交换机中引入电子技术的部分
是____________,而在对落差系数要求较高的__________则在较长一段时期未能引入电子技术。因此,出现了“半电子交换机”、“准电子交换机”,它们都是用_____________作为话路部分,而控制部分则采用_______。差别是准电子交换机采用了速度较快的“笛簧接线器”。
控制部分、话路部分、机械接点、电子器件 51. 接口是交换设备与外界连接的部分,又称为接口设备或接口电路。用户线和中继线均通
过接口而接至交换网。接口功能与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密切相关。因而,终端接口的种类也很多。
外界连接的设备、采用的信令
52. 控制系统的结构与程控交换机的控制方式之间有密切关系,控制方式不同,控制系统结
构也有所不同。控制方式一般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控制。 集中控制、分散控制
53. 为了统一接口类型与标准,CCITT对程控交换系统应具备的接口种类提出了建议,规定
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种接口的电器特性和应用范围。
中继侧接口、用户侧接口、操作管理和维护接口
54. 数字中继接口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口。
A接口(通过PCM一次群线路连接其它交换机)和B(通过PCM二次群线路连接其它交换
机)接口。
55. 用户侧接口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口。 二线模拟接口Z和数字接口V
56. 数字中继接口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方面的功能。 信号传输、同步和信令配合
57. 一个局内呼叫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处理过程。 输入处理、内部处理和输出处理。
58. 双音多频是指用两个特定的单音频信号的组合来代表____________。在双音多频话机中
有16个按键,(10个数字键,6个功能键),按照组合原理,它必须有_______不同的单音频信号,故称之为多频。
数字或功能、8种 5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程控交换处理机在呼叫处理中与硬件联系的两种基本方
式。
扫描和驱动
60. 内部处理按照处理的信息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去话分析、号码分析、来话分析、状态分析
1、 程序级别的典型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障级、时钟级、基本级
61. 交换机软件设计中,CCITT建议使用的三种语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规范描述语言(SDL)、汇编/或高级语言、交互式人-机对话语言(MML) 62. 广域网交换技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组交换技术、帧中继技术
63. 用户通过公用电话网传输数据有两种方式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利用拨号方式进行点对点的数据传输、利用所租专线进行数据传输
64. 从交换技术的发展历史看,数据交换经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和综合业务数字交换的发展过程。 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
65. 数据通信用户设备按其功能可划分为数据终端设备和__________________两部分。 数据电路终接设备
66. 分组交换的两种工作模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式。 数据报方式、虚电路
67. 当前广泛应用的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以及因特网都是采用的____________,但是,两者
使用的通信协议不同:前者采用____________,按虚电路方式工作;后者采用_______________,按数据报方式工作。 分组交换技术、X.25协议、TCP/IP协议
68. 时分复用技术的特点是所有子信道(时隙)传输的信号以____________的方式工作。 串行
69. 在实际应用中,时分复用的三种工作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固定划分和固定分配信道时隙、可变划分和可变分配信道时隙、固定划分和可变分配信道时隙
70. 逻辑信道为终端提供独立的数据传输通路,逻辑信道号可独立于______________,它作
为线路的一种资源可在终端要求通信时由______________分配给它。 终端编号、STDM
71. 实用化的路由算法有多种,用得较多的有______________算法(小规模)、_____________
算法(大规模)。
静态的固定路由、动态的自适应路由
72. 抽象通信过程是任何通信过程都可以抽象成为两个相同的______________经过通信线
路传送信息的过程。 通信实体
73. 分组交换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规程。 接口规程、网内规程
74. X.25建议是ITU-T制定的在公用数据网上供分组型终端使用的______________与
______________间接口建议。 DTE、DCE
75. X.25协议包括了OSI模型的_____________的功能。 1-3层
76. 帧中继是在______________充分发展,______________线路逐渐代替已有的模拟线,用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