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试题卷
城关中心校语文第二次培优试卷
注意事项: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
的。
3.答题过程中,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新华字典》。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言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古诗文名句名篇。(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句) ....6..
①人生自古谁无死, 。 (文天祥《过零丁洋》) ② 。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③ ,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 ④山重水复疑无路, 。 (陆游《游山西村》) ⑤苟全性命于乱世, 。 (诸葛亮《出师表》) ⑥ ,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⑦ ,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⑧ 山回路转不见君,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默写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9分)
杭州炫耀着现代都市的繁华,炫耀着绿。杭州的绿是安静的,也是鲜活的。是翡翠,是玉,是丝绸,是湖水,是茶叶,是喧闹中泛的绿光,是安静里如春的温暖。城市是愈加的繁华,现代文明的繁华夹杂着南宋的凄婉,夹杂着古老的艳丽与传说,这艳丽飘泊在西湖的水里,在西湖两岸的茶坊酒肆里,在璀càn 的灯光里,暖风照面,扑朔迷离。印度人婆罗多牟尼说“艳情是绿色”,杭州的绿真的充满了许多艳情的色彩。因了这绿,梁山伯与祝英参在杭州的绿色中迷失,同窗几载十八相送,留下的是凄艳的爱情悲剧; ??水漫金山,雷峰塔、断桥,都在杭州的绿中颂扬着传奇,千古缠绵,停驶翠欲滴??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璀càn ( ) 扑朔迷离( )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 (3)“炫耀”在文中的意思是 。
(4)仿划波浪线的语句在横线处续写一个能衔接上下文的句子:
. 3.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4分) (1)《水浒》第一回中是 (人名)不听三清殿住持真人的劝阻误放了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座地煞;杨志因为失陷花石纲失去职位被迫在街头 ,不慎杀了牛二入狱。 (2)《伊索寓言》中大多以 为喻,教人处世和做人的道理,如
1 培优
《 》。
4.某中学学生会开展“我爱经典”名著阅读活动,根据下面要求,回答问题。 (1)为营造良好氛围,请为这次活动拟一条合适的标语。(3分)
(2)很多同学认为现在学习时间紧,压力大,只要读考试考查的名著就可以得到不错的分数,对此你有不同看法,你将怎样劝说他们?(3分)
(3)学生会某同学写了一份关于广泛开展经典阅读的念。倡议书,下面是倡议书的部分内容,请读完后按要求帮他修改。(6分)
读书可以知文史经,品诗词赋。A读书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源泉。让我们走进图书馆,亲近图书,分享图书,做到B有书读,善读书,愿读书。C让我们相互交流,共同促进,通过读书会、报告会、论坛、专栏等生动活泼的形式,各抒己见,交流读书心得。读书修身,学无止境。让读书成为我们的习惯,让读书丰富我们的人生,让读书推动我们奋力前行!
①画线句A“ ”一词使用不当,可以改成“ ”。 ②画线句B语序不当,可修改为 。 ③C句中有一个标点不合适,修改意见为: 。
二、阅读(5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18分) 冻结反应真相
①俗话说的“大气都不敢喘”,这是经典的冻结反应之一。在受到惊吓时,人的本能反应是快速吸一口气,留着备用。但感受到恐惧的时候,尤其是迫于客观条件不能逃跑、不能反抗的时候(比如现代社会的规则、礼仪等),则会出现屏住呼吸或者减弱呼吸的冻结反应。当然,呼吸的冻结反应比较难以观察,因为没有谁能一眼看出其他人是在呼吸还是在憋气。其实,除了呼吸之外,冻结反应还体现在许多肢体动作上。
②冻结反应体现在肢体语言上,首先发生作用的就是手的约束。
③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当第一次站在一个大舞台上,面对着台下数百观众的注视,一定会觉得浑身不自在。这时候,连自己的手都不知道应该如何摆放了。有些女士常常习惯于将自己的双手拉住放于身前,这个动作也总是被人看作是可爱的表现。可事实上,这是她们紧张情绪的一种暗号,如果她们的手不这样相互约束的话,她们简直不知道把它们放到哪里才好。男士常见的动作则是将双手拉住背在身后,这经常被人认为是沉稳大方的表现,但其实也是出于紧张。 ⑤还有几种比较难以发现的动作,看起来很酷,但其实也属于手部的约束性动作,比如将双手插入裤兜。还有新手主持人用一只手拿住麦克风,另外一只手插入裤兜。
⑥当然,不潇洒的手部约束也有,比如用袖筒将手拢起来。这个动作看起来是因为冷,但也可能是由于紧张而导致的手部约束。
⑦其实,这些姿势的出发点是一致的——通过外力来约束手部。这些手的反应在具体的情境中,都是在不知所措的情况下所产生的冻结反应,映射了内心的紧张和焦虑。
2 培优
⑧肢体语言所反映的冻结反应还体现在脚上。脚上的冻结反应主要体现在,当人感到恐惧时,立刻会把脚摆到即将要逃跑的状态中。此时,人的腿部为了准备逃跑而会大量充血,身体其他部分则供血不足,会产生手心发凉的后果。 ⑨除了呼吸和手脚的反应之外,冻结反应还有一个体现,那就是表情。
⑩一般情况下,在冻结反应中,人的面容会瞬间僵化。如果负面刺激压力过大,冻结反应也会呈现在脸上,让人失去礼仪和修养的矜持,表现为面部肌肉僵化,表情僵硬。在这个过程中,即使是最灵活的眼睛也会表现得滞涩,虽然因为需要继续观察,还会轻微的运动,但总体上是盯着负面刺激源,以便寻找后续的解决方案。所以,如果你发现一个人表情僵硬、眼神呆滞,总是盯着一个地方,那么他很可能是产生了冻结反应。而他所盯着的地方,就是让他感到恐怖之所在。
5.阅读全文,概括一个的冻结反应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3分)
6.开篇引用俗话“大气不敢喘”有何作用?(2分)
7.文章主要使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请举例说明其中一种说明方法的作用。(5分)
8.人感到恐惧时为什么会手心发凉 ?(4分)
9.⑩段中加点词“很可能”能否去年?为什么? (4分)
【二】(22分)雨
周晓枫
从平凡的时刻出发,从纯洁的地点开始。雨这个美妙的象形字,它是惟一在同时成为一幅儿童简笔画的汉字:四个孪生的水滴兄弟,正路过窗口,乘着风倾斜地做着滑梯。雨的样子多么简单,我们的种种迷惑和猜想正基于此----因为包含着巨大的可能性,所有的未知数均大于已知。在“无”中才能放进“有”,雨就是这样,盛下一桩浩大的无望爱情,或是数次挫折万物的风暴。流浪的波西米亚人从水晶球中占卜命运,一个孩子,从雨里得知得更多。我仰头,第一滴雨恰巧落下,像神奇的药液,瞳孔从未这样清亮。
先于每年春天到来的,是一场雨。经过冬季漫长的肆虐,大地伤痕累累。一切都是光裸的,贫苦的,世界被剥削得彻底破产。只有秃桠的柿树上,挂着几个去年的残破果实,难捱寒冷中,麻雀曾把它们一一啄开,作为最后的救命赈济。空旷,体现出某种近于哀悼的气氛。从被拷打的昏迷中苏醒,需要一盆迎头泼下的水。雨就此到来。我们放心了,雨是自行车的悦耳铃声,穿绿制服的树,很快就会把春天直接邮递到我们手里。雨下起来,优美的天地乐器,它竖琴的弦连续演奏,把我们带进童话般无尘的想象。雨是春天的小号,夏日的珠链。雨是竖纹的网,低垂的帘。雨是一把细齿水晶梳。
3 培优
来自高空,来自目力不可抵达的玄想之城,从未有一种事物等同雨,让我如此想象天堂的存在。雨是神播种的秧苗。雨是一棵生满针叶的玻璃植物。或许,它盛大的树冠隐匿在天庭,雨滴,只是一颗颗椭圆的籽粒,摇落下来,要在土壤间植入秘密的和平。雨是最小的仙女,舞裙浅灰,踮起芭蕾足尖——靛蓝色的夜晚,她们的絮语和歌声在枕边,好心的仙女因何忧伤?绵密的雨,好似银针,谁踩着一架巨大的缝纫机在大地上刺绣?
更大的雨来了,做值日的天使在冲洗楼上的台阶。当天上的河流注满,水就瀑布一样溢出。让我们认清天地之间的巍峨落差。雨是天帝垂下的钓线,就像从水层下面诱引鲜活的鱼,他从黑暗的土壤深处钓出花朵。联系起天与地,雨仿佛是一种信物,这些来自天上的字母,我们无从解读。但我深信,天帝用雨水降下谕旨,字字剔透晶莹,灌溉万物,渗透至它们的根部,过后有无迹可循,但万物因此结满红彤彤的果实。雨后每个晴朗的日子,都要默默执行这含而不露的律令。有一次,很小的一个石块从五楼阳台上碰落,轻易敲开一个叔叔坚硬的头骨。在医务室里,我看到汹涌的血不止流淌,身材魁梧的叔叔呻吟起来,他害怕了。我不禁迷惑,怎样的力量控制,使每一滴雨从那么高、那么高的地方下坠依旧温柔?在身体经受着猎猎风尘的肆虐之时,在精神承受炎炎烈日的炙烤之时,在心灵被日益变得污浊不堪的空气包围着的时候,突然,满世界迎来了新鲜纯洁的、柔润清凉的雨。那么雨,是否是一场来自上天的盛大洗礼?
世间一切,沐浴在无限恩泽之中。 10.本文是从哪些角度表现“雨”的?(3分)
11.文章第二段泼描写冬末春初大地上的景象,这是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4分)
12.作者插入从楼房阳台上碰落的石头敲开人的头骨的事件,有什么用意?(4分) 13.作者为什么说“世间一切,沐浴在无限恩泽之中”?(5分)
14.本文表现雨,想象丰富优美,语言新颖奇特。请简要赏析文中画线句子。(4
分)
【三】出师表(15分)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4 培优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