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09年社会实践优秀心得集(打印)
四川农业大学信息与工学院2009年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心得集
“聚焦民生 共创和谐”分队
心得体会:
我们带着新鲜与疑惑开始进行自己进校以来第一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前只是听师兄师姐说过有社会实践,但是还未真正的了解过社会实践。经过这次活动,才真正的明白实践是什么,为什么要进行暑期社会实践。 “农民”,一个亘古未变的话题,一直是千百年来人们讨论的焦点。农民生活的好坏更是体现一个国家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准则。而在当今城乡发展极不平衡的中国,更需要缩小贫富差距,减轻农民的负担,因此农民工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以前我总以为农民的生活其实已经很好了,因为有国家那么强有力的辅助,也有自身的一股努力的劲。但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才发现他们的生活与想象中的其实有很大的差距。
上个世纪80年代到新的世纪,一个又一个躁动的身影,告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模式,义无反顾地闯进陌生的城镇,汇聚成让人叹为观止的9300万农民工大军。
他们建设城市,创造财富,提供税收,已成为我们实现城市化、工业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坚。但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他们的生存状况:“我们流浪,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到又一个世纪。我们见证这个城市日新月异,但这万家灯火却离我们很远。”
这就是我们今次调查的对象——农民工,一个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却可能连温饱问题都不能得到保障的群体,一个为社会创造了巨大财富却处处遭人白眼的群体,一个不仅需要自身努力更需要社会支持才能得以生存发展的群体。
5
四川农业大学信息与工学院2009年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心得集
经过这次调查活动,让我彻底改变了这种思想,切实地体会到了农民工的难处。一方面,农民工为城市做出了许多贡献,城市越来越离不开他们的存在;另一方面,农民工却没有享受到与他们贡献所对等的权利,任何时候都被冠以“农民工”的称呼,他们处于城市社会的下层地位,属于社会的弱势群体。
农民工的弱势地位首先体现在他们的劳动就业权益和保护权益无保障。尽管国家法令明文规定用人单位要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然而,大部分农民工被雇用却没有任何正式合同,条件也是非常苛刻的。更为严峻的是,许多农民工在城市辛辛苦苦工作了一年,年终却拿不到应得的工资。在下岗、失业现象日趋严重的情况下,农民工大多数只能受雇于私营企业主、包工头或其他类型的一些企业。他们所从事的大多是苦、脏、累、险的工种,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劳动及生活条件相当恶劣,受工伤、职业病、疾病困扰的可能性非常大,劳动保护权益得不到起码的保障。其次,农民工的社会保险权益无保障。第一,工伤保险权益无保障。对于农民工在工作过程中遭遇的工伤,雇主也往往以没有合同为由而推卸责任。这显然有失社会公正,是对农民工本应享有的工伤保险权益的无视。第二,医疗保险权益无保障。大部分农民工所从事的工作,有可能接触到各种有害物质,给其身心带来损害。他们在城市中生存,由于居住条件差、公共卫生等无人问津,更有可能会患上各种疾病。但可悲的是,农民工基本被排斥在医疗保险制度之外。农民工主要由年轻人组成,大多数只能在城市中从事那些技术含量低,脏、重、累、苦、险和城市人很少问津的工作。
这次活动除了对他们的生活状况抱不平,我觉得他们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在活动期间,我们调查了很多农民工,在同他们的交谈之中。
6
四川农业大学信息与工学院2009年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心得集
让我感受到了一种淳朴的乡土风情,我们总能看到那甜甜的微笑,朴素的面容,和善的言语。并不是因为他们劳作不辛苦,他们的劳作强度我们都可以感受得到,而是因为他们有一颗平常的心,乐观的态度。虽然生活并不富裕,但仍能安贫乐道。不抱怨生活,而是享受劳动带来的快乐,我觉得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学习,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也都应该像这样以一颗乐观平常的心对待。
终于社会实践完了,虽然累了两天,但是感觉自己还是学到了不少,也锻炼了不少。冒着酷暑,顶着烈日,挨个的调查发问卷,一个个的询问,每天下来总会口干舌躁,全身乏力,但心里感觉很舒服,很充实,因为真正的体验到了什么是苦,什么是苦带来的快乐。曾经只是在书上看到过“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可是在生活中又何时有过这样的经历呢?而经过这次实践活动才真正的有一点醒悟,才体会到要在艰苦的环境下才能磨练自己的意志,考验自己的耐性。在学校里,在书本上,我们不能真正看到一些东西,一定要深入到社会,不管是底层还是上层,才会看到真正的社会,才能知道自己需要做什么,社会需要我们做什么,这是我这次课题调研最大最深切的体会。我们需要端正态度,用我们的眼睛看社会,用我们的行动做实事。珍惜每一次社会实践的机会,不断完善自己,将知识,将信念,传播出去。 以上就是我对这次社会实践活动的心里感受,总之我觉得这次活动让我学到了不少东西。让我成长了不少,向社会又更进一步的迈进了。
四川农业大学信息与工程技术学院
“聚焦民生 共创和谐”实践团队
7
四川农业大学信息与工学院2009年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心得集
暑期社会实践心得
今年暑假,我作为四川农业大学信息与工程技术学院社会实践小分队的一员参加了到雅安市雨城区姚桥乡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去的时候带着向往,回来的时候带着沉重和思考,这对任何有良知的大学生而言,都是很好的一次心灵之旅。因而在对人性的陶冶和思考,性格的磨练方面,都是再有意义不过的事。
然而,每次都会有人问,虽然我们青年学生受益匪浅,但对于农村,我们的行动究竟带来了什么?如果意义很小,我们去就是劳民伤财,还不如将钱捐给当地的小学生,贫困户呢。
中国农村教育特有的规律“经济与教育的反比原理”:在一个不太富裕的村镇,一个村的大学生所占比例越高,这个村的经济排名也就越靠后;一户人家的孩子书读得越“高”,这户人家的经济状况也就越不济。这正是城乡二元结构中处于弱势的农村所承受的不可承受之重,正是不公正的剪刀差投射在黄土地上的深深烙印,折射在农民心中的便是沉重的阴影。这个阴影上面写满了农村对于教育的怀疑,对于梦想的失望,对于那遥不可及爱恨交加城市的观望的心也将变得更加复杂。
一次真正的社会实践,在于能够真正理解民间的疾苦。农民工工资和待遇问题也是老百姓最关注的,我们在调查中得知,有外出农民工集体被骗的事情,有农民工不公正待遇问题??在我们居住的城市,有一群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人,甚至他们已经不是小小的一群,他们的总数已超过城市正式职工。他们衣衫不整,蓬头垢面,他们苟且在城市的屋檐下,他们随时会从我们身边走过,但我们很少注意他们。他们在为城市盖房,为城市人送饭送菜,但这里没有他们的家。
8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