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财政学(陈共)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财政学(陈共)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3 10:25:16

页眉 以预算形式的差别为依据,国家预算可分为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

应当说明,国家预算的划分,在总体上只包括上述的两种类别。至于其他各种预算名称,有些属于政府预算政策的代名词,有些是某项或某几项财政收支指标的测定方法,有些则是预算执行情况的考核方法。如中长期预算实际是政府的中长期财政状况的预测,项目预算、行动预算和绩效预算是某些建设项目或某些行政支出的安排和核算方法,属于工程预算或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的范畴;而国民经济预算和充分就业预算事实上是一种预算政策,如充分就业预算就是政府按照凯恩斯主义财政思想设计的以实现充分就业为政策目标的一种财政政策。 2.试述国家预算的主要原则。

答:国家预算原则是指国家选择预算形式和体系应遵循的指导思想,也就是制定政府财政收支计划的方针。原则主要有下述五条。

(1)公开性。(2)可靠性。(3)完整性。(4)统一性。(5)年度性。

上述预算原则是就一般意义而言的,不是绝对的。一种预算原则的确立,不仅要以预算本身的属性为依据,而且要与本国的经济实践相结合,要充分体现国家的政治、经济政策。一个国家的预算原则一般是通过制定国家预算法来体现的。 3.试述编制部门预算的意义及其基本内容。 答:编制部门预算的重要意义是:

(1)编制部门预算有利于提高国家预算的透明度,全面体现国家预算的公开性、可靠性、完整性和统一性原则,避免预算编制和执行中人为的随意性,防止“暗箱”操作,加强廉政建设。 (2)编制部门预算使预算编制和执行的程序和流程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从而提高预算管理水平,有利于财政部门控制预算规模和优化支出结构,有利于使用资金的部门和单位合理使用财政资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效益。

(3)编制部门预算使预算细化到部门、项目,有利于各级人大履行立法监督职能,有利于审计部门履行财政审计职能,社会各界也可以清晰地了解预算的编制与执行情况,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4)编制部门预算也是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针和规范政府行为的重要措施,实现依法理财、依法行政。 部门预算的内容是:

顾名思义,部门预算就是按部门编制预算,改变过去长期以来按支出功能和收入类别编制预算的做法。部门预算要反映部门的所有收入和支出,既反映一般预算的收入和支出,也反映基金预算的收入和支出;在部门一般预算中既反映预算内收支,也反映预算外收支;在预算内收支中,既反映财政部门直接安排的预算拨款,也反映经济发展委员会、机关事务管理局和科技部门等具有预算分配权的部门安排的资金。总之,部门预算是一种全面反映部门收支活动的预算。

部门的一般预算收入包括部门及所属事业单位取得的财政拨款、行政单位预算外资金收入、事业收入、事业单位经营收入、其他收入等。一般预算支出包括部门及所属事业单位的基本建设支出、挖潜改造和科技三项费用、各项事业费、社会保障支出、其他支出等。

25 / 27

页眉 基金预算收支包括部门按国家规定取得的基金收支,如水利部门的水利建设基金收支,电力部门的电力基金收支,铁路部门的铁路建设基金收支等。 4.试述何谓政府采购制度?

答:政府采购制度是以公开招标、投标为主要方式选择供货商(厂商),从国内外市场为政府部门或所属团体购买商品或劳务的一种制度。它具有公开性、公正性、竞争性的特征,而公开竞争是政府采购制度的基石。 6.试述“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基本内容。

答:“收支两条线”管理是针对预算外资金管理的一项改革,其核心内容是将财政性收支(预算外收支属于财政性收支)纳入预算管理范围,形成完整统一的各级预算,提高法制化管理和监督水平。

从收入方面看,主要是收缴分离,规范预算外收入并减少各部门和单位的资金占压。对合理合法的预算外收入,不再自收自缴,实行收缴分离,纳入预算或实行财政专户管理。取消现行各执收单位自行开设和管理的各类预算外资金过渡收入账户,改为由财政部门委托的代理银行开设预算外资金财政汇缴专户,该账户只用于预算外收入的收缴,不得用于执收单位的支出。从支出方面看,主要是收支脱钩,即执收单位的收费和罚没收入不再与其支出安排挂钩,单独编制支出预算,交由财政部门审批。因此,“收支两条线”改革的目标,就是全面掌握预算外收支的全面情况,真实反映部门和单位的财务收支全貌,编制完整可靠的部门预算和政府采购计划,为编制综合预算提供基础条件,从而逐步淡化以致取消预算外资金,实行预算内外统一核算和统一管理。 7.试述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的要点。

答:分级分税预算体制可归纳为以下几个要点:

(1)一级政权,一级预算主体,各级预算相对独立,自求平衡。

(2)在明确市场经济下政府职能边界的前提下划分各级政府职责(即事权)范围,在此基础上划分各级预算支出职责(即财权)范围。 (3)收入划分实行分税制。

(4)预算调节制度,即所谓转移支付制度。

(5)各国的分级预算体制是适应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和历史传统长期形成的,就体制整体而言是相对稳定的,只是集权与分权关系及其相应的调节方法可以有经常的调整。 8.试述政府间收支划分的理论依据。

答:政府间收支划分的理论依据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1)社会公共需要或公共物品的层次性。因而公共需要或公共物品的层次性是划分收支的基本依据之一。

(2)集权与分权关系。如果说公共需要的层次性是经济标准,那么集权与分权关系则是政治标准。

26 / 27

页眉 9.试述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功能。 答:转移支付制度具有以下主要功能:

(1)弥补纵向财政缺口。纵向财政缺口,是指由于中央收入占主导地位而地方又承担更多的支出责任所形成的地方财政的财政赤字,

2)弥补横向财政缺口。横向财政缺口,是指由于规范统一的收支划分方法,形成一些地方的收入能力不能满足支出需要的缺口, (3)弥补地区性公共物品辖区间的外部效应。 (4)支持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 10.何谓粘蝇纸效应?

答:所谓粘蝇纸效应,是指上级政府通过转移支付拨款可以“粘住”接受拨款的一级政府,使其不会将拨款用于增加个人收入,而是用于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比如,某地方通过政府转移支付得到100亿元,由于政府官员具有显示政绩的心理倾向,会将80亿元直接用于提高公共物品水平,会有20亿元转为个人收入,如果将这100亿元用于减税直接交给居民个人支配,则可能将70亿元用于增加个人收入,将30亿元用于政府提高公共物品水平,70亿元与20亿元的差距为50亿元,这就是粘蝇纸效应。

27 / 27

搜索更多关于: 财政学(陈共)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页眉 以预算形式的差别为依据,国家预算可分为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 应当说明,国家预算的划分,在总体上只包括上述的两种类别。至于其他各种预算名称,有些属于政府预算政策的代名词,有些是某项或某几项财政收支指标的测定方法,有些则是预算执行情况的考核方法。如中长期预算实际是政府的中长期财政状况的预测,项目预算、行动预算和绩效预算是某些建设项目或某些行政支出的安排和核算方法,属于工程预算或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的范畴;而国民经济预算和充分就业预算事实上是一种预算政策,如充分就业预算就是政府按照凯恩斯主义财政思想设计的以实现充分就业为政策目标的一种财政政策。 2.试述国家预算的主要原则。 答:国家预算原则是指国家选择预算形式和体系应遵循的指导思想,也就是制定政府财政收支计划的方针。原则主要有下述五条。 (1)公开性。(2)可靠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