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20版《全程复习方略》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堂互动探究案1+细胞膜和细胞核及答案
2020版《全程复习方略》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堂互动探究案1+细胞膜和细胞核及答案
错误;去除植物细胞的细胞壁需使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B错误;制备细胞膜应先利用吸水涨破法,再利用差速离心法获取,C正确;用显微镜观察时,需先在低倍镜下找到要观察的目标并调到视野中央,再用高倍镜观察,D错误。
答案:C
2.[2019·河南省中原名校联考]如图是细胞局部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糖脂,具有保护和润滑的作用
B.②具有运输、信息传递、免疫和构成膜基本支架的作用 C.③可以是细胞器膜、核膜的主要成分
D.④由纤维素组成,能保持细胞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解析:图示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①是糖蛋白,具有识别和信息交流的作用,A错误;②是膜蛋白,具有运输、信息传递、免疫等作用,磷脂双分子层是构成膜的基本支架,B错误;③是磷脂分子,是细胞器膜、核膜等各种生物膜的主要成分,C正确;④由蛋白质组成,能保持细胞内部结构的有序性,D错误。
答案:C
预测二 对细胞膜功能的考查
3.[2019·山东、湖北部分重点中学模拟]下列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的维持是通过主动运输实现的 B.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不一定需要细胞膜上的受体 C.卵细胞体积较大有利于和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D.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方式是胞吐
解析:主动运输可以使离子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以保证活细胞能够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选择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所以细胞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是通过主动运输实现的,A项正确;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不一定需要细胞膜上的受体,例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可以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交流,不需要细胞膜上的受体,B项正确;细胞体积越大,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交换的效率越低,C项错误;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通过胞吐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D项正确。 答案:C
4.[经典模拟]下图表示细胞膜部分功能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功能①在生命起源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 B.功能②表示进入细胞的物质对细胞都有利 C.胰岛素调控生命活动可用图中③表示
D.相邻的植物细胞可通过功能④进行信息交流
5 / 11
2020版《全程复习方略》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堂互动探究案1+细胞膜和细胞核及答案
解析:功能①是系统的边界,表明细胞膜在生命起源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A正确;功能②是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其功能具有一定的限度,进入细胞的物质对细胞不一定都有利,B错误;胰岛素调控生命活动可用图中③表示,C正确;相邻的植物细胞可通过功能④进行信息交流,D正确。
答案:B
6 / 11
2020版《全程复习方略》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堂互动探究案1+细胞膜和细胞核及答案
考点二 细胞核的结构、功能及实验探究(国考5年4考)
(全国卷:2018全国卷Ⅰ、Ⅱ;2016全国卷Ⅰ;2014全国卷;
地方卷:2018海南、浙江卷;2016四川卷;2015海南、江苏卷)
【师说考问】
考问 (科学探究)细胞核功能的实验探究 实验内容 实验过程 实验结论 实验分析 该实验无对照组,可美西螈皮 将白色美西螈胚胎细两种美西 肤颜色遗 胞核移植到黑色美西螈细胞核 传是由细 螈去核卵细胞形成重移植 胞核控制 组细胞进行培养作为的 对照 横缢蝾螈 受精卵 将变形虫 切成两半 变形虫的分裂、生长、再生、应激性是由细胞核控制的 该实验既有相互对照,又有自身对照 蝾螈的细胞分裂和分化是由细胞核控制的 该实验既有相互对照,又有自身对照 伞藻嫁接 与核移植 伞藻“帽”的形状是由细胞核控制的 伞藻核移植实验可排除假根中其他物质的作用,从而证明是细胞核控制伞藻“帽”的形状 【题组跟进】 高考题组——研考向
考向一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的考查
1.高考重组,判断正误。 (1)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2018·全国卷Ⅰ,T1C](√) (2)细胞核中某些蛋白质是染色体的重要组成成分。[2018·全国卷Ⅱ,T1D](√) (3)核膜与细胞膜的相连可通过线粒体来实现。[2018·浙江卷,T8D](×) (4)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2016·全国卷Ⅰ,T1B](√) (5)细胞都具有细胞核,但遗传物质不一定是DNA。[2016·四川卷,T2B](×) (6)蓝藻无细胞核,也无核糖体;水绵有细胞核,也有叶绿体。[2015·海南卷,T2BC](×) (7)染色体的成分是核糖核酸和蛋白质。[2013·北京卷,T1B](×)
(8)在细胞生命活动中不可能发生mRNA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2013·北京卷,T2B](×) (9)细胞核是mRNA合成和加工的场所。[2013·安徽卷,T1A](√) (10)叶绿体合成的ATP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2011·北京卷,T3A](×) (11)胰岛素基因转录的场所是细胞核。[2011·福建卷,T1D](√)
(12)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细胞核清晰可见。[2011·江苏卷,T10D](×)
(13)氨基酸、葡萄糖和核苷酸分子均可通过核膜。[2011·重庆卷,T1A](√)
7 / 11
2020版《全程复习方略》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堂互动探究案1+细胞膜和细胞核及答案
(14)核膜上的核孔可以让蛋白质和RNA自由进出。[2010·安徽卷,T1D](×)
[高考VS,教材]
高考溯源 以上内容主要源自教材P53~54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相关内容,本部分内容考查时常与必修2基因的表达相联系。
[即时对练] (必修1 P56技能训练改编)为了研究细胞核的作用,一位生物学家研究了100个细胞,他把每个细胞都分成含有细胞核和不含细胞核两个部分,然后把这些细胞放在同样的条件下培养,结果如下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时间(天) 1 2 3 4 5 6 细胞无核部分 81 62 20 0 0 0 的存活个数 细胞有核部 79 78 77 74 67 65 分的存活个数 A.可以证明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B.表中数据说明细胞核与细胞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C.有核部分的细胞个别死亡最可能是由于人为伤害或凋亡
D.本实验选用100个细胞使实验偶然性较小,实验数据较可靠
解析:细胞核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表中数据显示,细胞核的有无与细胞存活有关,故可证明细胞核有控制细胞代谢的功能,而不能说明细胞核和细胞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答案:B
2.[2014·全国卷]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蛋白质是细胞核中染色质的组成成分 B.细胞核中可进行遗传物质的复制和转录 C.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大分子物质不能
D.有丝分裂过程中存在核膜消失和重新形成的现象
解析:细胞核中染色质是由DNA和组蛋白构成,A正确;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复制和转录的主要场所,B正确;分子直径较小的物质可通过核孔,大分子物质如酶或mRNA也能通过核孔,故C项错误;有丝分裂过程中核膜的消失和重建分别发生在前期和末期,D项正确。
答案:C 易错警示
关于细胞核结构的5个易错点
(1)核膜、核仁在细胞周期中表现为周期性地消失和重建。
(2)核膜和核孔都具有选择透过性,核孔虽然可以允许大分子物质通过,但仍然具有选择性,如细胞核中的DNA就不能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3)核孔的数量、核仁的大小与细胞代谢有关,如代谢旺盛、蛋白质合成量大的细胞,核孔数多,核仁较大。
(4)核仁不是遗传物质的储存场所。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分布在染色体(染色质)上。 (5)染色体和染色质只是形态不同,而成分完全相同。
考向二 细胞核功能的实验探究
3.[经典高考]核孔是具有选择性的核质交换通道,亲核蛋白需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发挥功能。下图为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亲核蛋白注射实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8 / 11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