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世界地理分区及主要国家的地理特征 - 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北非、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源最丰富的河流
D:海岸线:平直,海湾、半岛、岛屿少。最大海湾几内亚湾;最大岛屿马达加斯加岛,南端有好望角 ⑵ 气候——炎热多雨热带大陆
非洲气候总体特征:气温高、干燥地区广、气候类型南北对称分布。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为主,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南部南回归线附近;地中海气候局限在最南部的沿海地区 [注意]A:位于赤道地区的东非高原为什么是热带草原气候,而不是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地区在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下,气流上升,终年形成大量降水,因而形成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但位于赤道的东非高原,因地势较高,气温大大降低,上升气流减弱,降水量减少,因而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B:马达加斯加东部是热带雨林气候的原因:
①沿岸有暖流的经过,对沿岸的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②位于信风带,常年受信风的影响;③处于山地的迎风坡,降水量大,且季节分配比较均匀。
C:几内亚湾北部沿岸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①几内亚湾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 ②夏季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形成的西南风受沿岸山脉的抬升,多地形雨。
D:东非高原东部沿海夏季降水较多:
①赤道低压的控制。 ②信风(南北)从印度洋上带来水汽,受高原的抬升,多地形雨(迎风坡)。 E:索马里半岛沿岸成沙漠(干燥)气候的原因:
①索马里半岛南部海岸的走向为东北西南走向,这里冬季吹东北风,夏季吹西南风,风向皆与海岸平行,不易登陆抬升致雨;②夏季吹离岸风(西南风),干燥,且形成冷海水上泛的索马里寒流,降温减湿(夏季多浓雾的原因)
(3)河流及三角洲的形成(径流量搬运能力;植被水土状况;过程地势沉积作用;河口高差及海浪侵蚀)
A:尼罗河水文特征:径流量大(青尼罗河水多、白尼罗河水少(季节不同)——注意原因分析),季节变化很大,夏季为汛期,含沙量大,无结冰期。
B:刚果河水文特征:径流量大,没有明显的汛期,含沙量小,无结冰期。
C:尼日尔河水文特征:上、下游在热带雨林区,径流量较大;中游在草原地带,径流量较小。含沙量较大。无结冰期。夏季为汛期。
D:赞比西河水文特征:径流量大,含沙量小,无结冰期,汛期为夏季。 (4) 矿产:
铜矿—刚果民主、赞比亚;黄金—南非、加纳;金刚石—刚果民主、南非;石油—尼日利亚; 铝土-几内亚 2、居民和经济
⑴ 黑种人故乡:90%以上是黑种人,有“黑非洲”之称 ⑵ 政治地图的变化:
二战前非洲三个独立国家(埃及、埃塞俄比亚、利比里亚),现在都已独立 ⑶ 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
许多国家发挥各自在矿产、森林、畜产和热带经济作物方面的优势,生产一两种工业发达国家需要的原料、半成品等初级产品,用于出口作为本国经济的支柱。最发达的国家是南非,约翰内斯堡是该国最大城市和采金中心 ⑷ 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
人口:自然增长率居各洲之首,增长速度超过粮食增长速度,人均量各洲最低 粮食:中非、西非、东非缺粮最为严重
环境:人们为了生存,采取了滥砍、乱垦、乱牧,致使环境恶化
解决途径:保护自然环境,提高农牧生产水平,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加强民族团结 3、南非
⑴ 非洲大陆最南端的国家:首都比勒陀利亚,绕着好望角的航线是世界最为繁忙的航线之一,临近好望角的开普敦,是南非最大的港口。
⑵ 矿产丰富,非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世界最大的黄金生产国和出口国,也是金刚石、铀、锑的重要产地,约翰内斯堡是金矿开采和机构制造中心。
《东亚(日本)、东南亚》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25*2=50分)
满分100分 时间70分钟
1.日本以尖端技术为中心的科学技术新城建筑在( )
A.京滨工业区 B.濑户内海工业区 C.阪神工业区 D.北九州工业区 2.大不列颠与日本群岛的共同特点是( )
A.都是板块碰撞而隆起的岛弧 B.多火山,地震
C.都属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D.海岸线曲折,多良港
20世纪90年代以来,湄公河流域的共同开发和经济合作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新热点, 据此回答第3——6题。
3.湄公河在中国境内被称为( )
A.澜沧江 B.怒江 C.红水河 D.雅鲁藏布江
4. 为发展湄公河流域的经济而新建的“泛亚铁路”的起讫是( )
A.西宁,河内 B.昆明,新加坡 C.昆明,曼谷 D.拉萨,胡志明市 5.对开发湄公河流域的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
①推动我国的西部大开发 ②带动新疆和中亚地区的发展 ③促进该流域的旅游业发展 ④加强中国——东盟的经济合作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④ D.①③④
6.关于湄公河、红河、恒河、尼罗河三角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按纬度由低到高排列:湄公河三角洲、红河三角洲、恒河三角洲、尼罗河三角洲 B.都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或影响 C.粮食作物都是水稻和小麦 D.三角洲上都有国家首都 7.东南亚最著名的矿产是( )
A.天然橡胶和油棕 B.煤矿和铜矿 C.锡和金矿 D.锡和石油 8.关于东南亚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马来群岛是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②中南半岛上一年分为旱季和雨季,属热带季风气候 ③菲律宾群岛北部冬季吹东北风,夏季吹西南风 ④东南亚各地降水量差别很大,沿海多雨,内陆少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关于东南亚经济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东南亚各国(除新加坡外)都是发展中国家,多以农、矿产品出口为主 ②农矿产品的出口能换取巨额外汇,有利于经济发展 ③印度尼西亚经济发展迅速,已成为新兴的工业国 ④许多国家都努力发展加工工业,振兴本国经济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10.亚洲生产石油钻进平台规模最大的国家是( )
A.韩国 B.日本 C.新加坡 D.印度尼西亚 11.日本农业的特点是( )
A.采用大型农业机械作业 B.发展规模较大的企业化种植园 C.精耕细作,以生产棉花为主 D.精耕细作,水稻单位面积产量高 12.日本发展工业的不利条件是( )
A.海岸线曲折,多海港 B.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 C.岛国、多海港、海上运输便利 D.矿产资源贫乏
13.一艘货轮正在位于马来西亚的吉隆坡港装船外运,装船的货物可能是( ) A.锡、天然橡胶、油棕 B.锡、稻谷、石油
C.锡、椰子、石油 D.天然橡胶、油棕、稻谷
14.到东南亚新马泰等国家去旅游,既要领略热带雨林气候又要领略热带季风气候,你要去的国家是( )
A.泰国 B.新加坡 C.马来西亚 D.缅甸 15.东南亚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 )
A.湄公河 B.湄南河 C.伊洛瓦底江 D.红河 16、日本农业的特点是( )
A、多采用小型农业机械,发展水利,合理施肥,单产高 B、渔业发达,但以捕捞业为主,养殖业不发达 C、人口稠密,投入劳动力多,精耕细作 D、水果、蔬菜为主要出口农产品
17、下列国家中,与中国相邻的东南亚国家是( )
A、柬埔寨 B、泰国 C、缅甸 D、新加坡 18、关于马六甲海峡的正确叙述是( )
A、位于亚洲和大洋洲之间 B、位于马来半岛和加里曼丹岛之间 C、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 D、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
19、关于东南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和锡的产地 B、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产地
C、处于亚欧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十字路口”上 D、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油棕、椰子、蕉麻等热带经济作物的最大产地 20、新加坡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及原因为( ) A、农业发达,粮食生产自给有余 B、对外开放,发展出口加工工业 C、位置优越,港口优良,交通便利
D、利用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出口初级产品,发展对外贸易
据我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04年12月26日8时58分,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近海(3.9°N 96°E)发生8.7级强烈地震。随后产生的海啸给印度洋北岸国家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据此回答21~23题。 21.这次地震的震中位于印度洋板块与( ) A.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B.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 C.太平洋板块的生长边界 D.亚欧板块的生长边界
22.海啸以800千米/小时的速度传播到 马尔代夫的首都马累(4.2°N,73.5°E) 时,当地区时约为( )
A.6时 B.9时 C.12时 D.15时 23.众多的外国旅游者在这次海啸中伤亡、失踪。每逢这个季节东南亚接待的外国游客中,最有可能的是( )
A.北欧人较多 B.美国人较多 C.澳大利亚人较多 D.中国人较多
下图为经纬网简图,X地位于大陆的东海岸,Y地在大洲的西海岸,据图回答24—25题。 24、X—Y位于( )
A.北半球亚欧大陆两岸 B.南半球大西洋两岸 C.北半球太平洋两岸 D.南半球印度洋两岸 25、下列四项中,属于Y地所在国的是( ) A.富士山 B.鲁尔区 C.大分水岭 D.“硅谷”
一、单项选择题(25*2=50分) 题号 选项 题号 选项 1 16 2 17 3 18 4 19 5 20 6 21 7 22 8 23 9 24 10 25 11 12 13 14 15 二、综合题(3小题,共50分)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