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试卷合集3套┃2020届山东省东营市中考化学三模考试卷含解析
影响较大,所以固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用冷却结晶方法提纯甲;
③t2℃,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所以用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配制甲、乙的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甲<乙;
④A、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水的体积偏大,所以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低,故A正确;B、溶液具有均一性,配制好的溶液向细口瓶转移时溅出,不会影响溶质的质量分数,故B错误;C、固体甲中含有杂质,氯化钠的实际质量偏小,所以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低,故C正确。 故选:AC. 【点睛】
掌握固体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8.过去的1018年,中国航天以突破历史的39次发射首次居世界第一,部署航天器数量居世界第二,1019中国将开启超级航天模式。请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航天所用太空服不仅要用高强度的涤纶等材料,还要辅以多种金属和胶粘剂等制成,根据你的化学知识判断,涤纶属于_____填(“天然纤维”或“合成纤维”)。
(1)太空服除了要隔热、散热外,还要有通讯系统、动力系统、输送养料系统和废气处理系统。其中废气处理包括两个步骤:
第一步,让废气进入一个装有木炭的盒子除去臭气,这一过程利用了木炭的_____性;
第二步,再用氢氧化锂(LiOH)作吸收剂除去二氧化碳(氢氧化锂和氢氧化钠都是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3)月球上有独特的丰富资源氦﹣3(质子数为1.中子数为1的原子)这一清洁发电材料,氦﹣3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_。
解析:合成纤维吸附2LiOH+CO2=Li2CO3+H2O1 【解析】 【详解】
(1)涤纶属于合成纤维;故填:合成纤维;
(1)木炭具有吸附性,可以除去色素和异味;故填:吸附;
氢氧化锂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锂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LiOH+CO2=Li2CO3+H2O,故填:2LiOH+CO2=Li2CO3+H2O;
(3)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氦﹣3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故填:1。 19.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器使用的电池工作时,是将化学能主要转化为_____能。
(2)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其灭火原理是_____。
(3)铁制品表面涂一层油漆能防锈蚀,其原理是阻止了铁与_____。 (4)面粉是制作蛋糕的主要原料,面粉的主要成分是_____。 (5)用下列物质除去油污时,利用乳化作用的是_____(选填序号)。 A 汽油 B 洗洁精 C 氢氧化钠溶液 解析:电撤离可燃物水和氧气的接触淀粉B 【解析】 【详解】
(1)电池工作时,将化学能主要转化为电能;
(2)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使燃烧因缺少可燃物而停止燃烧;
(3)铁制品表面涂一层油漆可阻止铁与水和氧气的接触,从而破坏了钢铁锈蚀的条件; (4)面粉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属于糖类;
(5)汽油、洗洁精、氢氧化钠溶液都能除油污,汽油能溶解油污,洗洁精具有乳化功能,能将油污分散成细小的液滴,并随水流冲走;氢氧化钠溶液能与油污反应生成溶于水的物质。 答案为:(1)电;(2)撤离可燃物;(3)水和氧气的接触;(3)淀粉;(5)B。 20.分析处理图表中的信息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1)如表是KNO3、Na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单位:g/100g水) 温度(℃) 0 KNO3 NaCl 13.3 35.7 10 20.9 35.8 20 32 36 30 45.8 36.3 40 64 50 60 70 138 37.8 80 169 38.4 90 202 39 100 246 39.8 85.5 110 37.3 36.6 37 Ⅰ.20℃时,NaCl的溶解度是_____g。
Ⅱ.30℃时,KNO3溶液的最大浓度(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只列计算式,不需要计算结果)。 Ⅲ.KNO3 中含少量氯化钠时,提纯硝酸钾的一般方法是_____。
Ⅳ.根据表内数据可知,KNO3和NaCl在某一温度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X,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 (2)如图是对20℃一定质量的甲的溶液进行恒温蒸发结晶的实验过程,请回答。
Ⅰ.蒸发前原溶液是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n的数值是_____。 Ⅱ.依据上述实验,你认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是_____(填字母)。 A 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 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C 无法判断 解析:36
45.8g 降温结晶 36~36.3 不饱和 9 C
45.8g+100g【解析】 【分析】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在一定温度下,100g某种溶剂中溶解某种溶质,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的物质的质量,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详解】
(1)Ⅰ由图表可知,20℃时,NaCl的溶解度是36g。
Ⅱ.30℃时,饱和溶液时溶质质量分数最大,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45.8g,KNO3溶液的最大浓度(溶质质量分数)为
溶解度?100%。
100g+溶解度45.8g 。
45.8g?100gⅢ.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从KNO3溶液中得到KNO3的一般方法是降温结晶(或冷却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
Ⅳ.根据表内数据可知,KNO3和NaCl在20℃~30℃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所以KNO3和NaCl在某一温度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X,则X的取值范围是36~36.3。
(2)Ⅰ蒸发前的烧杯底部没有固体,第一次蒸发10g水,析出1g晶体,第二次蒸发10g水共析出5g晶体,实际第二次蒸发析出4g晶体,所以蒸发前原溶液是不饱和溶液,第三次蒸发10g水析4g晶体,所以共析出5g+4g=9g。
Ⅱ题中析出晶体是通过蒸发溶剂得到的,不能判断出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故选C。 【点睛】
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提纯固体物质的方法是降温结晶。 三、推断题
21.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其中B的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C的组成元素在地壳中含量居第四位,D常用于清洗油污。图中“﹣”表示相连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省略)。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化学式是_____。
(2)B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A与D反应的微观本质是_____,该反应属于反应类型中的_____。 (4)C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反应现象是_____。
解析:CO2 2NaOH+CO2=Na2CO3+H2O 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 复分解反应 Fe+CuCl2=
FeCl2+Cu 铁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解析】 【分析】
根据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B的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所以B是二氧化碳,C的组成元素在地壳中含量居第四位,所以C是铁,D常用于清洗油污,D会与二氧化碳反应,所以D是氢氧化钠,A会与碳酸钠反应,会转化成二氧化碳,所以A是酸,可以是稀盐酸,A转化成的E会与铁反应,所以E可以是氯化铜,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详解】
(1)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B的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所以B是二氧化碳,C的组成元素在地壳中含量居第四位,所以C是铁,D常用于清洗油污,D会与二氧化碳反应,所以D是氢氧化钠,A会与碳酸钠反应,会转化成二氧化碳,所以A是酸,可以是稀盐酸,A转化成的E会与铁反应,所以E可以是氯化铜,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B是CO2;故填:CO2
(2)B与D的反应是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是:2NaOH+CO2=Na2CO3+H2O;故填:2NaOH+CO2=Na2CO3+H2O
(3)A与D的反应是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微观本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该反应属于反应类型中的复分解反应;故填: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复分解反应 (4)C与E的反应是铁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是:Fe+CuCl2=FeCl2+Cu,反应现象是:铁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故填:Fe+CuCl2=FeCl2+Cu;铁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四、实验题
22.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②___。
(2)实验室可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若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可选择的收集装置为___。
(3)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择的装置为___; 装置B中用分液漏斗代替长颈漏斗的优点是___。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