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小学教师应知应会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新课程改革部分一
实用标准文案
和色彩。教师要确立 新课程理念,在教学活动中,引入生活的广阔泉源,远离就书讲书的 教书匠习气。
二十一、课堂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地合作学习?(要求答对 要点,简要阐述) 1、明确分组、分工。实践证明,异质分组法是比较科学的一种 分组方法,即依据学生的性别、学习成绩、能力,以及家庭经济、社 会背景和性格、脾气等方面的差异进行搭配。合作小组的人数,可以 从 2 人配对或 4 人相邻合作学习开始,循序渐进,取得经验之后再逐 步发展到 6—8 人。恰当分工是进行合作学习的首要任务。小组中每 个学生都要担任一个角色,如在学习《蜜蜂》一课时,由四名学生组 成一个学习小组,他们是:小组长、检查员、发言人、噪音监督员,每一角色在组内活动时都有不同的职责。小组成员各负其职,职责分 明,全面互助,因此每位学生都主动投入。在合作小组成员关系比较 融洽的基础上,还可以实行角色轮换制,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尝试不同 的任务,都能在自己充当的角色之中得到锻炼,增进生生互动的有效 性。 2、选好合作学习的内容。合作学习,不是大事小事必合作,要 有合作学习的必要,有合作学习的价值。合作学习的任务最好是团体 性任务,而不是个体性任务。例如,学习《露珠》一课时,先让各小 组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课文(画画、朗读、讲故事、做实验、表演 等),然后每组任意点其他小组的一名成员汇报学习成果,被点到的 同学就代表这个小组, 集体荣誉感特强的孩子们群策群力, 互相帮助。 这种由小组之间的竞争所形成的合作学习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和挑战性,能够使全体学生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文案
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真正达到了合作学 习的目的。 3、指导倾听与互助。因为年龄特点,学生常常急于表达而顾不 上倾听,针对这一现象,除指导好孩子们有序、完整地表达自己的观 点外,还必须认真倾听别人的表达。听其他合作者发表意见时,不打 岔,不插嘴,听清别人说了什么,哪里说得好,还有哪些不足,再想 在小组学习中获得的帮助、收获;想我该怎么说。这一做法使孩子们 的说建立在听的基础上,使说的起点更高,表达得更好。 4、保证合作学习的时间。两三分钟的讨论不能说是真正意义上 的合作。学生刚读完课文,最多自学了几个生字、生词,想都来不及
想,教师就开始检查小组学习情况了,学生无法触及较深刻的内容, 因而提出和回答的都只能是些肤浅的,甚至是鸡毛蒜皮、无关紧要的 问题, 或者根本提不出或回答不出问题, 更谈不上合作学习了。 因此, 要真正落实小组学习的目标,课堂上就要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思考和 讨论交流的时间
二十二、如何实施作业个性化?(要求答对要点,简要阐述) 1.留因材施教的作业。教师要将学生视为具体的、活生生的、 有丰富个性的、不断发展的个体,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课程学习的特 点,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 给每一个学生提供思考、 创造、表现及成功的机会。因此留作业应做到因材施教,做到客观看 待学生身上存在的学习能力方面的差异,采取按能力分组、分层,适 度布置作业。 2.留落实训练目标的作业。留作业是检验教与学效果的一个重 要手段。因此,我们要注意给学生留落实训练点的作业,做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文案
到训练到 “点” , 落实到 “点” , 减轻学生因重复训练而带来的心理、 生
理负担, 留下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由学习、发展,更好地发展其个性。 3.留谈学习方法的作业。当学生领会了一些学习的方法后,可 试着布置一些谈学习方法的作业。第二天,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以 小组交流的形式,鼓励学生议一议。这样,能做到举一反三,相互启 发,教学生会学,使学生终身受用。减少学生不必要的“写” ,增多 学生的“说” ,更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4.留想象作业。当今课改,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而培; 养想象能力是一条很好的途径。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 捕捉课文中可延伸、可拓展,又能升华和突出主题 的地方,鼓励学生 发散、变通,培养想象力。
二十三、如何注重对学生学习和发展过程的评价 在学生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给予评价和反馈,能有效地改变评价 过分偏向终结性的现象,也有助于实现评价的个体化,是实现评价发 展性功能的重要途径。 (1)、教师要更加注重对学生日常学习和发展的评价,关注学生 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和变化,及时给予学生评价和反馈。 (2)、利用成长记录等方法关注学生发展的过程。学生通过成长 记录看到自己进步的轨迹,发现自己的不足,加强了自我反省和自我 评价。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文案
(3)、将日常评价、阶段评价和期末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学生日 常表现和作业、单元测验、期末考试在期末成绩中各占一定比例,使 学生和家长不再只关注期末考试的结果,体现形成性评价。
二十四、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时应关注哪些方面? (要 求答对要点,简要阐述)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时应注意八个“关注点” : 1、关注学生的潜能。通过积极评价,让每个人深信自己具有一 定的潜能,只要积极努力就能挖掘出自己的潜能。 2、关注学生的多元智能。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研究证实,人有 七种以上的智能。要关注并鼓励学生发展某一方面具有特长的智能。 3、关注弱势群体。弱势群体包括学习上的落伍者、智能上的滞 后者、家庭条件困难者,一般表现为自信心较弱甚至缺乏自信心。评 价不能忽略他们,更不能伤害他们。 4、关注评价中的“无法量化”或“不确定”的内容,尤其要关 注德育中的道德评价和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 5、关注“违规事件” 。对学生偶发的“违规事件” ,要移情、换 位,问明情况,跳出框框,贴近学生心灵,走进学生内心,疏导消极 情绪,赞赏美好情感。 6、关注对学生的“无意伤害“。教师的“无意伤害”常常会推 倒学生心灵中的全部美丽,抵消学生所受教育的总和。 7、关注教师自身的行为效应。多用“大拇指”赞许,不用“食 指” 指责; 多用肯定的目光, 不用无所谓的眼神; 多与学生打成一片, 不和学生“楚河汉界”?? 8、关注学生生活中的反评价因素。比如,要开展评比了,就让 学生突击准备,言过饰非;要上公开课了,就让学生反复训练、精心 表
文档大全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