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层复习题 - 图文
(2)桂中泥盆系柱状剖面图
1).莲花山组,为紫红色砂岩、粉砂质泥岩夹泥灰岩,不整合覆于下古生界之上,含淡水鱼类及植物化石,为广西运动之后的陆相至滨海相沉积,
2).那高岭组, 灰绿色泥岩夹灰岩,含腕足类。为滨浅海相沉积。
3).郁江组,泥质灰岩、泥岩及粉砂岩,含腕足类和竹节石,为浅海相沉积。 4).四排组,以灰岩为主,含腕足类和竹节石,为较深水浅海相沉积。
5).应堂组、东岗岭组,总体以各种灰岩、泥灰岩为主,含腕足类、珊瑚和竹节石,仍为较深水浅海沉积。
6).溜江组\\融县组,分别代表较深水和浅水的浅海相沉积。
*整个泥盆系皆属以浅海相碳酸盐岩及泥质岩为主,代表一次大的海侵旋回。
(3)黔中地区二叠系柱状剖面图 1).梁山组平行不整合于上石炭统马平组之上,为厚十多米至数十米的砂、页岩夹薄煤层(称梁山煤系),含植物及腕足类化石,属海、陆交互相; 2).栖霞组、茅口组,为数百米厚的石灰岩地层,含大量蜓、珊瑚等化石,属浅海相。含燧石结核,臭灰岩。 3).龙潭组平行不整合于茅口组灰岩之上。为海、陆交互相含煤沉积(龙潭煤系)。 4).长兴组为浅海相灰岩; 5).大隆组为硅质岩、硅质页岩夹薄煤层,含游泳型菊石化石,缺少底栖生物,偶见植物化石,属静水海湾相沉积。
综上所述,黔中一带二叠纪经历了二次海侵:
早二叠世为初期短暂滨海沼泽环境后的大海侵,沉积了浅海相栖霞灰岩和茅口灰岩; 晚二叠世沉积了海相为主的长兴组和大隆组地层。 两次海侵之间为海退期(龙潭期),形成海、陆交互含煤地层,即所谓的“龙潭煤系”。
(4)山西太原石炭,二叠系柱状剖面图
1)上石炭统本溪组属残积-滨浅海相沉积.下部铁铝质岩层为含矿层位(“山西式铁矿”和“G层铝土矿”),直接覆于下中奥陶统风化面上铁铝矿层之上为滨海相砂岩、沼泽相页岩和薄煤层,构成一完整的旋回。
2)上石炭-下二叠统太原组为典型的海、陆交互相含煤地层,包括三个沉积旋回,代表了三次海侵。每一旋回底部由陆相或滨海相砂岩开始,向上为滨海沼泽含煤沉积到浅海相灰岩.太原组含重要可采煤层。
3)山西组几乎全部为陆相沉积(偶夹含腕足类、双壳类的海相层)。底部为粗粒石英砂岩(北岔沟砂岩),具斜层理,含植物化石碎片,属河流相;向上以泥页岩、粉砂岩为主,夹煤层,含丰富的植物化石,为典型的沼泽相。
4)下石盒子组为杂色泥页岩和中、细粒砂岩。下部夹煤层,含植物化石,属河流、湖沼相;上部不含煤层,而开始出现紫红色泥页岩层,属河流、湖泊相。
5)上石盒子组为紫红、黄绿色泥页岩及砂岩。下部含植物化石,上部化石稀少。“紫红色岩层” 增多,属河流、湖泊相。
6)石千峰组为紫红色岩系,已是典型的干燥气候下的内陆河、湖相地层。
7、中国石炭二叠纪植物古地理分区
①中亚北部、西北利亚以及我国新疆,东北北部属安加拉植物区,以较小草本的蕨类和种子蕨类为主,木本植物有显著的年轮,代表北部温带植物区。
②南方包括南非、南美、印度、澳洲及南极洲等为冈瓦纳植物区,以Glossopteris(舌羊齿)为特征,又称舌羊齿植物区,代表温、凉气候下的植物组合。
③介于安加拉植物区和冈瓦纳植物区之间的欧美、亚洲东南部为热带植物区,以树高叶大,木本多于草本为特征. 。
④由于东南亚大羽羊齿植物群的独特性质,故热带植物区中划分一个华夏植物亚区,以大羽羊齿(Gigantopteris)为代表,以别于欧美植物亚区。 8、华南地区三个地层剖面对比图 黔中,贵州,桂中
华南泥盆系柱状剖面对比图(华南泥盆系四维演化图) Ⅰ-陆相;Ⅱ-海相(浅水);Ⅲ-海相(深水);点线示相变界线 1.从西向东,浅海沉积的深水相-浅水相-海陆交互相-陆相沉积
2.地层由西向东尖灭,海水由西向东超覆,D1-D2依次超覆在老地层之上 3.沉积相的时代是穿时的
4.与前泥盆系不整合-广西运动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