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世界地理分区及主要国家的地理特征 - 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北非、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26、读东亚部分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A、B两国首都气候特征的不同特点是 。
(2)C半岛地形多山,整个地势特点是
,判断依据是 。
(3)冬季A地酸性气体排放量远高于B地,而B 地的酸雨危害却比A地严重,试分析原因。
(4)日韩之间“独岛”(日称竹岛)之争日趋激烈, “竹岛/独岛”是一座位于日本海中央的火山岛。请 用“D”在图上标出该海域位置。
(5)日本位于20°25ˊN, 136°04ˊE的“冲之鸟岛”,经过长期的风吹日晒,在涨潮 时已被海水淹没,目前,日本斥巨资加固该岛。你认为日本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7、日本图,回答问题(15分): (1)日本四大岛的名称
① , ② , ③ , ④ 。 (2)日本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是⑤ 和⑥ 。
(3)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⑦ 和 ⑧ 的狭长地带。在经济发展中, 不利条件是 ,
有利条件是 (每空至少2点)。 (4)日本最大的渔场是 ,它是由 暖流和 寒流在此相汇形成的。 28、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完成相应问题(22分)
材料一:随着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的提高,确保国家石油安全尤为重要,需开辟多条石油进口线路。下图为我国目前和将来拟开辟的石油进口线路。
材料二:在第三届东盟湄公河流域开发合作部长级会议上,各国代表原则上通过了泛亚铁路(昆明——新加坡)的修建计划。东盟国家还计划开凿连接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克拉地峡运河。
(1) 中缅石油管道与泛亚铁路、克拉地峡运河航线、马六甲航线等石油进口线 路相比, 具有哪些优势?列表比较该输油管道与中俄、中哈石油管道的区位条 件(自然、社会经济条件)。(8分)
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中缅 石油管道 中哈、中俄 石油管道 (2)写出图中C所示的铁路,并简要分析影响该铁路的主要区位因素。(4分) (3)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图中B地区由于农村生活用能短缺而导致的最大生态问题。并提出解决农民生活用能问题的主要措施?(6分)
(4)图中A海域附近正常情况下风浪较小,其原因是 ,但2004年12月26日该海域却发生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海啸,其原因是 。(2分)
(5)据报道:在这场突如其来的海啸中,丧生和失踪的外国游客中以北欧人居多,利用所学的旅游地理相关知识试分析其原因? (2分)
《东亚(日本)、东南亚》测试题
【答 案】
一、选择题
1----5 A D A B D 6-----10 A D B B C 11----15 D D A A A
16---20 A C C C C 21----25 B B A C D 26、(1)A国首都为温带季风气候、B国首都为亚热带季风气候;(2分) A国首都为大陆性季风气候、B国首都为海洋性季风气候。(2分) (2)由东北向西南倾斜(或东高西低);(2分)河流多自东向西注入海洋。 (3)冬季A地降水少,酸雨危害较轻;(2分)西北风把A地大量酸性气
输往B地;(2分)B地气候海洋性显著,冬季降水较多,酸雨危害较重。
(4)略。 (5)占有小岛(1分)及其专属经济区(2分)的海洋权益。
27、(1)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 (2)神户、横滨
(3)濑户内海沿岸 太平洋沿岸 不利:矿产资源贫乏,依赖进口,国内市场狭小 有利:多优良港口海运便利,劳动力资源丰富,素质高,科技发达
(4)北海道渔场 日本暖流 千岛寒流 28、(共17分)(1)优势:①管道运输运量较大,连续性好、损耗少、效益高。
②比其他线路短。③有利于我国石油进口摆脱“马六甲困局,”有利于我国石油进口安全。(2分)对比分析:(3分)列表(1分),内容(2分) 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中缅石①纬度低,气温高,管道通畅性好②山我国西南地区缺乏石油冶油管道 河相间,地形起伏大,管道铺困难 炼加工和输送的基础设施 中俄、①纬度高,气温低,管道运行通畅性差我国西北、东北地区石油中哈石②地形较平坦 冶炼加工能力和管道输送油管道 的基础设施比较完备 (2)南昆铁路(1分)区位分析:①合理布局交通网,为我国西南通往沿海地区开辟一条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②促进沿线经济的发展,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③巩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加快西南地区的脱贫步伐;④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保证。(答对三条即可得分)(3分) (3)水土流失(1分)措施:①大力推广生活用煤;②进行炉灶的技术革新,使炉灶大大节省燃料(或推广使用省柴灶);③大办沼气和营造速生薪炭林;④开发利用小水电。(答对2条即可得分)(2分
(4)①A海域位于赤道附近,常年受赤道低气丈夫带控制,风力微弱。(1分)强烈地震引发海啸
(5)答案要点:普吉岛地处热带,北欧冬季阴冷,因此,热带海岛对其据有强大的吸引力;北欧经济发达,有供旅游的经济条件;此时正值圣诞假期,有闲暇时间。(3分)
《南亚(印度)、中亚》测试题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40*1=40分)
读下图某地区等压线图(单位:hPa),回答1~2题。 1.此时①海域的表层海水的盐度 ,理由是 ( )
A.偏高 大量淡水注入稀释了海水 B.偏低 大量淡水注入稀释了海水
C.偏高 气温高,蒸发量大 D.偏低 气温高,蒸发量大
2.此时,一艘自波斯湾回日本的油轮,在途径图中③处时( ) A.顺风顺流 B.顺风逆流 C.逆风顺流 D.逆风逆流
读下图某国示意图(图中1m等数据为等高线)。回答3-6题。 3.A国经常发生洪涝灾害,其主要原因是( ) A海平面升高 B地势低洼,容易积水 C全年降水量大,且季节分配均匀 D大型工程建设不当
4.关于A、B两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是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 B.都是世界上经济发达国家
C.地形分布都是北部山地、中部平原、南部高原 D.都有大面积热带沙漠分布
5.关于B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耕地面积少于中国
B.主要经济作物是棉花、黄麻等
C.工业主要分布在南部沿海地带 D.是世界上石油和铁矿石的重要出口国
6.关于M、N两条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M河源头区主要是冰雪融水补给。N河主要是大气降水补给 B.M河有凌汛现象,N河没有
C. 两条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 D.两条河流的含沙量都很大
下图中,AC线地跨三个国家,读后回答7——10题: 7、A地的气候特征是( ) A.最冷月均温小于0°C B.各月降水量大致相当 C.具有干湿两季 D.终年高温多雨 8、B国地形自北向南依次是( )
A 山地、高原、盆地 B 山地、平原、高原 C 高原、山地、平原 D 山地、平原、盆地 9、关于A、B两国正确的说法是:( )
A A、B两国间矛盾冲突激烈的历史原因是淡水之争 B A国是以山地为主的国家
C B国南部与同纬度地区相比较气温偏高的原因主要是北部山地的阻挡 D 东南季风的强弱,易使B国造成洪涝或干旱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C国地处亚欧板块 B B国是亚洲耕地面积、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
C 某一河流源于我国,流经B国,在C国入海 D A国和B国的居民多信奉伊斯兰教
11.有关中亚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西高东低 B.地处西风带,深受湿润的西风影响,气候温湿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